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實踐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專業實踐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專業實踐的心得體會1
今年的暑假,我幸運的參加了調查社區老年人服務需求的社會實踐。與很多的爺爺奶奶聊天,了解他們的養老需求,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天,但是我對老年人們有了更多的認識和體會。
龍東老年公寓之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剛走進老年公寓的那一刻,很多老人的身影映入我的眼簾。和這里的負責人說明了我們的來意:與老人聊天,幫助老人苦悶,了解一下他們的養老需求。
看到這些老人們,真的很親切,就像是我的爺爺奶奶一樣,所以我想就以孫女的身份走進他們的生活。很快我就和他們走近了,而且我發現我們的共同話題也有很多。那些老爺爺老奶奶們有的視力不好,有的聽力也不便,甚至有的智力也大不如前,但是在我們做調查的時候都盡力配合我們,甚至聽不懂,都一直在點頭微笑,這讓我們都感動了。通過和他們的交談,我發現這里并不只是孤寡老人,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老年公寓。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干部,也有藝術工作者。來到這里,因為子女工作忙、沒人照顧自己。
和老人聊完天之后,有時我心中有點酸酸的,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老人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了他們的辛勞,明白了他們對子女的記盼,更明白了他們對下一代的希望。
老人們畢竟還是孤獨的,他們需要人關心,愛護,老年公寓的設施好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會上的一些關注。因為正是那些老人造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是歷史的功臣。而他們現在僅僅需要我們的關愛,僅此而已。老人們平日里很孤獨,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溫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那是最最開心的了。<常回家看看>里歌詞寫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們聊聊天交流一下心聲。
從老人們的言語中,我真正體會到了他們的艱辛,一路走來有著太多的悲歡離合,有著太多的辛酸,是啊,他們已經很累了,他們需要休息,老人們其實不需要多么豐富的物質生活,他們最需要的是晚輩對他們的孝敬,是社會對他們的關心。我們現在追求的和諧社會,最重要的是人的和諧。老人,特別是敬老院的那些無兒無女的老人們,作為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社會應該有責任承當孝敬那些老人的義務,使他們有一個溫馨祥和的晚年。那些老人的微笑就是和諧,那些老人的幸福就是和諧!更作為大學生,我覺得我們有必要關注并最大限度地幫助老人們!
一次老年公寓之行,簡而言之,累并快樂著,我并不偉大,但是我的心靈得到了滿足,在精神層面上我在不斷充實。希望社會還是多關注一下這些老人們的生活吧,他們的生活條件應該得到改善,我們要盡量讓他們活的開心點,他們其實也像孩子,需要我們的關心。
專業實踐的心得體會2
從2月23日這一天開始,我和本班另一個同學進入同一家單位實習,實習單位是一家自主創業的電子商務外貿公司,跟別的同學實習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們是去到企業單位上班,而我們是去另外一個學校上班,因為公司是在一個外貿學校里面辦公的,環境還不錯,所以我們上班的地方依然充滿學校學生時代的氣息。
這份實習,我們在過年之前就已經在聯系了,所以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斟酌,反復的面試才最終確定下來,真是因為工作的來之不易,才讓我們更加珍惜這個機會好好表現自我,借助這個平臺檢驗自我各方面的本事。
我們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屬于電子商務、互聯網行業,跟我們所學的專業十分對口,并且主要國際業務,能夠說是很專業的實習。我的工作職位是英文產品修改,主要的工作資料是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的操作,處理訂單,對產品進行修改描述等等。這個工作職位需要很靈活地變通處理日常的工作,挑戰性挺大。而我自我本身愿意去嘗試比較有挑戰性的工作,加上那里的工作氛圍很好,因為它的團隊都是由年青一代帶領的,大部分同事都是跟我們年齡差不多的,一個年輕的團隊以為這潛在的發展是無限的。因為年輕無敵。
電子商務是發展的大趨勢,而我們又是第一屆電商畢業生,本來就面臨很大的考驗,因為時代發展大趨勢,未必就是你自我的發展方向,在選擇和決定這事上要異常慎重。剛進公司那些天,我們就必須試著去適應一個由學校到公司的環境轉換,以及主角的轉換,盡管我們還是在一個學校的環境下工作,可是公司畢竟是公司,也要遵守規定,所以我們必須從心態上轉變,以一個社會人、一個員工的身份,慢慢融入這個公司,幸好,公司的同事都很友好地歡迎我們加入這個團隊。
我們都被分給兩個老同事帶,先慢慢跟著學習,帶我的那個同事,人超好,很耐心地教我這個,教我那個,還帶我去認識其他部門的同事,所以全部的部門都明白我們這兩個實習生了。
