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中秋新聞稿

時間:2022-09-30 10:15:46 新聞稿 我要投稿

2023中秋新聞稿(通用15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越來越需要新聞稿,新聞稿是對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這是目前最被認可的一種新聞定義。你還在為寫新聞稿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3中秋新聞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中秋新聞稿(通用15篇)

  中秋新聞稿 篇1

  一年之中最具團團圓圓吉祥意義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到來了,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的節日,感受節日的甜蜜,了解有關中秋意義和傳統禮節,育新幼兒園開展了慶中秋系列活動。

  活動中,老師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學習和欣賞歌曲、制作燈籠及回家和家人一起欣賞月亮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讓小朋友了解中秋節的來歷與典故,知曉中秋節的許多趣事。

  中秋的月兒圓圓、中秋的月餅香香,中秋的話兒甜甜,中秋的快樂多多……活動不僅加深了孩子們對我國傳統節日的了解與感受,讓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扎根于幼兒的心中,并傳承下去。還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及表現力,同伴間的友愛,分享的快樂,也懂得了中秋節的意義——團圓、關愛,更讓孩子學會了分享,體驗了民族節日中的樂趣。

  中秋新聞稿 篇2

  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總經理室陶洋總率綜合管理部于9月26日走訪慰問我司部分員工,向員工家屬致以中秋問候,并送上中秋慰問品,表達一份節日祝福。

  這次活動走訪了部分新老員工代表,對他們為我司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并了解他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陶總表示將一如既往的關心支持員工的工作,切實幫助員工解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進一步營造更加寬松的工作環境,優化管理,同時希望他們能夠繼續關心支持連云港中支的發展,為我司作出更大的貢獻。

  通過這次走訪,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員工的歸宿感,讓員工家屬解了了陽光文化,增進對公司的親切感,對員工工作更加支持,同時激發了員工的感恩心與榮譽心,員工紛紛表示:陽光是一個大家庭,為了家人、為了團隊,我們一定會更努力、更有激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中秋新聞稿 篇3

  央視中秋晚會的完美演出,除了光鮮的明星,還有很多幕后默默無聞的辛苦付出者——大學生志愿者、坐在一角的消防員、水上舞臺的工作人員……正因為有他們的鼎力配合,才呈現給觀眾一臺精彩紛呈的中秋晚會。

  據記者了解,這次晚會中最小的伴舞群平均年齡只有7歲,正是他們一遍遍的磨合彩排、甘當“綠葉”,才營造出這么一臺歌伴舞的精彩晚會。

  今年央視春晚西安分會場上,零點開門納福,一群可愛的孩子飛奔而入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在中秋晚會上,依然出現了這樣一群可愛的孩子,當鞠萍姐姐唱起《八月十五月兒圓》時,他們就圍在她身邊表演,這些孩子,都是陜西省小天鵝藝術團的成員。這次為中秋晚會選出了16個年齡5歲到8歲半的孩子,他們是中秋晚會上年齡最小的演員群。“11個女孩、5個男孩基本上都是一、二年級的小學生。”領隊老師嚴哲告訴記者。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經驗并不缺,有的孩子參加了今年央視春晚西安分會場的演出。8歲的秦子莟,就是其中的一個,她在大學南路小學上學,乖巧可愛的她,表演時就站在鞠萍的旁邊。“動作不難,最開心的是可以看到明星,我最喜歡TFBOYS。”小姑娘笑著說。這個只有兩分多鐘的節目,卻讓孩子們受了不少苦,一遍遍磨合、一遍遍修改,早睡早起的習慣也被打破。“有時要排到晚上11點才結束。”

  20歲的劉華是陜師大舞蹈專業大三的學生,家在甘肅天水。這次中秋節,她和同學們一共60人,留在大唐芙蓉園參加中秋晚會的演出。“長這么大,第一次中秋節不在父母身邊。不過,他們很支持我。我們參與三個環節,開場、大聲唱和結尾。”劉華也參與過今年央視春晚西安分會場的演出,所以逐漸熟悉了整個排練的過程。“整個舞蹈動作并不難,但就是要好幾個團隊在一起演出,要不停地磨合、不停地修改。”為了有更好的演出效果,每一遍演出都要進行細節上的修改,“練得多了,有時候腦子都糊涂了。”她和同學們努力克服困難,不厭其煩地記修改的動作。每個節目只有3到5分鐘,但是臺下的付出卻是扎扎實實的。提起這次演出機會,劉華覺得很開心、很幸運,不到一年就得到了兩次重要的演出機會,“如果不是考到西安來上大學,恐怕是沒有這個機會的。西安真是個福地。”

