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正念的心得體會

時間:2023-05-08 11:29:41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正念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正念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正念的心得體會

  書中在第二章第13頁中寫道:從現在開始,我將用“正念”這個詞來指稱“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其實我也是一開始不理解“正念”這個詞,以為是什么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堅定的信念之類的意思。后來我慢慢地了解了,舉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與大家分享:

  洗碗就是洗碗:

  “如果洗碗時,我們只想著接下來要喝的那一杯茶,并因此急急忙忙地把碗洗完,就好像它們很令人厭惡似的,那么我們就不是為了洗碗而洗碗。更進一步來說,洗碗時我們并沒有活在當下。事實上,我們站在洗碗池邊,完全體會不到生命的奇跡。

  如果我們不懂洗碗,很可能我們也不懂喝茶:喝茶時,我們會只想著其他事,幾乎覺察不到自己手中的這杯茶。就這樣,我們被未來吸走了——無法實實在在地活著,甚至連一分鐘都做不到。”

  這個例子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正念》一章中,很有意思,很通俗易懂。放下書,轉念想想自己現在讀書的狀態,頓時面紅耳赤:現在讀書,看到一些好的句子要么馬上找出手機拍下來,要么折個邊角留印記,有時候還會突然翻到最后一頁,看看還要多久才能讀完這本書,原來,這些都是為了讀完后可以寫讀書筆記!(捂臉!)

  基于這樣的認識,促使我在后來的讀書過程中努力保持一種“不要為了趕任務做事”的狀態,而是以一種放松的狀態,全神貫注地讀書,享受讀書的過程,與它合一。

  關于“呼吸”:

  書本的序言二(英譯者序言)中講到了一個事件,是一行禪師對一名美國男子尖刻嘲諷的回應。讓我印象深刻的文字描述是“做完回應后,一行禪師快步走了出去,站在教堂停車場邊的人行道上。他就快喘不過氣來——像是一個潛入深水,很久沒有浮出水面換氣的人。我第一次了解人的呼吸方式與他如何回應周遭世界存在著某種關聯。”

  這個應該不難理解。當你準備上臺表演時、當你即將主持一場大型會議時、當你要和領導或是你崇拜的偶像面對面交流時、當你面對挑釁想”退一步海闊天空時“,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歷。

  我們會在這樣的場合”深呼吸“,是因為在這種境遇下,只有“深呼吸”可以讓我們的心逐漸平靜。這應當是大多數人的認知,而且也是很有效的。

  書中第二章《奇跡就是在大地上行走》中這樣描述到:

  有覺知地呼吸:

  “呼吸可以防止心念散亂,是一個自然且極為有效的方法,因此你需要知道如何呼吸以保持正念。呼吸是連接生命與意識的橋梁,讓你的身心合一。不論何時,心念一旦游離不定,都可以用呼吸做工具,重新看好你的心。在佛教寺院里,每個人都要學習以呼吸為法,止住心念的散亂,以此修持定力。定力是藉由修習正念獲得的能量,能夠助人開悟。當一個普通人有知覺地呼吸時,他就已經開悟了。”

  在書中第八章《32個正念的練習》中,每個練習都提到了“呼吸”。

  如果你的心散亂了,就要先看好自己的呼吸!

  這讓我想到,兩年前我開始請私教健身時,第一節課教練就叫我如何“腹式呼吸”,并告訴我它的重要性。這個很好,每次做完后就會覺得渾身很放松,很舒服,建議大家可以試試。

  其實,書中圍繞正念、當下、呼吸,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比如“生死問題”:生和死是生命的兩面,沒有它們,生命不可能存在,就像一個銅板必須有兩面才能存在一樣。只有在當下,我們才可能超越生死,才可能知道怎樣去活,怎樣去死。又比如“圣人出,河水清,草木綠”,有一座花園,由一個活在正念中的僧人照管。那里的花兒總是清新翠綠,僧人從正念涌出的平和與喜悅滋養著它們。再比如,我們談論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為人類服務、為遠方的人服務、為世界和平盡力。但是我們常常忘記:我們首先要為身邊的人而活。

【正念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正念奇跡心得體會08-23

正念的奇跡讀書筆記08-23

《自我救贖正念之道》讀書筆記06-06

《正念的奇跡》的讀書筆記:做自己的主人09-15

《正念的奇跡》讀后感04-27

《正念禪修》讀后感01-19

《正念的奇跡》800字讀后感12-07

《正念》讀書體會演講稿06-30

研修心得體會_心得體會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