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大學生心理學的感想和體會
學習大學生心理學的感想和體會1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我們都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壓力,在中小學的時候,我們面臨著應試教育,所以我們要不斷的讀書、考試,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考上好的中學、大學。但是現在我們考上大學了,這些壓力就離我們遠去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在大學里我們同樣要面對很多的壓力,有考試的壓力,還有就業的壓力。這么多的壓力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所以,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學習心理健康課是必不可少的。
在心理課上,我知道了所謂的健康不僅僅是指身體上的完整和正常,而是一種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心理、心理和社會性方面達成一致,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狀態。即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通俗的描述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和社會都抱有積極的態度,特別是遭受挫折和打擊的時候,如失戀、失業和生病等,能夠主動的去面對、學習和尋求幫助,在迎接挑戰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和滿足感。從某種意義上說,心理健康表現出一個人具有解決問題、應對壓力、適應人生各種改變的能力。
通過個人的感受與經歷,我愈加覺得心理健康課對于大學生的重要性,高校都應該重視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嚴重制約了高校培養人才目標的實現,改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必須解決的當務之急。如何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我們長期的探索與努力,也需要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參與。前方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也是光明的。隨著我國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對心理健康的重新認識與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定會逐步得到解決的。
在大學里,許多同學都因為課程較少、壓力大于是就沉迷于網絡游戲,到了最后就無法自拔,于是他們為了打游戲就開始荒廢學業,開始連課也不去上了,整天呆在宿舍,坐在電腦前。甚至是不分晝夜的打,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身體健康,也使得他們的心理開始變得扭曲了,可能分不清自己身在虛擬的游戲中還是現實的世界里。這讓他們變得孤僻了,不善于與人交流,他們只活在虛擬的世界里。于是他們有的模仿游戲的場景去殺人,連自己的親人也殺了;也有的猝死在電腦前,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保持快樂人生的秘訣是:
1、學會寬恕他人
2、要有目標和追求
3、經常保持微笑
4、學會和別人一塊分享喜悅
5、樂于助人
6、保持一顆童心
7、學會和各種人愉快相處
8、保持幽默感
9、能處變不驚
10、有幾個知心朋友
11、常和別人保持合作,并從中得到樂趣
12、保持高度自信
13、尊重弱者
14、偶爾放松一下自己
15、具備膽識和勇氣
16、不要財迷。倘若我們可以做到這些,那我們就可以保持心理健康、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總而言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情緒狀態,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評價,完整的個性結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擇業心理,應該符合社會的要求,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對環境有適應能力。倘若具備了以上素質,則我們的心理健康不成問題,則一定能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輝煌的成就。
學習大學生心理學的感想和體會2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系和諧,很好的融于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通過這學期對大學心理的學習,我對心理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對心理學的發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學習了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并且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識,在團體活動中大家彼此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積極的參與到了集體的活動中,在此中再一次體現了集體的力量…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入門書籍,這對于我們這些想了解最根本的心理知識,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大學生而言,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里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每個人都渴望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渴望了解別人。心理學是一面鏡子,能讓我們把自己清晰地呈現出來。心理學是一座橋梁,跨越這座橋梁,讓你通往別人的心靈。有人說心理學是神秘的,我想神秘的知識隱藏在其背后的人們。其實很高興在大學里初識了心理課,我覺得最大的收獲就是看到了鏡子里的自己,大學生活已走過了一半,回頭卻看不到神秘沿途的風景,只留下時間的腳印。
在科學技術飛速進步,知識爆炸的今天,
人類也隨之進入了情緒負重的年代。隨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在大學院校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而且,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自身存在著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問題,人際關系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因此,本書籍是由各高校聯合編輯,并且在大學開設專業課堂,為的就是幫助大學生解決上訴問題的。
進入大學后,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多,因而需要有較強的自控能力,學習自覺自己主性,否則要么因方法不當,不得要領而事半功倍,要么自控力不好,浪費時光、
克服自卑
