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好的開頭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亦然!最近筆者聽了一堂市級研討課,覺得該課的新課導入不可謂不匠心獨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現摘錄如下,以饜讀者。
師:昨天下午四(2)班楊璇同學在學校的草坪上拾到了一些錢,大家想一想,她會怎么做?
生:交給老師或還給丟錢的同學。
師:對!她為了盡快找到失主,就以四(2)班的名義出了一份招領啟事,大家請看。(教師用小黑板出示)
招領啟事
四(2)班的楊璇同學昨天下午在學校的草坪上拾到了人民幣若干元,請丟失錢的同學盡快來四(2)班楊璇處認領。
四(2)班
4月15日
師:大家請看,這則招領啟事的哪個地方比較特別?
生:“若干元”。
師:這“若干元”表示多少錢呢?大家猜猜看。
生:5元,表示她拾到了5元!(師沒有表態,只是在黑板上板書了具體“5元”。)
生:也可以表示0.5元。(師板書:0.5元)
生:還可以表示1元5角。(師板書:1元5角)
生:表示拾到200元!(哇!全班學生作驚訝狀)
生:可能是0元。(全班大笑)
生:(反駁)不可能是0元!如果是0元,就表示她沒有拾到錢,那么這則招領啟事就是騙人的,她不可能這么做。
師:那么這個“若干元”到底表示多少錢,能不能概括地表示出來呢?
生:“若干元”可以是任何數,不管拾到多少錢都可以用“若干元”來表示。
生:0要除外。(師只是微笑,還是沒有表態。)
生:(頓悟似的)“若干元”可以用x表示,這樣就包括了剛才前面所有同學說的數字。
生:也可以用a表示。
生:還可以用b來表示。(其他同學又爭著說出許多字母。)
師:(故作驚訝)看起來我們可以用x或a、b等許多字母中的一個來表示5元、0.5元、1元5角、200元等具體的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研究的“用字母表示數”(蘇教版第八冊第五單元第68-71頁)(師板書課題)
【簡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教師向學生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學生們覺得很驚奇,也很投入。這種發生在身邊的蘊含著數學問題的生活事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熱烈、融洽,學生們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通過討論“若干元”表示多少錢,使課堂氣氛達到了一個高潮。當學生充分發表看法后教師又拋出“能不能概括地表示出來呢?”這個問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可以用x、a、b等字母中的任意一個來表示,這樣就順利地突破了教學難點,又很巧妙地導入了新課;更重要的是通過討論“若干元”表示多少錢,讓學生不僅明白了“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的數學理念,還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再創造”學習的樂趣,學會了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客觀世界,增強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