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節水愛水心得體會

時間:2023-06-21 13:35:34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節水愛水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節水愛水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節水愛水心得體會

  一、旱災發生情況

  去年8月以來,廣西出現秋、冬、春連旱,是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為嚴重的干旱災害。這次旱災有以下顯著特點:一是災害發生范圍最廣。按氣象干旱國家標準,全區109個縣(市、區)中有105個縣(市、區)發生不同程度的氣象干旱,有100個縣1237.23萬人口受災。二是災害程度最深。全區干旱等級達到嚴重干旱,桂西北河池、XX市達到了特大干旱等級,特旱、重旱縣達到44個。三是持續時間最長。從去年8月至今年4月,一些地方已持續了9個月時間無有效降雨。四是災害影響最廣。工農業生產、森林防火及生態環境、人畜飲水、群眾生活方方面面都受到影響,災情最嚴重時全區有324.5萬人、165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有近60萬人需要政府組織送水;農作物受旱面積達1619.14萬畝、成災516.61萬畝、絕收45.21萬畝,因災導致直接經濟損失33.16億元。

  二、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面對嚴峻的抗旱形勢,自治區黨委常委會連續幾次召開擴大會議,部署抗旱救災工作。各級農業部門緊急行動起來,組織農技人員下鄉進村,深入田間地頭,采用辦培訓、搞示范、推技術等多種措施,科學抗旱,有效抗旱,抗旱保春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一)對旱災較重的桂西、桂中等玉米主產區,主推抗旱坐水種技術。發動農民利用水糞及沼氣液抗旱搶種。全區已種植春玉米602萬畝。

  1、選擇耐旱品種,合理密植。如正大619、正大818,迪卡007、迪卡008等。種植密度要求在3800株/畝以上。在XX縣和巴馬等縣采用抗旱坐水種播種。根據不同種植密度的要求,用鎬開挖種子穴,同時在穴中施底肥。在每個種子穴灌水2公斤左右,可抗旱20天以上。技術效果:開穴、施肥、澆水、點種、覆土、蓋膜一次完成,能夠一次拿全苗,出苗快,質量好。在已播種的干旱嚴重地塊和出苗的困難的地塊,采取田間補水的節水灌溉技術,禾苗長勢旺盛,豐收在望。

  2、覆蓋保水保溫技術。機耕整地,澆水點播,行間覆蓋地膜或秸稈覆蓋。地膜覆蓋,出苗兩葉后及時破膜。

  3、免耕栽培技術。開挖種穴,施上基肥,淋上水肥,點播種子,蓋上薄土,行間覆蓋地膜或秸稈。

  4、育苗移栽技術。在有水源的地方統一品種,采用營養杯或穴盤集中育苗,集中管理,在春雨到來,土壤濕度達到要求時移栽大田。如XX縣泗孟鄉農技站,采用營養杯集中育玉米苗,待雨后移栽抗旱搶種,搶得農時。5、保水劑抗旱技術。在玉米、甘蔗等春種作物上利用保水劑浸種或直接施用,主推保水劑抗旱技術,已推廣使用保水劑10萬畝。

  (二)在旱地和果園推廣滴灌抗旱技術去年入冬以來,面臨嚴重干旱的威脅,我區各地充分利用現有的節水灌溉設施進行水肥一體化滴灌抗旱技術,取得了顯著的增產增收效果。如:

  1、XX縣渠黎鎮渠鳳村甘蔗套種地采用滴灌技術,經驗收,西瓜畝產達1500公斤,比不搞滴灌的畝增350公斤,增產30.4%,畝增收630元。

  2、福綿區新橋鎮新橋村實施黑皮冬瓜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示范100畝,畝產黑皮冬瓜8562公斤,比常規栽培畝增產1117公斤,增產15%,畝增收1228元,每畝還節水50立方,節肥84公斤,省工5個勞動日。

  3、富川縣家盛果業石家果場實行臍橙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示范100畝,畝產水果1853公斤,比常規栽培畝增產342。2公斤,增產22.6%,優質果品率從原來的80%提高到95%,畝增收950元,每畝還節水10立方,節肥47.6公斤,節肥26.2%,省工5個勞動日。

  4、XX縣自良鎮中平村沙田柚果場實施沙田柚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示范100畝,畝產沙田柚2642公斤,比常規栽培畝增425公斤,增產19.2%,增收2260元,每畝還節水7立方,節肥23公斤,省工4個勞動日。

  5、XX縣北通鎮旱田村實行香蕉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示范100畝,畝產香蕉2656公斤,比常規栽培畝增214公斤,增產11.4%,增收1109元,每畝還節水190立方,節肥165公斤,省工8個勞動日。