我們周圍有不少人有自卑心理,也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對青年來說,正確評價自我、接受自我至關重要。它關系到建立正確的自我觀念,適應環境,促使性格健康發展。接受自我,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證。怎樣才能增進自我接受感呢?只要我們做到真正了解自我、樹立符合自身情況的奮斗目標、不斷擴大自我的生活經驗、誠實坦率、平心靜氣地分析自我,找出問題之所在,就能及時予以補救,化失敗的打擊為增進自我接受感的動力,由主觀因素造成的心理動機的種種沖突都可能讓大學生產生挫折感,如學生所學專業與本人不相符合,班集體中人際關系不協調,生活上不適應以及個人的外貌,身高,經濟狀況,家庭狀況不佳等等、
正確走好感情之路,學習
心理學讓我們的氣質類型粗略地歸納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四種。同學們在戀愛過程中,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常有不同的表現。但由于氣質本身并無優劣之分,故其表現也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各種氣質類型的人都可能嘗到愛情之果的酸甜苦辣。戀愛的不順利,原因很復雜,但氣質方面的消極因素無疑也起了作用。有的固然失之于古板遲滯,而有的卻恰恰受害于過分的靈活通便。但擁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知識的同學,每個人都能走好自己的感情之路:擁有膽汁質的人,在戀愛過程中盡可能發揮自己胸懷坦蕩之長,不猶豫地向你真正所愛者吐露衷情,但切忌急躁,且應注意方式。另外,對性知識,性行為的不適當的認識和理解,也會形成心理壓力,從而進一步發展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同時,還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盡快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并且,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培養大學生的個性心理,使大學生擁有善于獨立思考,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
醫學衛生的基本工作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真理:環境衛生好了,個人衛生意識、衛生習慣好了,人的健康水平必然提高,盡管疾病不可能完全消滅。拉馬克的進化法啟示我們,地球上疾病徹底消除的那一天,就是人類免疫系統徹底退化的一天。但是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到來;所謂困難越大,信心越強。人類在與各類疾病做斗爭的過程中,免疫機制的功能會越來越強大。
從認識社會、認識自身出發,立足學習與發展,對于大學生心理發展教育也是如此。雖然,現在大學生心理存在著許多問題,但是我相信,通過學習此書,再根據老師課堂的正確指導,我們一定可跨過那道砍的。當我們出現矛盾或是抉擇時,只要想想這本書告訴我們的心理學知識,想著自我做心理調節,那么我們一定不會被那些瑣碎的事情所困擾,不會因為暫時的失敗而放棄的。
雖然我沒系統的學習過心理學,但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心理學,在高中時還夢想著自己在大學時可以學習到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我從圖書館借閱的一些圖書中略知心理學很深奧,所以要學好學通心理學并非易事,如果把心理學的東西以授課的方式講出來,更是難上加難。因為要找到一種靈活,生動,通俗易懂的授課方法把模糊,抽象,深奧的心理學知識向學生解釋清楚分析透徹確實很難。如果課堂形式繁多,做游戲,看電影,搞辯論,搶答題等等會使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那么此課堂就幫忙解決了這些難題。現在,雖然不是主修那門課程,但是還是會有機會再次接觸心理學,并且學到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東西。這個課堂的開設,更多的是在課堂的實踐活動,大家都會積極的參加,在學習中學會對合作精神,學會相互信任,學會相信自己的伙伴,相信自己,這些都是很寶貴的東西。在未來的十幾二十亦或是終身收益。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好,那么真正的認識自己就變得很重要了。在從新認識自己的道路上,小心艱難的前行著,只是卻不感覺到孤單,因為心里滿足了。不會感覺到恐慌,因為我們明白怎么定位自己。在未來的大學生生活里,沿途的風景總是會消逝,那么看看自己的腳印吧,哪一段走的比較直?哪一段的
印跡深刻些?學會認識自己,相信自己,那么未來的道路上,錯過了風景,卻留下痕跡。
完成了大學心理學的學習,我對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規劃,對以后的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了一個初步的規劃
可見,心理學對我們大學生的幫助之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交際方面都可以用到這方面的知識。
這門選修課我很感興趣的一門,我有種不用逼自己去專心聽課,而是那種不由自主被老師所吸引的感覺。可見心理學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雖然我選修的心理課結束了,但我對心理知識的學習卻還沒有結束,或許心理學跟我以后的職業沒有什么很大的聯系,但是心理學知識對于我的幫助卻是長遠的,甚至是一生的。
學習大學生心理學的感想和體會3
通過學習《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讓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了當今社會需要具備何種素質的大學生和作為一個大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也使我們認識到一個大學生很有必要對自己的人生做一個長期的職業規劃,讓我們了解和掌握個人生存發展所必須要熟悉的社會化就業保障制度,也了解社會就業管理服務過程的常識,對自己的社會知識和就業能力將有極大的幫助,能夠從愛衛辦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獲得社會化就業保障的基本幫助,以便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保障自己一生有較好的生活待遇和職業發展狀態。以下就學習這門課后的感想和體會淺談之。
一、對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這門課的認識
職業發展與就業是大學生面臨的基本問題。科學的系統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能夠激發大學生的自主意識,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和創業觀,從而促進大學生理性地規劃自身未來的發展,并努力在大學階段自覺地提高綜合素質,提高求職就業競爭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實現自身的健康成長、順利就業和職業良好的發展。
(一)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的概念
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包含兩層含義,即職業發展指導和就業指導。