  中秋新聞稿 篇4

  近日,歌舞中國“情系中秋·大美中國”20xx民族中秋文藝晚會在北京錄制成功,而伴隨該晚會舉行的歌舞中國20xx年度“最受歡迎十佳節目”的網絡評選結果也隨之出爐。

  為豐富活動,“歌舞中國”組委會在晚會的錄制過程中不僅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式,還精心準備了走紅毯儀式等,并在國內一線視頻網站視友網進行了網絡直播,而競爭激烈的“最受歡迎十佳節目”也伴隨晚會網絡專題的開啟而進行,經過六天的緊張投票,全網共有七十多萬人次參與,最終有效票數一百四十多萬,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取得了圓滿成功。最終票數獲得前十名的節目成為歌舞中國2017年度“最受歡迎十佳節目”,他們分別是合唱《高歌唱出花千樹》、獨唱《源遠流長》、京劇《梨花頌》、舞蹈《國色天香》、舞蹈《春》、舞蹈《跳起花燈迎中秋》、舞蹈《瑤山鼓韻》、快伴舞《說自個》、舞蹈《扭啊·妞》、太平鼓《魯式香鼓同樂太平鼓》,這些優秀的節目得到了全國網友的一致認可。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前三名來自湖南省郴州市群藝館笑瞇滴合唱團、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以及獨唱歌手劉五行表演的節目均獲得二十萬票以上的超高票數,并且從前三名就不難看出,此次晚會的節目形式多樣化,有合唱、獨唱、京劇以及舞蹈等各類型節目。此外,從整臺晚會看,有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的四十七個節目代表隊的近800人以及耿蓮鳳、李嘉存、于文華、褚海辰、金霖等老中青藝術家共同參加了晚會錄制,節目精彩紛呈、內涵豐富。

  多年來,“歌舞中國”組委會不僅多次舉辦了文藝晚會、電視匯演、國際交流演出活動,在業內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也與央視《星光大道》、《越戰越勇》、《舞蹈世界》、《歌聲與微笑》、吉林衛視《放歌中國》等欄目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參加此次晚會錄制的優秀節目尤其是十佳節目組委會也將向各欄目導演組推薦精彩視頻,如有合適的機會,這些節目將在更多更好的舞臺上進行展示,讓更多的觀眾看到這些優秀的節目。同時,我們也期待此次晚會的盛況在中國教育電視臺中秋國慶期間與觀眾見面。

  中秋新聞稿 篇5

  喜迎中秋,共慶佳節,為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朝陽人民的文化生活,增強廣大社區群眾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進而發掘和提升朝陽區的文化軟實力,展現朝陽區傳統與現代兼容并蓄的文化魅力,9月xx日由朝陽區教育委員會指導,朝陽社區學院主辦的“月圓中秋情暖朝陽”優秀傳統文化進社區大型主題系列活動在北京民俗博物館盛大開幕。

  活動伊始,首先由朝陽社區學院的白新睿副院長發表講話,他表示,中華文化為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是我們所有炎黃子孫的精神紐帶,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朝陽社區學院扎根朝陽、服務居民,愿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傳統文化進社區系列活動,就是以宣傳弘揚傳統文化為主線,以服務社區居民為目的,以傳統文化節日為線索,為廣大居民帶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學習、娛樂活動。

  隨后啟動儀式正式開始,活動特別邀請到了朝陽社區學院太極拳、書法、國畫、剪紙、吟誦等社團的代表們、民間藝人和朝陽各社區的居民代表,為現場觀眾共同帶來了一場古風悠揚、意蘊十足的文藝匯演。精彩的表演讓社區居民切實地地感受到了中秋佳節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社區學院社團代表們的表演以“團圓、感恩”為主題,用傳統經典誦讀、太極拳表演、國畫、書法、古箏表演等精彩的節目為現場觀眾送上了真摯的祝福。

  活動現場不僅有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還有民俗講座、有獎競猜、互動體驗活動等多種節日慶祝活動。在民俗博物館內設有傳統拜月情景展示,家長帶著孩子們參觀游玩,聽老人們講述中秋的那些故事;老北京的傳統民俗“兔爺兒”隆重“出山”,文、武兔爺兒活靈活現,孩子們抱著兔爺兒愛不釋手;活動現場還特別安排了全家動手一起做環節,全家老少齊上陣,制作可愛甜美的小月餅,完成寓意豐厚的民間傳統玩具......現場還布置了數字國學體驗機,讓小朋友們在信息技術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情境下,探索傳統文化的奧秘與樂趣。中秋佳節,一家人逛逛民俗館,瞧瞧中秋禮,滿載節日的禮物,樂享節日的喜慶。

