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心得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心得1
9月7日,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訓練中心承辦的“急救為人人”20xxxx世界急救日主題宣傳活動在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隆重舉行。全國人大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華建敏出席活動,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王偉出席并講話,副會長郭長江、王海京、秘書長王汝鵬出席。國務院應急辦、教育部、鐵道部、衛生部、共青團中央等有關單位領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和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的代表參加了活動。活動現場,由近四千名北郵師生身著紅白色T恤衫組成的巨大紅十字格外醒目,鮮艷的旗幟在場地上高高飄揚,“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人道、博愛、奉獻”等標語隨處可見。在這里,青春的活力與人道的情懷交相輝映。
王偉講話指出,自救互救和逃生避險技術是公民必備的生活技能,而普及這些知識和技術,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和光榮使命。他希望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年人,加入到學習急救的行列中來,成為紅十字救護志愿者,為和諧社會、安全工作和健康生活保駕護航。
紅十字志愿者代表宣讀倡議書,呼吁“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活動中,與會領導向中國紅十字會應急救護精品課程評選和紅十字“救”在身邊征文比賽的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發了證書和獎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訓練中心培訓基地救援隊、軍訓教官、救護培訓教師、北郵學生四支方隊演練了止血、固定、包扎、搬運等意外傷害事件現場的應急救護技術。
隨著華建敏宣布“全國心肺復蘇演練活動開始”,現場四千名師生和紅十字志愿者同時開始進行心肺復蘇演練。除了在北京郵電大學的主會場外,還在香港、福州、濟南、青島、淄博等城市設立了分會場。活動現場的大屏幕不時播放著其他地方的演練場景。無論北京、福州,還是青島、香港,不同的著裝,同樣的技術,同樣的紅十字標志,大家共同創造了我國規模最大、人數最多,也是參與地區和城市最多的群眾性應急救護演練的.紀錄,同時將20xx年世界急救日系列宣傳活動推向高潮。
世界急救日期間,地方紅十字會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北京市紅十字會與北京電視臺合作舉辦了北京市第三屆紅十字電視知識大賽;遼寧省紅十字會與省應急辦、十二屆全運會組委會共同舉辦了紅十字“救”在你身邊——迎全運紅十字應急救護大賽;海南省紅十字會與省地震局、省安全辦和省安監局共同舉辦了了海南省第二屆地震應急救護知識技能大賽。
為促進和推動急救知識和技能在全世界的普及,20xx年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將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世界急救日”。在這一天,世界各國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都要動員志愿者參與救護相關的各種活動,開展救護技能培訓,普及救護常識。今年9月10日是第12個“世界急救日”,全球宣傳主題是“急救為人人”。
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心得2
參加完兩期的急救知識培訓,我受益匪淺。 20xx年5月19日,在同學那里得知有急救知識大講堂這樣一個公益活動,毫不猶豫跟同學一起參加了第三期的培訓,在會上學到了很多急救知識,更加清楚了急救的意義,三個小時的時間過得很快,會后我積極自愿加入了急救志愿者協會。
5月26日第四期培訓,我提前報名作為會場志愿者參加,這次學到的更多,對這個協會和急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實際操作過程中,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到了更加規范的動作,還結交了很多朋友。
會場上急救醫護人員給我們深度剖析各種急救失敗和成功的案例,讓我感觸很多,缺乏急救知識,在面對緊急情況時我們顯得多么無奈,一個小小的不經意的動作有可能就會造成一個生命的流逝。
古人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在生活中,醫生的數量是有限的',救護車的速度是交通決定的,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會讓一個生命稍縱即逝。因此,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實際行動起來,掌握急救知識,為了每一條神圣的生命。起碼讓我們在面對緊急情況時,能做的不再是無奈和等待。如果人人都行動起來,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影響身邊更多的人加入,會和所有的志愿者醫護人員們一起努力,讓1%的概率不斷朝著100%邁進!
