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心得體會(通用6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心得體會(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心得體會 1
為進一步倡導德藝雙馨精神、加強文藝隊伍思想道德建設、提升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水平、推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繁榮發展,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文聯決定,授予馬賽等44名同志“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與會領導為受表彰的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頒發了獲獎證書和獎杯。
“文藝要塑造人心,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我將崇德尚藝作為一生的功課,始終堅持以德為先,以藝為重!笔鼙碚么怼以拕≡涸洪L田沁鑫表示,在藝術創作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謳歌偉大時代精神,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明,這是我們的行為準則,也是我們的立場和情懷。
中國歌劇舞劇院一級演員陳小朵代表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全體代表宣讀了倡議書。倡議書號召全國文藝工作者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努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始終與人民同憂患共歡樂、同呼吸共命運;積極開拓文藝創作新天地,努力創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作品;切實履行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圣職責,矢志追求崇德尚藝、德藝雙馨的崇高精神。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屹在表彰會上發表講話。他強調,新時代文藝工作者要堅定文化自信,深刻認識新時代文藝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努力踐行文藝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凝聚中國力量,深刻把握文藝的獨特作用,努力用文藝涵養時代精神;堅守人民立場,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堅持崇德尚藝,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做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據悉,開展德藝雙馨評選表彰活動,是黨領導的'文聯組織加強文藝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在長期文藝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中國文聯先后于2004年、2007年、2011年、2015年召開四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會同中宣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授予194名中青年文藝工作者“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2020年9月,第五屆全國德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啟動。評選在嚴格執行“兩審三公示”制度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審核力度,擴大征求意見范圍,采取自下而上、逐級推薦、差額評選、民主擇優的方式進行,重點向一線和基層文藝工作者傾斜。經過嚴格審核、反復協商和媒體公示,評選工作領導小組決定對44名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進行表彰。
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心得體會 2
3月28日,中央宣傳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文聯評選表彰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西北民族大學民間美術研究所所長、油畫家牛樂入選表彰名單。
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評選始于2004年,旨在弘揚德藝雙馨精神,培育造就高素質文藝人才隊伍,繁榮發展新時代社會主義文藝,對來自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以及民間文藝等門類的文藝工作者授予“德藝雙馨”稱號。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甘肅人,牛樂教授立足甘肅本土多元文化,多年來致力于藝術人類學、民族學及西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在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傳承、保護、價值轉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曾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十余項,學術成果曾多次獲獎,其中學術專著《素壁清暉-臨夏磚雕藝術研究》(2011年出版)獲得“第十一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文藝學術著作獎”(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成果最高獎),其油畫作品既兼有中國詩的意境,又具有西方畫的技法,藝術表現力極強。
牛樂從事教育工作以來,始終堅守立德樹人初心,擔當教書育人使命,恪守高尚師德,探索美術創作、非遺保護和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潛心治學、關愛學生、言傳身教,為甘肅美術創作和非遺保護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2018年,他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020年被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委組織部、甘肅省文聯授予“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
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心得體會 3
廣東獲得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的是: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主席、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新快報》社副總編輯李潔軍,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畫院院長林藍,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副院長、雜技演員魏葆華。
李潔軍的攝影作品曾獲第十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第九屆、第十四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第五十二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肖像類(組照)三等獎等獎項。此外,李潔軍還熱心公益活動。他曾被中國攝協授予“抗擊非典先進個人”“抗震救災先進個人”“50年突出貢獻攝影工作者”“萬名攝影志愿者萬幅作品進萬家”先進個人等稱號。
林藍的國畫《詩經——長歌清唱》入選中國文聯等單位主辦的`“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長期陳列;國畫《長流不息——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脈》入選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
魏葆華與吳正丹創新表演的《肩上芭蕾》開創了雜技表演的新流派,獲全軍文藝匯演“表演一等獎”、全國雜技比賽“金獅獎”金獎、蒙特卡洛國際雜技節最高獎“金小丑”獎等;主演的《天鵝湖》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雜技金菊獎“劇目金獎”等。
據悉,中國文聯先后于2004年、2007年、2011年、2015年召開四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會同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194名中青年文藝工作者“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
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心得體會 4
在文藝創作上,廣東畫院院長林藍始終堅持創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她秉承嶺南畫派在藝術形式上提倡寫生與寫實、在藝術內容上提倡表現新的時代風物與精神的優良傳統,始終致力于“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在抗疫、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做出了積極貢獻。
2020年,林藍創作出《梅堅如鐵·武漢·2020》等國畫作品,以藝術支援抗疫,并號召廣東畫院全體專業技術人員拿起手中的畫筆,用心用情謳歌防疫前線涌現出的英雄模范和典型事跡。同年,她牽頭完成了16米國畫巨制《南國的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首次將4個特區40年建設成就同時繪入巨幅畫作。
其作品獲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銀獎、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覽銀獎等多項獎項,巨幅國畫《詩經——長歌清唱》入選“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及長期陳列。
此次榮獲“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林藍受到莫大的鼓勵與肯定,也感受到沉甸甸的責任,“新時代為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如何堅守藝術理想,時刻把個人的品德修養與作品的藝術效果有機地統一起來,對個人‘德’與‘藝’來說,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從《詩經——長歌清唱》到《南國的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近年參加系列重大主題創作的經歷讓林藍深刻體會到:藝術家不但要做好“小我”,更要深入“大我”。“不斷勤學苦練,不斷在創造中完善自我,不斷努力去創作震撼性的劃時代作品,我將與美術同行一道,努力用跟得上時代、反映人民美好生活的.精品力作,以大美之藝繪傳世之作!