  此次活動由朝陽社區學院主辦,得到了朝陽區教育委員會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以及北京民俗博物館鼎力協助。活動通過傳統文化進社區的形式傳達了節日的問候,表現了人們對于闔家團圓的美好生活的祈愿,在溫馨而愉快的氛圍中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增強了廣大社區群眾愛我中華與民族復興自豪感和責任感。

  中秋新聞稿 篇6

  中秋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可是他們因為父母在外打工,而不能與自己的父母一起過中秋,他們就是那些留守兒童,“我想把做的餅干送給在外打工的爸爸。我很想他!”留守兒童陳林倩看著自己親手制成的餅干開心地說道。

  陳林倩是福建寧德市蕉城區飛鸞中心小學6年級的一名學生,其父親外出打工多年,每年僅春節回家一兩天。這次中秋節,如同往年,林倩的父親依然沒有回來。然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懷,讓她度過了一個溫馨的中秋節。

  為了讓農村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蕉城區飛鸞鎮團委舉辦“心手相牽、共度中秋”活動,邀請飛鸞中心小學的10多名留守兒童一同玩游戲、品嘗糕點,并現場教孩子們制作餅干,親手為家人和老師準備節日的“心意”。

  活動中,主辦方還為留守兒童送上了精美的書籍和禮物。“我現在很快樂,感覺自己有很多的伙伴,有很多人關心,過中秋雖然不能一家團聚,但今天我一點也不孤單。”陳林倩說道。

  “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能吸引更多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關心留守兒童,彌補留守兒童缺失的親情,豐富農村留守兒童的精神生活。”飛鸞鎮團委書記黃璐媛表示,留守兒童一直是團委工作的一個焦點,此次活動是為了在中秋佳節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節日的氛圍和家一般的溫暖,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

  中秋新聞稿 篇7

  “每逢佳節倍思親”,9月xx日中秋前夕,渤海大學植物園內張燈結彩、歡歌笑語,“中秋大團圓,世界一家親”的中外師生共度中秋活動在此舉行,來自布隆迪、匈牙利、馬達加斯加、法國、巴基斯坦、加納等國的百余名留學生們與渤海大學師生歡聚一堂,共同體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中秋情懷。

  為體現“中秋團圓,世界一家”這一主題,國際交流學院的老師搜集整理了有關中秋佳節的故事,邀請了醫巫閭山滿族剪紙代表性傳承人藺心宇老師和知名書法家到現場傳授技藝,并準備了獨具中秋節日韻味的月餅、西式茶點、水果供大家品嘗,以中西合璧的方式演繹出活動的主題,別具特色。

  當天活動氣氛熱烈,外國留學生被中秋文化深深地吸引,講述起各自家鄉的風俗,孔子學院的獎學金獲得者表演了富有非洲風情的民族舞蹈和中國功夫,布隆迪留學生帶來了好聽的傳統說唱,韓國留學生表演了熱情洋溢的勁歌熱舞,有幾位留學生“現學現賣”,和中國學生一起伴著古箏曲,唱起了剛學會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此次活動不僅傳播了中國傳統文化,展示了中國大學生的熱情好客,讓留學生感受了中秋節的熱鬧氣氛和文化,也拉近了中外大學生的距離,增進了彼此的友誼。

  中秋新聞稿 篇8

  9月xx日中午,杭州市蕭山區第二中等職業學校食堂推出一道2元/份的中秋特餐:西紅柿炒月餅。不到5分鐘,180份被學生搶購一空。

  “中秋節快到了,想給學生搞個新菜,原料必須要有月餅。前一天,我試過辣椒炒月餅、西紅柿炒月餅、哈密瓜炒月餅,最后發現西紅柿炒月餅酸酸甜甜的,口感最好。”食堂廚師長朱建14日表示。

  朱建說,除了自己和同事試吃,他事先還去網上查西紅柿跟月餅在一起炒會不會有問題,發現有人用豆沙餡月餅炒過西紅柿。隨后,他讓采購人員買了4箱共240個月餅,哈密瓜、草莓口味的各兩箱。