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心得3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生病或者遇到什么生命危險的事,那么在送往醫院之前應該做好一些準備,這就需要我們對院前急救的一些知識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特備是對一個工人來說不認真操作機器很可能帶來一些危險。通過劉部長給我們培訓關于院前急救知識有一些心得體會:關于這急救培訓,我感受到
了培訓的重要性,原本以為很容易的事情在實際操作起來就會亂七八糟,拿學習人工呼吸來說,上面寫得很詳細,但是需要注意的很多,要呼吸頻率、按壓。總之要記得東西比較多,但總體來說不算難,但是當我們進行實際操作時,總會忘記很多東西,手忙腳亂的,所以一旦遇見緊急情況,一定要學會冷靜。還有就是要多練習,多實踐。學會在壓力下保持冷靜的頭腦,這很重要,我們以后會面臨很多突發情況,而每一次的冷靜分析都有可能拯救自己和他人的性命。
總之,這一次的培訓有很多收獲,雖然現在可能不會用上,但總有一天我們可以用現在學的只是去救助生命,這將會是很值得驕傲的事。為自己為他人的'生命,我覺得這次培訓讓我提前接觸到了社會生活中的醫學,了解了面對緊急情況我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不會做一個幫倒忙的人,而是實實在在幫助別人的人。雖然我還有很多東西都沒記住,但是,一旦發生該類事件,我一定會知道應該怎么做,不會對傷者造成更大的傷害。
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心得4
感謝膠州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員來我廠為我司員工進行培訓,主要內容涉及到急救現場處理的要點、包扎傷口要點、一氧化碳中毒急救要點以及現場急救安全常識,現就培訓相關認識、體會總結如下:
一、掌握急救知識的必要性。當事故發生后及時、有效的開展人員急救是事故應急處理首先要做的,是挽救生命、減少損失的首要任務,如果不能及時的開展現場急救,很有可能導致本可以避免的人員傷亡發生。
二、正確的'現場急救至關重要。通過培訓,我們認識到對于事故發生后現場急救而言,正確的開展急救至關重要,因為急救是一門相對而言較為專業的知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醫療衛生知識,如果不能正確的掌握相關急救知識,或在急救過程中實施不當,可能導致人員急救無效或傷勢加重,甚至導致人員傷亡,因此正確的開展急救至關重要。三、急救的及時性直接關系急救效果。當事故發生后是否能夠在第一時間內開展急救,直接關系急救是否能夠成功,人員生命是否能夠挽救,因此當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在第一時間能對受傷人員開展現場急救,并且及時聯系專業急救人員前來支援,在專業急救人員未到之前,現場人員不應放棄急救。
作為一名普通公民,我們更有必要懂得急救,在身邊一切都來不及預料,也許某天你可以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為病人延長壽命,給他們的生命再創一次機會,同時也可以將自己的懂的急救知識教給身邊的人,讓急救知識得到傳播、普及,給每個人多一次再生的機會!
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心得5
參加完兩期的急救知識培訓,我受益匪淺。
20xx年5月19日,在同學那里得知有急救知識大講堂這樣一個公益活動,毫不猶豫跟同學一起參加了第三期的培訓,在會上學到了很多急救知識,更加清楚了急救的意義,三個小時的時間過得很快,會后我積極自愿加入了急救志愿者協會。
5月26日第四期培訓,我提前報名作為會場志愿者參加,這次學到的更多,對這個協會和急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實際操作過程中,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到了更加規范的動作,還結交了很多朋友。
會場上急救醫護人員給我們深度剖析各種急救失敗和成功的案例,讓我感觸很多,缺乏急救知識,在面對緊急情況時我們顯得多么無奈,一個小小的不經意的動作有可能就會造成一個生命的流逝。
古人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在生活中,醫生的數量是有限的',救護車的速度是交通決定的,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會讓一個生命稍縱即逝。因此,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實際行動起來,掌握急救知識,為了每一條神圣的生命。起碼讓我們在面對緊急情況時,能做的不再是無奈和等待。如果人人都行動起來,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影響身邊更多的人加入,會和所有的志愿者醫護人員們一起努力,讓1%的概率不斷朝著100%邁進!
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心得6
為提高教師自救、互救的能力,增強教師的安全意識及應對突發意外事件的能力,為掌握必要急救技能,提高教師應急能力,完善學校應急機制,這幾天,寧波教育學院給我們省骨干老師安排了“救護員急救技能”培訓。本次培訓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一、救護新概念、心肺復蘇,運用不同種類滅火器撲滅大火的知識講座。
二、發生緊急狀況時的實際操作方法。