第二天的時候,我們就正式進入工作中了。學臺操作,了解產品修改這個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識,了解我們所在崗位需要做的事情。為了能使我們更快地了解公司的大概,公司不僅僅指定了指導教師教我們,還安排我們參加入職培訓已經進行相應工作的談話,使得我們更快地進入狀態,公司人不多,所以每個人所要做的事情比較多,需要我們盡快理清思路,掌握對的方法,才能把事情做好。
實習第一周,我們只是對工作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至于怎樣高效率地完成工作,還需要時間來證明。相信我們能夠很快地進入狀態。
專業實踐的心得體會3
護士專業是醫學里面很受重視的一個學科,任何正規的醫學行為離不開護士的這崗位。那怎樣去做好護士這職位呢?下面我來詳細說說我在某醫院里擔任護士職位時所經歷的一些事情吧。
呼吸內科是我實踐的第一站,在這里什么都是從頭學起,很多時候都讓我有點手足無措。在老師的耐心教導和其他實踐同學的悉心幫助下,我學會了開化驗單和其它項目的申請單。慢慢地也開始會刊老師開的醫囑了,從簡單的到復雜的,對于一些抗生素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查房過程中,帶教老師會對某些疾病的要點進行講解。有新病人時,老師會認真修正我所寫的病歷,第二天查房時還會講解一下他們的診斷思路,這讓我從中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呼吸科碰到的病種較多,有氣胸、胸腔積液、copd、哮喘、肺炎等,通過書寫病歷和體格檢查,對這些疾病的癥狀和體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我在呼吸科感到比較遺憾的是,當時沒有提出來去肺功能實驗室觀看肺功能實驗是如何操作的。
從呼吸科出來后去了血液科。在這個科室最有意義的事就是做了一次骨穿。雖然在血液科只待了一個禮拜,但通過前幾天的觀摩,終于在出科前一天親身實踐了一次。看到自己成功完成了,真要謝謝老師對我的信任以及支持。骨穿對血液科來說是一項常規檢查,所有張慧英主任在我們進科室第一天就給噩夢詳細講解了整個過程。血液科是我感覺與我們檢驗專業最有聯系的一個科室,看到骨髓報告單讓我很有親切感,它不像b超、ct那樣,我們一點都不懂。骨髓報告單上的每一項我們都很熟悉,我們以前的實驗課都有練習過。通過在血液科的一周,我對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有了深入的了解。
這個月內最后去的科室是心內科。由于在校期間沒有怎么學心電圖,所以跟著老師查房比較累。當老師們對著心電圖討論p波、u波、st段時,剛開始可以說是一頭霧水,幾天下來漸漸進入狀態了,一些簡單的還能看得明白。在心內科的時候,還去導管室看了一次冠脈造影和一次pci,當看著導絲從橈動脈穿刺進入到心臟時,不得不驚嘆醫學發展之快。對于冠脈狹窄的病人,成功實行pci術,可以感覺到作為醫生的自豪。有時僅僅坐在辦公室里聽老師們的討論,就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在心內科碰到最多的病人就是冠心病,通過老師與病人的交談,了解了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知道冠脈造影是冠心病的確診依據,對冠心病的治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這是我實踐的第一個月,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將繼續努力學習和實踐,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同是也為緩解病人痛苦和挽救更多病人做出自己的努力!
專業實踐的心得體會4
在這個暑假,我們前往夏河縣進行實踐,在山塘村采訪了村支書才讓當芝,參觀了大黃種植基地和村民“三改”工程,在唐尕昂鄉,扶貧成功的典型道吉仁青帶領我們走進綠鑫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介紹“甘肅政法學院投資+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增收”的新型幫扶模式,雖然暑假實踐只有一周,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的收獲是很難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當我們面對面采訪時,采訪對象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本次實踐活動中采訪非常重要,我覺得成功的采訪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采訪前的準備,準備好采訪問題,對采訪對象心中有數;二是采訪過程中的提問與傾聽,讓采訪對象更清楚明確地講述事實;三是采訪后的總結與寫稿,關鍵在于從采訪對象一系列談話中鉤玄提要,找到與采訪主題相關的重點內容。而在我們的采訪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首先,我們的準備不夠充分,雖然已經看了一些關于夏河縣扶貧的資料,但是了解的不夠詳細,但是好在重點了解了犏雌牛和大黃種植,最后大黃種植成為了重要的切入點;其次,采訪過程中的提問不夠圍繞主題,有些問題提出后雖然得到了采訪對象的詳細解釋,但是并不能寫在稿子里,所以我們可以把這些提問看做“無效的提問”,這類問題太多會消磨采訪對象的耐心,以后應該避免,傾聽在采訪過程中也至關重要,但是采訪對象帶著藏語口音的普通話讓傾聽也變的困難,解決方法是用筆記錄重點并錄音。最后是寫作方面,我們需要整理采訪所得,提煉重點,聽錄音,確保不會有事實性的錯誤,至少明確時間、地點、人物這些基本信息,面對面的采訪只能有一次,無法再重新回去采訪,因此上采訪過程中的信息缺失會導致稿子很難寫,稿子成了“無米之炊”,就難以寫的更清楚明白,因為有些缺失的'信息只能一筆帶過。
