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十禁令心得體會通用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十禁令心得體會通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十禁令心得體會通用1
本月的12日,學校在若水講堂召開《濮陽市實驗小學第一學期師德師風建設專題會議》,會上竇明琦主任宣讀了《教育部教師六條禁令》等文件,徐校長宣布了一條決議,魏校長又做了重要講話。會后我們五年級組全體老師在孫主任的帶領下有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和討論,進一步認識到“六條禁令”是規范學校辦學、校長履職、教師從教的“高壓線”。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加強師德修養是多么的重要。通過認真學習,我反思了自己的行為,我對師德師風及工作作風建設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
一、以德立教、以身作則
古往今來,教師肩負著傳承文明、鑄就民族精神、推動人類歷史文化發展的重任,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情操以及對各種事物的情感態度,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應是一切美好品質的化身和可以效仿的榜樣。古人對教師的榜樣作用有諸多精辟的論述,如:“師者,人之模范也”、“為師之道,端品為先”、“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等。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師個人的表率作用,對于青少年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我們要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為最大責任,不計報酬,淡泊名利,樂于奉獻。把教育工作作為一種崇高的事業放在首位,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甘于清貧和淡泊名利。擺正自己的心態,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把教育工作作為一種崇高的事業放在首位,淡泊名利,樂于奉獻,為世人做出表率。
二、熱愛學生、公正執教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光榮的高校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我們要熱愛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在一日生活中公平、公正地評價和對待每一個學生,不侮辱、歧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并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現,并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誠信為本、為人師表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如果教師言而無信,表里不一,不僅會失去學生的信任,而且會讓學生對老師所給予的教育產生懷疑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過程中,要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尊重家長的人格,不呵斥,不指責,調動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參與,形成正確的與育人觀念和思想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四、不斷學習、提升進取
在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如果不經常處于學習狀態,沒有終身學習的意識,我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后于實踐的要求。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地完善自己,才能教育好學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要求我們要多學習,不斷地給自己充電,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方面,課件制作,學樂云平臺等,要不斷創新,開辟新的教學方法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做符合社會發展的合格教育工作者。
作為一名教師,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我們自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我們獻身教育,就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潔身自愛,廉潔從教。嚴謹治學,求真務實。遵紀守法,依法執教,勤勤懇懇工作,踏踏實實做人,不斷學習,提高學識與修養,做一個孩子、家長、社會都滿意的優秀教師。
教師十禁令心得體會通用2
“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不展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安排宴請……”11月10日,在教師政治學習會上,孫校長和秦校長組織老師們學習了中共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群眾關系的“中心八項規定”“六項禁令”。
秦校長對“八條規定”和“六條禁令”逐條進行了講授。孫校長強調指出:中共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為教師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建立了標桿、指明了方向。全校教師要認真學習“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展開自我梳理、自我解剖、自我整改,將自己的思想同一到黨中央的精神上來,從思想上、觀念上、行動上嚴格要求自己,抓好“五風”建設,即黨員的黨風、領導的作風、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學校的校風。要把改進工作作風與黨風廉政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結合起來,與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結合起來,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開會要簡短精煉,教師在撰寫各種計劃、總結、心得體會、教育信息時,要少講謊話、空話、套話,簡短務實求真,各班要勤儉用電,及時關燈,打印室要加強管理,勤儉紙張等。
通過這次政治學習,教師們都非常感慨與支持。大家談到,學校是重要的育人機構,必須認真學習領會并貫徹執行相干規定,堅持節約辦學,果斷反對講排場、比闊氣,果斷抵制享樂主義和奢糜之風。要在學校教育中大力宏揚中華民族節約勤儉的優秀傳統,宣傳“勤儉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厲行勤儉、反對浪費。將以務實的風氣正作風、帶教風、促學風、塑校風,做人民滿意的教師,教人民滿意的學生,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我明確了這次活動的目標是要努力建立學校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新形象;糾正學風不正、消除被動應付、克服享樂主義,從而建設創新型、學習型、高效型、廉潔型、服務型“五型”教師。通過學習,我談幾點熟悉和體會:
