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46頁上的例6、例7.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計算、驗證,使學生明確“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理解除法驗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驗算的方法.
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提高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利用乘法進行除法驗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觀察算式,揭示規律
1.列三組題.
42 ÷ 6= 72 ÷ 8= 72 ÷ 4=
7 × 6 = 8 × 9 = 18 × 4=
自己任選一組進行解答.
問:通過做題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匯報: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
板書:
2.設疑引出課題:
師:通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我們發現: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
利用這一規律我們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除法的驗算.(板書課題)
二、計算應用,內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
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師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正好等于被除數呢?(小組討論)
用等分除說明:因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用包含除說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個7,63個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2.教師反饋,小結.
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把商寫在上面,除數寫在下面,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
3.初步練習:
148÷2 656÷4 2232÷6
做完后讓學生匯報驗算的方法.
4.小組合作,學習例7.
出示例7: 2463÷5=
(1)小組合作,計算例7,有問題或有什么新發現可以提出.
(2)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
(3)問:觀察、比較兩種驗算方法,哪一種正確?
(4)問:第二種驗算方法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不等于被除數?結果不等于被除數,能說明計算正確嗎?要想使結果等于被除數,應該怎樣辦?(小組討論)
(5)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小組討論)
明確:因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個5,而是比493個5多4,所以493個5多4就是5×493+4,結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數.
(6)問: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進行驗算?
(7)教師小結: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
5.提高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42÷8 209÷3 856÷7
三、練習與質疑
1.計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驗算.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進行板演,集體訂正.
2.根據左邊的算式,直接寫出右題的得數.
(1)126×7=882 882÷7=()
(2)7056÷9=784 7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