  制作過程中,廚師先把每個月餅切成兩塊,將兩種口味的月餅混合。每份菜有3塊月餅(1.5個),限量180份,每人限購一份。

  “這個菜的成本大概5元左右,但只賣2元,就是活躍一下節日氣氛。開始我以為點的人不多,沒想到一下子就賣完了。”朱建說。

  中秋新聞稿 篇9

  20xx年中秋節,西安市各學校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9月xx日,西安高級中學的學校領導與14名留校藏族學生在行政樓第二會議室舉行20xx年藏生“迎中秋”座談會。學校為每位藏生準備了豐盛的中秋禮物,學校領導向他們表達了真摯的祝福和對未來的期待——希望全體藏生保持本色,保持個性;融入學校,融入同學;發散潛質,發揮潛力;實現理想,實現抱負。9月xx日,西安旅游職業中專烹飪專業烘培社團在教學樓前自發舉辦了中秋月餅品嘗售賣活動。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的廚師們也精心制作了香甜的月餅。西安市第一保育院誕生在革命圣地延安,這次制作的月餅就是陜北風味的五仁月餅,讓老師和孩子們品嘗月餅的同時回憶那段光榮的革命歷史。9月xx日,西安市第五保育院中大班師幼歡聚一堂,開展了“迎中秋 知民俗”主題節日活動。說兒歌,聽故事,了解傳統節日由來。中班的小朋友們通過老師精心準備的視頻和繪本故事,知道了《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欣賞了兒歌《爺爺為我打月餅》,了解了在中秋節要親友團聚、共享月餅的傳統習俗。9月14日,西師附小舉行“月兒圓圓話中秋”經典國學朗誦活動。

  中秋新聞稿 篇10

  中秋節雖然是華人的傳統節日,但也越來越多地被外國人接受。在海外有不少關于中秋節的活動和晚會,往往皆由中國留學生或華僑華人發起舉辦。

  王璽燊前幾天剛與中國留學生同伴去到海邊游玩。這是由澳大利亞首都地區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舉辦的中秋系列活動之一。王璽燊也是該學聯會的成員。由于正值期中假期,聯誼會借此機會組織留學生到海邊出游。燒烤、做飯、唱歌、看星星……在幾天的集體生活中,大家增進了了解。“參加這樣的活動,最大的感受就是找到了‘組織’,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我能明顯感覺到大家現在見面更親近了。”

  “過去在國外過節總會覺得很孤單,但是現在不會了。”王璽燊說。

  澳大利亞首都地區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還在中秋節組織中國留學生聚餐、包餃子和做月餅。在這個團圓的節日里,讓遠離家鄉的海外學子能相互為伴。除此之外,他們計劃于9月xx日晚在澳大利亞堪培拉大戲院舉辦主題為“思鄉月,中華情”的雙節晚會,讓留澳學子一同歡慶中秋、喜迎國慶。

  據王璽燊介紹,中秋后、國慶前的晚會是該學聯會的傳統,已經舉辦了近10年。“晚會主要面向中國留學生和當地的華僑華人。20xx年時我們還有幸邀請到了當時的中國駐澳大使。澳大利亞總理也給我們發來了賀信。”他說。

  趙文瑞所參加的中秋節晚會也是他們學校國際學生社團一年一度的傳統晚會。晚會由中國留學生主辦,整個社團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晚會是聯歡會的形式,還包括傳統的猜燈謎、發月餅等活動。每年都會有許多人參加,雖然中國學生占多數,但外國學生也不少。”趙文瑞介紹,晚會是雙語主持,還有一個向外國學生介紹中國節日由來的環節。

  中秋新聞稿 篇11

  為使廣大師生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廣泛挖掘與詮釋中華傳統節日的精髓,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大正小學于9月xx日開展了以“我們的節日 中秋”為主題的豐富多彩的活動。

  活動中,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利用校園廣播站、宣傳欄、主題班會、手抄報等形式,精心設計內容,廣泛宣傳傳統節日,營造出了濃厚的民族節日氛圍,以此弘揚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

  各年級開展了“我們的節日 中秋”主題班會。低年級的“中秋故事會”,“習俗知多少”,中年級的“經典詩文誦讀”,高年級的“詩詞鑒賞”,各具特色。與此同時,各班還開展了“我們的節日 中秋”手抄報評比活動。活動中學生們精心設計,用自己獨到的見解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中秋節。

  通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開展 “我們的節日?中秋”為主題的活動,豐富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內涵,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師生了解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了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秋新聞稿 篇12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9月14日上午,在“中秋節”來臨之際,晨鳴熱電廠育才幼兒園舉行了“開開心心過中秋”的主題系列教育活動。

  在活動中,教師通過圖片展示、故事講述、實物呈現等多種方式,逐步引導小朋友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及典故;小班幼兒自帶月餅,進行分享品嘗,讓孩子們感受到中秋節的濃濃氣氛。中班幼兒則利用五顏六色彩紙,進行了燈籠的制作活動,不斷提升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大班幼兒自帶水果和酸奶,體驗了自制水果沙拉的樂趣。

  活動不僅加深了孩子們對我國傳統節日的了解與感受,讓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扎根于幼兒的心中,并傳承下去。還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及表現力,同時也從中體驗到了同伴間的友愛,分享的快樂,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濃濃的中秋情。也懂得了中秋節的意義——團圓、關愛,更讓孩子學會了分享,體驗了活動帶來的樂趣。最后祝大朋友和小朋友中秋節快樂!

