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長方體表面積說課(人教新課標五年級說課)

發布時間:2016-6-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尊敬的評委們,老師們: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人教版教科書第十冊第33--34頁《長方體的表面積》。 (第一張燈片)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象有了充分的認識并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長方體表面積學習的難點在于,學生不能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想象出求每個面所需的長和寬各是多少,以至盲目套用公式,無法根據具體的情況考慮應該計算哪幾個面的面積。而加強實際操作,是建立學生空間觀念的根本途徑。因此,我認為在本節課的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實際中感悟概念。

通過剪、拼、算等活動,讓學生從長方體紙盒上感受并能觸摸到長方體的每個表面,觀察到每個面的相對位置,了解到各個面之間的關系,從而真正感悟到表面積的含義,為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做鋪墊。

2、經歷探索,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性。

從計算一個面的面積就得到了兩個面的面積,再到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老師有意識地讓學生親歷由易到難,由局部到整體的“做數學”的過程,讓學生感知從不同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使學生全身心地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解決問題的多樣性。

根據以上認識,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掌握表面積的定義:長方體或正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表面積。

2)、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且會根據具體情況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長方體或正方體表面積的實際問題。(比如有五個面或四個面的長方體或正方體)

3)、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概念,培養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和能力,增強他們旺盛的求知欲望。 

2、過程與方法方面:

   1)知識產生的過程: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或跟表面積有關的問題,如工業生產中需要的包裝盒,裝潢時對長方體或正方體進行外包裝,建筑時要粉刷墻壁等。

   2)掌握知識的過程:情景引入,感知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必要性--分組討論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全班總結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選擇最優方案--自主練習,鞏固知識--拓展延伸,形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和語言表達能力,發揚嘗試、合作的協調精神,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2)在學習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三、重難點的確立:

   1、重點: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會解決有關的實際生活問題。

   2、難點: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或寬確定每個面的長和寬,這是本課的難點。

四、教學用具的選用:本節課主要通過剪、拼、算等活動,讓學生從長方體紙盒上感受并能觸摸到長方體的每個表面,觀察到每個面的相對位置,了解到各個面之間的關系,從而真正感悟到表面積的含義。所以所選的學具主要以長方體為主。

五、說過程:

  (一)巧設情景,生活引入: 

   師:同學們,學校要給西部地區的貧困學生捐款,并決定本周三在學校的操場上舉行募捐儀式。輔導員張老師要制做一個募捐箱,她聽說我們正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所以請我們幫個忙。請你想一想我們該怎樣制做呢?(生答)我們還需要知道那些信息呢?(生答)學校備有硬紙板,那我們該去領多少呢?這節課就來研究這個實際問題。(第二張燈片)

1、學生討論并思考。 2、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生1:必須先知道盒子有多大。生2:必須先算出盒子每個面有多大。 …… 

這樣做的目的是:新課標強調,教材必須從屬于、服務于學生的需要,我們應該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實際情況出發,靈活地處理和使用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優化整合,使數學真正煥發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同時,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滿懷興趣地參與學習。

(二)動手操作,建立表象。(第三張燈片)

出示“操作提示”與“我的發現”。操作提示:①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沿著棱剪開,再展平,看一看紙盒展開后的形狀。 ②在展開后的圖形中,分別用“上” “下”“前”“后“左”“右”標明。引導學生思考:請觀察展開后的圖形,你發現在長方體中哪些面的面積相等?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1、學生動手操作。 2、觀察發現并思考。3、小組交流。(師巡視指導) 4、自主發言。生1:我發現長方體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生2:我發現長方體的上面和下面相等,前后面相等、左右面相等。 …… 

這一環節的設計對《新課程標準》指出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边@一理念作出較好的詮釋。給予學生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去發現,解惑,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自主探究,深化主題。(第四、五張燈片)

1、動畫演示并講解長方體拆成平面展開圖,引導學生建立表面積的表象。(第六、七張燈片)再現情境圖,提出嘗試問題:你能否算出紙要裁多大?使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探求解決問題的策略,變“教數學”為“用數學”,同時,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

2、出示討論提綱:你是怎樣算的,正確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關鍵是什么?(小組合作交流)小組合作交流,能讓學生更清楚地明確自己的思想,并有機會分享他人的想法。在這一過程中,重在培養學生學會傾聽、質疑、說服的技能,讓數學學習變成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的過程。

3、認真傾聽并適時點撥: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關鍵是要正確找出3組面中每個面的長和寬。(第七、八張燈片)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我們計算時可以選擇最簡便的算法。 

4、生匯報:生1:因為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可以把長方體6個面分為三組,按組求面積后再求和,所以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6×5×2+6×4×2+5×4×2,生2:可以把長方體的上面、前面、右面的積先算出來,再乘以2,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6×5+6×4+5×4)×2…… 

5、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它的表面積應該怎么計算呢?為什么?學生會在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基礎上,小組討論后,得出正方體的表面積。

意圖:恰當地運用多媒體現代化信息技術是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通過課件直觀形象地展示長方體拆成平面展示圖,從而促使學生建立“表面積”的表象,為下面學習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做好準備。同時,“鼓勵算法多樣化”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我以長方形面積計算知識為載體,從側面、多角度引發學生思維,讓學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激發學生創新,從而深化主題,掌握合適的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在會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基礎上,能順理成章的得出正方體的表面積,使學生把知識進行內在聯系,學會舉一反三,從而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

(四)、優化訓練  拓展應用

1、完成P36練習六的第一題。(第九張燈片)

    自主發言。 基本練習由單獨面面積的計算過渡到表面積的計算,這樣可以內化知識,讓學生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 

2、完成第34頁的做一做。

意圖:書本上的練習是循序漸進的,是符合學生認知理論的,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像這種不需要算出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的情況。舉例子,如計算游泳池的表面積、粉刷教室墻壁等。 提高性練習旨在喚起學生對已有生活經驗的回憶,懂得根據實際來解決問題,同時,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是有“用”的。 

(五)總結評價  課堂延伸

總結評價。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對你有什么幫助。課后實踐活動,量一量牛奶盒的長、寬和高,并計算它的表面積。 

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這樣做既能梳理所學知識,又可以培養他們的反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