  (三)對因旱誤農時的雙季稻地區,及時進行耕作制度調整,做到有水種稻、無水改旱作。將原來的“稻—稻—菜”的種植模式改為“玉米—稻—菜”、“紅薯—稻—菜”等種植模式。

  抗旱搶播,趕上季節。廣辟水源,適期提水抗旱播種,全區已浸播早稻種子1480.27萬公斤,旱育926.81萬公斤。目前廣西實插早稻面積1475.76萬畝,大部分地市已超額完成早稻插秧任務。

  2.全面推廣抗旱育秧技術,提高秧苗素質,增加秧齡彈性。

  3.大力推廣物化抗旱技術育秧。應用壯秧劑、旱育保姆、旱地龍等物化抗旱技術,培育大齡壯秧,等待時機移栽。

  4.因地制宜采用兩段育秧技術。在無水耙田地方,先在溫室或者用農膜覆蓋進行小苗育秧,后在有水田塊假植,培育大齡壯秧,有水時及時移栽大田。

  5.在旱情較重地方,采用集中統一育秧或異地集中育秧。一是推廣大田集中育秧技術。在有水或者靠近水源的地方提水集中育秧,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節約用水。二是推廣工廠化集中育秧。結合兩段育秧技術,工廠化進行小苗育秧,后在有水田塊假植,培育大齡壯秧,有水時及時移栽大田。

  6.對超過當地適宜播種期的早稻田,特別對確實無法保證用水的田塊和水尾田、高坑田,及時改種補種。由原來的“稻—稻—菜”改為“玉米—稻—菜”、“紅薯—稻—菜”等種植模式。

  7.大力推廣間套種技術。在木薯、果園、甘蔗等旱地間套種玉米、大豆、花生、紅薯等,提高復種指數。

  (四)對桂北、桂南、桂東南水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大力宣傳落實強農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雙季稻面積,盡量擴大糧食播種面積,并注意因地制宜選擇品種。一是水利條件較好的,大力推廣高產優質的超級稻品種;二是在沿江易澇水田,實施避洪栽培,推廣種植早中熟水稻品種或改種早熟玉米,以提早收獲,避過洪災。

  (五)采用多種形式掀起抗旱保春耕先進實用技術的大培訓。到目前為止,在抗旱促春耕生產期間,各地結合10萬工作隊員深入農村開展強基惠農春季大行動,深入受災地區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各地下鄉工作隊達328904人次,印發資料292.86萬份,開展培訓20396期,鄉村培訓人數達184.5萬人次。通過宣傳培訓,充分發揮各種技術的作用,科學抗旱,有效抗旱,努力把旱災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三、節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農田節水意識仍需加強。多年形成的重工程輕農藝,重庫壩輕地頭的思想仍占主導,有些地方和部門認為多建一些水庫和修水渠就夠了,農田灌渠修建是小事。二是抗旱資金投入不足,把抗旱節水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仍需要繼續爭取。特別是設施節水方面,一次性投入較大,如政府不設專項補貼,大面積推廣難度較大。三是投資省見效快的設備、技術研究摸索開發仍需加強。適應農民投入能力的設備,管材還較少,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指導服務還要進一步加強。

  四、意見及建議

  (一)增加資金投入扶持抗旱。抗旱工作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各級財政要把抗旱節水資金列入預算安排,確保抗旱工作順利進行。

  (二)充分挖掘水源進行抗旱。充分發揮機電井的抗旱作用,扶持開發地頭水源,便捷抗旱、經濟抗旱、長效抗旱。

  (三)大力推廣節水抗旱技術。積極推廣應用地膜覆蓋、秸稈覆蓋技術,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損失。要鼓勵和引導農民利用現代設施進行節水抗旱,推廣應用微噴灌、滴灌、膜下滴灌等農業高效節水技術。此外,要進一步完善渠系配套設施,減少水源的無效損耗。(四)構建完善抗旱服務機制。探索建立抗旱服務隊,扶持報務隊購置抗旱設備,利用設備優勢,積極為農戶開展抗旱服務。

  (五)構建土壤墑情監測體系。為了做到科學有效抗旱,減少抗旱資源的不必要浪費,農業部門有必要建立相應的土壤墑情監測體系,開展墑情監測,為指導科學有效抗旱提供依據。

【節水愛水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節水愛水作文09-30

節水愛水國旗下講話11-02

節水愛水從我做起作文09-29

節水愛水作文550字10-08

愛水節水倡議書03-14

愛水節水倡議書10-22

節水愛水作文(通用20篇)05-18

愛水節水倡議書范文03-23

愛水護水節水,我們在行動作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