  中秋新聞稿 篇13

  “一張張風俗繪畫、一段段美麗的傳說、一個個五顏六色的月餅”燕柳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體味中秋節的內涵,分享節日的快樂。

  為了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挖掘傳統節日的新意,學校開展了“月圓中秋福滿校園”主題實踐活動。用“畫說”中秋、“話說”中秋、“品味”中秋、“低碳”中秋、“探索”中秋五種形式開展了系列主題慶祝活動。學生們用中秋主題的圖畫、廢舊物品小制作制成展板烘托節日氣氛;給一年級的小同學講中秋傳說、教中秋詩歌、月球探索科技知識。還和家長們一起親手制作了各式各樣的月餅送給了社區環衛工人。

  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低碳中秋、科技中秋等創意也讓孩子們體味了傳統節日在新時代賦予的新理念。激發了學生繼承傳統、開拓未來的美好愿望。

  中秋新聞稿 篇14

  20xx年9月xx日星期五下午在鵬興二期33棟社區服務中心門口舉辦了中秋游園會活動,活動現場掛滿了紅燈籠,洋溢著節日的喜慶。

  中秋游園活動是在中秋節日的氣氛下,結合環保(垃圾分類)的活動內容的游戲組成。活動開始前,很多熱情的社區居民已經聚集在已經掛好的小紅燈籠下看提前準備好的燈謎。

  準備就續后,在主持人孫社工的組織下,游園活動正式開始,現場的游戲環節有“猜燈謎”、“瘋狂投籃”、“瘋狂足球”、“環保簽名”等,通過玩游戲居民可以收集一定數量的印章,到禮品兌換處兌換自己喜歡的禮品。全場活動氣氛活躍,居民參與的熱情高,社工們忙得不亦樂乎。

  本次活動是為了滿足社區居民對中秋活動娛樂的需求和教大家一些環保小知識,讓居民在游戲娛樂中感受著中秋節日的歡快的同時也收獲了許多關于垃圾分類處理小知識。

  中秋新聞稿 篇15

  帶著夏的余溫中,迎來秋的涼爽,在一年一度的中秋來臨之際,為了彰顯了傳統節日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營造了文明祥和的節日氣氛。9月xx日,天宮廟小學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

  在六年級四班,師生歡聚一堂,在胡老師的精心指導下,“花好月圓中秋誦讀會”主題活動隆重開始。“千好萬好事事好,月圓情圓人團圓”;“中秋佳節,溫馨校園濃濃友情;中秋佳節,我們同唱幸福之歌,我們相互祝福!”。千言萬語,道不盡孩子們的聲聲祝福,傳統文化,洗禮著一顆顆幼小的心靈。

  首先,一首《水調歌頭》讓孩子們感受到了“中秋”那夜的良辰美景,一個“月圓”已把我們的心攏在了一起。在《中華少年》的朗誦比賽,各小組都憋足了勁,拔優爭先,一副認真勁十足的樣子,讓我們看到了一代中華少年的最佳風采。

  活動中還進行了“品柚子”活動,孩子們小組合作把愛心家長們自愿提供的柚子,剝開,獻給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展示了天小孩子們動手自理的能力。讓孩子們在歡笑中,話中秋,長能力,獻愛心。最后各小組進行了詩歌、習俗、故事展示。讓傳統節日,傳統文化,走進課堂,走入孩子們的心里。

  活動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圓滿落下帷幕,孩子們過了一個意義非凡,情伴中秋的主題活動日,收獲滿滿。這也是天宮廟小學以活動培養孩子,培養有活力的人辦學理念的展現!

【中秋新聞稿】相關文章:

中秋新聞稿10-23

中秋活動新聞稿09-13

中秋新聞稿(精選11篇)09-14

最新的中秋活動新聞稿09-14

中秋新聞稿(精選5篇)09-18

中秋新聞稿(精選13篇)09-09

中秋節的新聞稿02-23

中秋活動新聞稿(精選5篇)09-18

中秋賞月新聞稿(精選6篇)09-18

喜迎中秋新聞稿(精選6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