一、轉變教師作風,加強師風師德建設,是新時期黨對干部的要求。
人的'一生不過幾十年時間,真正能夠為黨和人民干點事的時間是很有限的,所以一定要珍惜時間、珍惜崗位,教書育人,心得體會,通過轉變作風,可以建立團結協作的教師形象。團結是大局,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役力,團結是各項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能不能弄好團結,是衡量和檢查教師素質高低、師德的重要標志。通過作風整頓,可以建立務實高效的教師形象。實干就是水平,落實就是能力。解決好當前教職工最關心的熱門、難點題目,最根本的途徑就是真抓實干,最老實的辦法就是一件一件地抓,抓一件落實一件。
二、要找準工作中存在的題目,對癥下藥,銳意改革,創新思惟,不斷完善本身工作。
作為一位教師,要做提倡和踐行八個方面良好風氣的帶頭人,要常常想想甚么是“做人”,把學習與改造同一起來,把“立言”與“立行”同一起來,真正做到教書育人。不但要自己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于敬業,端正態度,還應千方百計投進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加自己的一分氣力,為校增光、添彩。
三、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切實解決教學中的不足。
作為一位人民教師,應牢固建立畢生學習的觀念,即要學政治、學理論,又要學業務、學法律、學科技。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所學的理論與實際教學相結合,不斷進步本身綜合素質,進步教育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以這次師風師德效能建設為契機,努力進步自己的業務素質,做一位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模范。
總之,通過學習,進步了我的政治敏銳性,增強了我的政治鑒別力。強化了我們的四種意識:“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要努力建立學校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新形象;糾正學風不正、消除被動應付、克服享樂主義,從而建設創新型、學習型、高效型、廉潔型、服務型“五型”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一定要以“中心的八項規定”和“六個禁令”為準繩,建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構成嚴明的紀律和良好的作風,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使我們在工作中做到腳踏實地、認真負責、精益求精,以高度的責任感做最好的工作,用最好的服務為學生排難解紛,努力構建和諧校園。不斷首創學校工作的新局面,使教育真正做到: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人民滿意!
教師十禁令心得體會通用3
x月xx日,全校召開了全體教師學習臨沭縣教體局教師十條禁令大會,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更加深刻地領會了在我們的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時刻注意自己的教師形象,也正真正明白了要做好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十條禁令中從教師的政治思想、師德、業務、日常教學活動等幾個方面做出了明確的限制,使我明白了只是成績好不一定是名好教師。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規范教師的育人行為,是社會責任感的具體表現,它要求老師的職業理想--忠誠教育事業,教書育人;職業情感--熱愛學生,誨人不倦;職業規范--團結協作、為人師表。因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面對跨世紀的人才培養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應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時刻對自己提出嚴格要求,積極參加職業道德學習,培養高尚道德情操。
《十條禁令》中的核心問題為師德問題,師德的核心問題是“愛”,這種“愛”必須是排除了私心和雜念的父母般溫暖慈祥的愛,恩師般高尚純潔的愛。它表現在:對所有學生一律平等對待,不能利用教師這一職業來做為和學生或是家長的交換籌碼來達到自己的個人目的,雖然現在是經濟社會,但金錢并不是萬能的,做為我們都要把握住自己,更不要丟失自己的尊嚴;對待學生的提問,耐心細致,和藹可親地給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將教書和育人有機的統一起來。
作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教育教學中,要妥善處理師生關系:(1)要給予學生特殊的關心和愛護(2)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因為體罰學生往往給學生的心靈留下傷痕,造成性格殘暴,不服從教育,因此,教師必須充分認識《教師法》,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尊嚴,不得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者侮辱人格的行為。(3)不得歧視學生,對于班級個別調皮、成績差的學生,老師要積極進行幫教,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而不是有意進行歧視,造成學生退學。
教師在育人的同時,更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內功,要堅持繼續學習,要知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所以,在教學之余,教師應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新的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學和科研的水平,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十條禁令》的學習也使我更認識到了我們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著熏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政治教師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必須談吐文雅,遠離粗俗。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風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所以,我們教師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學習,加強修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呼喚,更好地培育"四有"新人,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歷史使命。
【教師十禁令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師十項禁令心得體會09-01
關于教師學習“十條禁令”的心得體會09-10
教師學習“十條禁令”的心得體會范文02-26
學習師德師風十禁令心得體會11-26
學習禁令的心得體會01-20
學習禁令心得體會09-22
學習《四十條禁令》心得體會范文 07-11
學習《義務教育禁令》心得體會08-08
反經·禁令的原文及翻譯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