魏葆華:朝著“德藝雙馨”的目標繼續努力
對于榮獲“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副院長、一級演員魏葆華表示,“德藝雙馨”是一個目標,他將朝著這個目標繼續努力、繼續前進,“永遠在路上”。
中國雜技“金菊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魏葆華是雜技藝術舞臺上屈指可數的“常青樹”,他的代表作《肩上芭蕾》把中國雜技和西方古典芭蕾相融,開創了雜技表演新流派,在世界雜技發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魏葆華始終堅守藝術理想,腳踏實地地在雜技舞臺上勇攀高峰。取得《肩上芭蕾》系列成就之后,2004年,他在世界首創的雜技劇《天鵝湖》中飾演王子。該劇被評為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之一、榮獲“五個一工程”優秀戲劇獎及中國雜技金菊獎“劇目金獎”等。
為了讓《肩上芭蕾》這個由中國人創造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后繼有人、遍地開花,魏葆華先后培養多位優秀學生,并根據他們的特點重新編排,創作了《九兒》《樹之靈》《傳承》等作品。
魏葆華既是一名文藝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今他任職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他感慨稱,不管是文藝界還是教育界,都要把“德”擺在第一位,“立人先立德,樹人先樹品。在文藝領域和教育領域,都要堅持以‘德’為先,發揮模范作用和榜樣作用”。
魏葆華表示:“未來希望在雜技領域、教育領域都能有更多探索!睘榱俗尅都缟习爬佟吩谡Q生20年之后重新煥發生機,魏葆華受邀作為主創人員之一參加大型原創雜技劇《化·蝶》的創作和演出,力求在表現形式、創作手段上有所突破,力爭用雜技特有的語匯重新演繹經典,在世界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2022年,《化·蝶》將繼續全國巡演之路,爭取讓更多觀眾看到雜技的戲劇化探索。
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心得體會 5
最近,我了解了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的事跡,深受觸動。
這些文藝工作者們以高尚的品德和精湛的藝術造詣,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默默耕耘,用作品傳遞著正能量,用行動詮釋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德藝雙馨,首先在于 “德”。他們秉持著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堅守藝術的底線,不為名利所惑,不為浮躁之風所動。他們以真誠的'態度對待藝術創作,用心去感受生活,用作品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的心聲。他們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身邊的人,傳遞著愛與溫暖,為社會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而 “藝” 則是他們展現才華的舞臺。他們不斷地學習、探索和創新,努力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他們勇于嘗試新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為觀眾帶來了豐富多彩的藝術享受。他們的作品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藝術感染力,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為一名普通的文藝愛好者,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我明白了,藝術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我們要以這些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為榜樣,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和藝術水平。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要堅守初心,保持對藝術的熱愛和敬畏,用真誠和努力去創造出有價值的作品。同時,我們也要積極地參與社會文化建設,為推動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心得體會 6
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的榮譽,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文藝領域的前行之路。
當我深入了解這些優秀文藝工作者的故事時,心中涌起無盡的敬佩之情。他們用自己的才華和努力,為文藝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以高尚的品德為基石,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攀登。
品德是文藝工作者的靈魂。這些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們,用他們的言行詮釋著正直、善良、寬容和奉獻。他們尊重藝術規律,尊重觀眾,不隨波逐流,不追求短期的利益。他們以一顆純凈的.心去創作,用作品傳遞著人性的美好和社會的正能量。他們的品德如同璀璨的星辰,引領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真善美。
藝術成就則是他們的翅膀。他們憑借著扎實的專業功底、獨特的藝術視角和創新的精神,創作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作品。這些作品或震撼人心,或溫暖心靈,或引發思考,展現了文藝的無窮魅力。他們不斷挑戰自我,突破傳統的束縛,為文藝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從他們身上,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文藝愛好者,我們不僅要追求藝術的高度,更要注重品德的修養。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在生活中不斷磨礪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我們要用自己的作品去記錄時代的變遷,去反映人民的生活,去傳遞愛與希望。讓我們在文藝的天空中,像這些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一樣,展翅翱翔,為創造更加美好的文藝未來而努力奮斗。
【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中青年干部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2-14
中青年干部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4篇)03-13
高中青年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5-06
中青年干部培訓心得05-30
中青年干部培訓總結03-17
中青年的人生規劃方案09-15
優秀中青年干部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07-20
中青年干部培訓心得體會范文(通用12篇)04-28
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心得體會(通用10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