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簡短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簡短,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簡短1
進入七月份以來,系列的新課改培訓一直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由于本學期我還在上高二的信息技術課,下學期還不能上高一,所以系列在桂林、柳州等地的各種培訓都沒有機會參加,更談不上能直觀的與專家、教授進行交流與分享,有點遺憾。所幸的是廣西新課改培訓項目網站上的新課改學習視頻也比較全面的講述了信息技術學科未來發展的指導思想、教育教學理念,以及我們信息技術老師在新課改中應具備的專業知識結構。通過幾天的視頻學習、網上在線討論及參與的專家答疑,收益非淺。作為一名一線的信息技術教師,如何才能更好去適應的新課程理念,擺脫傳統教學的弊端,更好的服務于未來地教學工作呢?下面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把握新課程的宗旨。
我認為新課程的宗旨就是為了每一個學生更好的發展。新課改后,信息技術教學也由原來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提升到如今的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應讓學生在娛樂中不知不覺掌握教學內容,得到情感體驗與教育,能發揮自身主體性和主動性,變被動接受為主體參與,我們教師也由傳授者為引導者。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更注重設計,注重方法,注重課堂實效,從而實現“知識技能為基礎目標,過程方法為核心目標,情感、思維和價值觀為最終目標”的三維整合。教學中要抓過程和方法,通過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到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訓練學生思維以及想象力、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重視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和培訓,培養吃苦耐勞、樂觀向上的精神。
二、加強教師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課程改革的成敗很大程度上處決于教師的素質。由此,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更尤為重要。信息技術是一門新的學科,信息技術教師是一支年輕的隊伍,與其他學科教師相比,信息技術教師更面臨著專業化發展問題的嚴峻挑戰。眾所周知,信息技術教師的生存狀況令人擔憂,在學校中往往扮演著多種角色,既是信息技術教師,又是機房管理員,電腦維修工,還要維護校園網,給其他老師制作課件,甚至還兼著學校的打字員、電工等等。以至于信息技術教師大都忙于應付這些“雜事”,而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好教學工作,更談不上專業化發展。而新課改的實施,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另外,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社會對于信息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信息技術教師要承擔起培養這種素質的職責,只有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才有可能培養出適合信息社會的人才。
關于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簡短2
帶著新課程改革濃濃的春意,沐浴創新教育縷縷陽光,花季的雨露和園丁的微笑一齊映進我的視野。新課程改革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在經過這次培訓之后,我深有感觸,一切要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的主動性、小組合作性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
一、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隨著教育教學改革大潮的掀起,很多教師都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大膽的嘗試、改革和創新,當然我也不例外。我們采用了“走出去,聽進來”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能力。所謂“走出去”,就是走出自己的課堂走進別人的課堂,多去聽學校“老”教師的課,走出校門多去聽的優質課。從中學習他們的經驗和方法;“聽進來”就是即要聽取別人的教學經驗,也要多讓別人聽自己的課,聽取別人的評論,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嘛。
二、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英語教學采取了導學——獨學——互學——評學四部教學。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預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面對的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于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課改中我們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往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往做。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采取五種方法
(1)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5)采用多樣性的評價機制。
三、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生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夸大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中的主導性作用,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盯、觀、跟,并且講解不能超過15分鐘。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系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愿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關于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簡短3
經過近階段新課程改革培訓,聆聽幾位教育專家的講座,學習了幾位名師的典型示范案例。我受益匪淺,讓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新課程改革的精髓所在,它改變了以往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結合我自己近20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新課程改革的科學性
新課程標準改革了以往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更加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經驗總結,使之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被動掌握“雙基”為主動探究學習形成能力,這樣能讓學生更靈活的應用所學物理知識來解決相應的物理問題。
二、新課程改革的必然性
新課程標準更加強調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更加注重經典與近代的融合,更能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更加關注科學技術社會觀念的滲透。它改革了以往教材過于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讓學生在題海戰術中接受“特種兵”式的訓練,以往教學方法,學生即使也能出點成績,但也只能講是“只懂招式而未得精髓”。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交流能力、團結協作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三、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
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探究式教學是使學生通過類似于科學家們的探究過程,理解科學探究的本質,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它要求在老師的啟發、誘導、組織下通過學生自身參與,經過探究活動,由學生主動發現概念、規律。在這種形式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科學了解規律的熱情。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要叫他們學不好物理還真難。課堂上學生們認真探究,刻苦鉆研的情形,我似乎看到許許多多新的科學家正如雨后般的春筍那樣破土而出,我露出欣慰的笑容。
總之“格物萬象、究理天人;奧秘無處不在、探索無處不在、思維無處不在”。共和國的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崛起和全民族素質的提升。身為物理教學工作者,我將一如既往地把物理新課程改革推向縱深。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簡短】相關文章: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3-19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2-28
新課改的培訓心得體會03-01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6-10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6-13
語文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6-19
教師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9-10
新課改培訓總結01-01
新課改培訓總結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