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下冊)第43~45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 通過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動,使學生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2. 使學生能正確辨認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初步知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3. 使學生在折、剪、拼的活動中,初步體會圖形的變換,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增強合作意識,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教、學具準備:
教師,正方形紙、長方形紙若干;剪刀一把;釘子板一塊;方格板一塊;小豬頭像一個;磁性白板和磁珠。
學生,釘子板一塊;正方形紙、長方形紙各兩張;剪刀一把;水彩筆;課前收集的有關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圖形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置問題
二、實踐操作,獲取新知
1.動手折、剪三角形。
⑴讓學生拿出一張正方形紙。教師拿正方形紙,讓學生判斷對不對。
⑵提出要求:把這正方形紙對折一次,變成一模一樣的兩個部分。
⑶指名演示。
讓不同折法的學生演示自己的折法,并說說分別折出了什么圖形。
在師生交流中揭示三角形的名稱。
學生動手折一個三角形。
⑷動手剪三角形。
老師示范,學生剪
說一說,有什么發現?
這兩個三角形怎么樣?
老師送給學生一件禮物,打開,出現四個三角形,老師貼在黑板上。
⑸認識三角形的一些變式圖形。
這些都是什么圖形?
2.動手拼、擺平行四邊形。
⑴要求用兩個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圖形。學生擺。
⑵展示學生的成果。
5個學生展示擺的圖形。
學生采訪展示的學生,拼成了什么圖形:
小魚、蝴蝶、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讓學生評價拼的怎樣?
根據學生的交流,揭示平行四邊形的名稱。
⑶認識平行四邊形的一些變式圖形。
三、穿插活動,鞏固認識
1.讓學生用肢體來表現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鼓勵同桌或小組共同完成)
學生嘗試合作拼成平行四邊形,師生合作拼成三角形。
2.展示課前收集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房子頂上是三角形;
3.指導看書第43頁和44頁。
認識紅領巾、路牌,認識三角形。
認識柵欄門、起重機、樓梯的截面,認識平行四邊形。
用生活中的例子進一步豐富對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認識,并要求選出一個最喜歡的圖形用水彩筆涂上顏色。
學生活動。
四、練習
1.在釘子板上圍一個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學生獨立完成。
同桌交流,全般展示、評點正確和錯誤的平行四邊形。把錯誤的平行四邊形改圍正確。
學生再圍平行四邊形。
2.在方格紙上畫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完成后展示、評點。
3.用一張長方形紙折(剪)成兩個一樣的三角形。
4. 用兩個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五、全課小節,板書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