首先,徐醫生為我們講解了何為心肺復蘇搶救:心肺復蘇又稱CPR,是針對呼吸心跳驟停和心肌梗死的急癥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搶救關鍵措施,在我國,人們對于這一技術的掌握不足10%,而成功率更是遠遠低于1%,因此,提高老師們的自救互救能力,非常重要。徐醫生又向我們講解了它的作用和專門針對的對象和實施者的要求。接著,徐醫生又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為大家做了一個簡潔、全面的講課。又因為關注到教師們教育的對象——幼兒年齡的特殊性,徐醫生又另外重點講解了幼兒心肺復蘇術和成人心肺復蘇術的不同之處及應重點注意的方面。最后,為了讓廣大教職工們對心肺復蘇有一個更加全面的掌握而不單單只是了解,徐醫生又請部分教師上臺進行心肺復蘇實際操作,而臺下的老師們協同徐醫生負責監督檢查。這樣,讓大家在一個理論的基礎上又有一個全面演練從而完全掌握技能的機會。進一步增強了教師對緊急施救認識,提高了老師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強化了責任意識。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掌握了心肺復蘇、撲滅明火的緊急救治方法。同伴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學習,了解了各類突發事件及意外的處理方法,掌握了緊急救護的基本技能及防治措施的必要性,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也讓我對各種救護知識有了更加全面系統的了解。應急救護是每個人必須掌握的技能,當人的`生命在緊急危難的情況下可以救人一命。我想,我們幼兒園的老師在安全方面的知識也是很貧乏的,我應該活血活用,回去馬上組織全園教師進行緊急救護技能培訓,增強老師的自救以及緊急施救的知識,提高緊急救護能力,加強幼兒園安全工作,提高安全意識。以后也將繼續開展多方式的演練,做好急救技術的普及,將意外對兒童的傷害降到最低。
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心得7
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直想學習幼兒急救方面的知識,但苦于沒有專業的醫師指導,一拖再拖,只好存在了“意外只是小概率事件,我們應該不會遇到”的僥幸心理。正好這次幼兒園組織急救知識培訓,我趕緊抓住這次學習的機會,以備不時之需。
給我們講課的是西安醫學會葛xx會長,主要講解了內科常見病的處理方法,他結合實際,運用圖片展示、中西合并、互動問答、真人演示的方式,深入淺出地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培訓課。通過學習,我才明白了原來發燒不同的溫度變化趨勢,對應了不同的病癥;急性喉炎的病情變化竟然這么快,發病應該立即就醫;驚厥的急救最重要的是防止咬傷舌頭等一些之前很模糊的.急救知識。
此次培訓使我收獲頗豐,以前對急救護理的認識存在誤區,而且多少有些諱疾忌醫,像感冒發燒的小病就自己給孩子用藥了,現在看來及時就醫是很關鍵的。很感謝這次培訓,讓我們家長掌握了許多日常應急常識及措施,為孩子健康、安全、快樂的成長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心得8
今天,我參加了由公益后勤組與瑞金街道聯合舉辦的急救培訓課。兩位老師來自上海市紅十字會。
急救培訓可是我期盼已久的。早就聽說市紅十字會有急救培訓,為期一天,收費100元,有雙休日班,我也保存了相關報名號碼,一直想參加,可由于找不到一同參加的伙伴等種種原因,始終未能付諸行動。所以當不久前在公益后勤組崇明凈灘群里看到有關急救培訓的通知時,我第一時間報了名。而今天終于如愿以償,接受了真真切切的急救培訓。培訓為期一整天,有通過PPT演示的知識講解,也有各種操作,包括老師和一位同學配合進行的動作示范,全體同學分組逐個練習,相互結對的動作演練等,理論結合實務,授課生動有趣,大家在輕松的氛圍中聽了,記了,練習了,掌握了,收獲滿滿。
此前,一提到急救,我就會想到心肺復蘇,我很想學習的也是這項可能挽救生命的技術。確實,心肺復蘇術(CRP)也是今天上午課程內容——現場救護的核心。心肺復蘇是面對驟停的心跳和呼吸,利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使氧氣進入血液,再通過體內的血液循環到達腦部、心臟等人體重要部位,以維持生命的”救命技術”。培訓現場提供了兩個假人,大家分成兩組,在老師的指導下依次進行該項技術的操練。看著簡單,實際做起來并不輕松。心臟按壓時,或者因為身姿不對而使不上力氣,沒法達到5厘米的按壓深度,或者因為按壓速度過快或偏慢——正確的頻率是100次/分,一旁連接的儀器總是發出警示不達標的聲音;人工呼吸時,要么嘴巴沒包住假人的嘴而漏氣,要么抬假人的臉不到位而氣管未打開,怎么吹也不見”胸部有起伏”,一時讓不少同學著急、緊張,甚至有點懊喪。
我曾以為急救就是指心肺復蘇,其實不然。身體的某個部位突然大出血,野外遭毒蛇咬傷等等,都涉及急救。急救也不止甲對乙的施救,也包括甲的自救,如火災現場的逃生。所以,今天的急救培訓內容遠超我的預想,下午的課就教大家如何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運傷員、逃生等,令我思維大開,也一時有應接不暇之感。
不過,我還是青睞心肺復蘇術,同時覺得,除非想成為專業救護人員,一般人沒必要學習那么多救護技術,事實上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掌握那么多。與其各種技術都蜻蜓點水一般接觸一下,還不如專門訓練心肺復蘇術,把這一項關乎人命的技術練熟,練到孰能生巧,連出必能臨場發揮的信心。今后若有心肺復蘇術的專項培訓,我一定還會積極報名參加。畢竟要在家里配置一個假人以常練習是不太現實的,而對活人進行練習是被嚴禁的——因為會出人命。
心肺復蘇術的.推廣普及很重要——醫護人員不可能隨時出現在每一個急救現場,因此發達國家都很重視。網上資料顯示,1966年美國心臟協會就開始提倡在公眾中普及心肺復蘇初級救生術,規定警察、司機、消防隊員、大中學校師生都必須接受心肺復蘇和現場搶救、自救的培訓,目前美國的急救培訓普及率達為25%;其他國家也非常重視急救培訓的開展,瑞典大規模的公眾培訓開始于1983年,目前已有45%的公眾參加過心肺復蘇培訓,澳大利亞把對志愿者進行的急救培訓作為急救中心的培訓任務,目前有50%的公眾接受過急救培訓,日本的學生中急救培訓普及率更是高達92%;而我國心肺復蘇急救知識的普及率都顯著不足,絕大部分城市的急救知識普及率不足1%。可見,加強心肺復蘇術的培訓實在是我國的當務之急。
在此情況下,作為社會組織的公益后勤組能夠主動聯合政府部門為廣大志愿者提供免費的急救培訓,實在是令人撫掌擊節的應景善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