1、職業發展指導,即職業生涯發展指導。職業生涯指個體職業發展的歷程,一般是指一個人終生經歷的全部職位的完整歷程。一個人一生中連續從事的職業,不僅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那些可以實際觀察到的的職業發展過程,而且還包括個人對職業生涯發展的見解和期望。具體地說,職業生涯是以個體潛能開發為基礎,以工作內容的變化、工作業績的評價、工資待遇和職稱職務的變動為標志,以滿足個人需求為目標的工作和內心體驗的經歷。由此可見,大學生職業發展指導就是通過系統的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了解職業、正確認知自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并根據規劃進行能力培養,按照生涯目標選擇職業、適應職業、實現目標的過程。
2、就業指導。就業是社會成員合法的程序參加工作,從事職業勞動并取得相應報酬,得到社會承認的.社會勞動。就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它需要有一定的社會條件,即職業和職業崗位;也需要有社會成員的個人條件,即從事一定職業活動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等;還需要連接這些社會條件和個人條件的因素,也就是就業指導和管理。其中就業指導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大學生而言,在學校的初次就業指導更為重要。就業指導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二)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的意義
1、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大學生學習的目的,是不斷增長知識才干,提高自身素質,能夠在將來得到滿意的社會職業,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不錯的經濟收入,不斷地體驗成功和滿足,獲得愉快和幸福。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的目的與大學生學習目的的一致性,使職業發展指導日益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職業認知、職業評價和職業理想教育,幫助大學生在剛一入校就建立起明確的專業學習目的,形成大學學習的原動力。通過自我評價和制定職業發展規劃,使學習目的的實現途徑變得具體和清晰,在職業素質具備的同時,促使大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由此建立起大學生學習目的的持續動力機制,不斷增強學習的目的性和自覺性。
2、有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才。現代社會對大學生的知識素質和綜合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學生在校期間形成的知識和能力最終要接受社會職業的檢驗。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把大學“就業導向”的辦學理念具體化,它不僅能夠為學生的自我發展提供信息,指導他們根據社會職業需求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而且也能夠促進他們奮發學習,注重道德修養,完善自身綜合素質,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科學的全程化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還有利于畢業生今后的發展。大學生形成的價值觀念、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較強的求職擇業能力,對于今后的事業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如形象塑造能力、交往溝通能力、控制調節能力、應變反應能力、動手能力、團隊精神、道德規范遵守能力等,會使大學生終生受益。
3、有利于大學生實現職業理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性格、技能、價值觀,而每一種職業也要其獨特的要求與元素,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同一種工作,不同的工作往往適合不同的人完成。通過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可以幫助大學生理性地確立職業觀念,客觀認識社會職業,做好自我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掌握就業技巧和提高就業能力,畢業后順利就業;適應社會,提高職業生涯管理能力,努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和人生價值。
二、大學生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的感想
(一)自我定位是關鍵
一般而言,影響畢業生自我定位有如下因素:職業定位模糊。由于是初次擇業,多自考畢業生大都抱著“邊走邊瞧,邊走邊跳,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沒有認真想一想自己的職業定位問題,也沒有一個職業生涯規劃。因此,畢業生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首先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好自己的職業定位,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其次,要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能、綜合能力和社會用人單位的要求,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另外,畢業生還要排除各種外界干擾,如果自己和用人單位彼此都很滿意,就應該早做決斷。盡快簽訂就業協議;再者,就業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往往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這就要求自考畢業生努力培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選擇未來生活的種種挑戰。
(二)準確把握自身優勢
由于歷史的、現實的、主觀的、客觀的原因,三類學校的畢業生在社會職業的選擇上卻常常處于劣勢。由于一些用人單位對其抱有偏見,甚至明確宣布“只要211工程學校”,從而給廣大“三流學生”擇業就業帶來了很大困難。事實上,無論專業知識積累還是動手能力,我們往往都名校生毫不遜色,甚至某些方面比其還更勝一籌。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自身的特點,清楚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在求職擇業過程中揚長避短,發揮自身的優勢。
(三)精心打造個性品牌
畢業生要打造個性品牌,必須進行個性品牌設計,也就是對自我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在樹立個性品牌上的盲目性。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自我認識。因此,找出自己與他人的不同點,也即找到自己在就業市場存在的獨特價值,這是個性品牌設計的關鍵所在。
自考畢業生還必須有一技之長,并能保證自己的丁作質量――精湛的專業技能是個性品牌建立的要素。
【學習大學生心理學的感想和體會】相關文章:
會計實習感想和體會03-12
會計文員實習感想和體會03-12
《積極心理學》學習體會01-19
學習心理健康的感想體會范文03-16
學習易經的心得和體會09-04
關于學習日語的心得感想-學習心得體會01-27
學習感想作文01-04
學習感想總結02-24
學習體會和獲獎感言01-21
學習英語心得感想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