除了采訪寫作,攝像的困難也讓我深有體會,夏河縣光照充足,而且外出采訪的那幾天天氣晴朗,我剛開始拍的幾張照片曝光過度,我調低了ISO,調小光圈,之后比曝光過度、泛白的照片好一些,夏河縣青山綠水,藍天白云,是一個非常適宜拍照的好地方,至少照片會有一個很好的背景,但是在實際的拍攝過程中,我拍攝的照片并不讓人滿意,拍照方面提示的空間仍然很大。
總體上說,這次暑假實踐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讓我們明白了自己在真正的面對面采訪時仍然有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實踐中發現,在實踐中解決。
專業實踐的心得體會5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般匆匆而去,眼看的一月實習生活馬上就要成為美好的回憶。在這短短一月的時間里我感覺自己成長了許多,從象牙塔邁出的第一步走的特別的穩重,感謝學校給我提供了一個努力拼搏的舞臺,讓我學會了如何面對這個真實的社會,實現了從在校學子向職場人士的轉變。
實習是繼中考后又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它意味著人生一個新時期的到來——告別學校走入社會。社會是個大的集合,不管是以前的學校還是現在的實習單位都同屬這個集合。這幾個月來,給我感覺學校純一點,單位復雜一點。不過我知道不論學校還是單位其實都是社會的縮影。實習的真正目的就是讓我們這些在校的學生走入社會。社會是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你要學會的是適應這個社會而不是讓這個社會適應你。
剛剛走進社會不適應是正常的。人有的時候很奇怪:心情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熱情往往會因時間、環境、所經歷的事而起伏。就像我對境界一詞的理解:人與他所受教育、所處環境、所經歷對事物的理解、判斷、預知的程度就是這個人的境界。
作為一名中專生,專業需求的建筑認識實訓開始了,我們全專業的同學在XX的各大建筑工地認識實習,對于我當初選擇土木工程這樣的專業,說真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土木工程。現在我對土木工程有了基本的感性認識了,我想任何事的認識都是通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這次認識實習應該是一個鍛煉的好機會!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學科、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它既指與與人類生活、生產活動有關的各類工程設施,如建筑公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鐵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應用材料、設備在土地上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等工程技術活動。
我應該知道現在的我還不夠成熟,如果說人生是一片海洋,那么我應該在這片海洋里劈波斬浪,揚帆遠航而不是躲在避風港里。只要經歷多了,我就會成熟;我就會變強。我相信。那時的成功是領導、師傅們給我鼓勵,是實習的經歷給我力量,所以我感謝領導師傅還有我的好朋友們,也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實習的機會。
一月的實習生活中,緊張過,努力過,醒悟過,開心過。這些從為有過的經歷讓我進步了,成長了。學會了一些在學校從未學過以后也學不到的東西,也有很多的感悟。
短短一月時間,我收獲了誠摯的友情,結識了和我一同來的實習生;我收獲了寶貴的經驗,收獲了真正的成熟。
專業實踐的心得體會6
我院暑期社會實訓采訪團一行9人,于25日中午到達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開啟本次的實訓采訪之旅。
一路歡歌笑語,談笑風生。路途中,帶隊老師孟燁為我們大概部署了接下來幾天的工作,并對成員作出具體分工,告訴我們注意的事項,也希望我們能在這一行中有所收獲。
到達目的地簡單休整后,我們立即出發趕往本次采訪的第一站——山塘村。山塘村的村支書才讓當芝熱情的接待了我們,他詳細地給我們講述了我校對山塘村做的扶貧工作,隨即也帶我們來到了大黃種植基地,大黃長勢喜人,收獲在即。
因為正好趕上當地的浪山節,村里人很少,見到多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我們是下午去的,三四點的時候,太陽很毒,但是并不悶熱,綠蔭下還是微風徐徐,很涼爽。工作之余我們也在山塘村的田間地頭嬉戲,緩解工作的疲勞,消遣夏日的炎熱。
熱鬧的背后,總也有不為人知的辛苦付出。回到酒店,也不是閑著,按照個自的分工,開始對一天的采訪工作做出總結。剪輯視頻、撰寫文稿、挑選照片……每個成員都不惜余力,很認真的一遍一遍磨合爭取做到更好。工作全部完成到凌晨了,老師也要等著把所有工作審核過后才能休息,還要為第二天的具體安排做出部署。
大概是因為一開始相互之間沒有默契,工作的很費勁,耗時長、效率低。但是后來幾天我們之間越來越有默契,環環相扣,配合的得心應手。工作之余,也拉近了我們整個團隊彼此之間的距離,建立了良好的友誼。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因為和之前安排好的采訪地點還沒有完全聯系好,到甘南的第二天老師決定帶我們去附近的桑科草原,練習我們的采訪、拍攝技術,也體驗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藍天碧草,一望無垠,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肆意蔓延的愜意,讓我們暫且忘了太陽暴曬的枯燥和風塵仆仆的疲倦。
路過桑科濕地公園的時候,我們都被印著“全域無垃圾示范區”幾個大字的路牌吸引。仔細想想,在甘南的這幾天好像真的沒有很頻繁的見到過垃圾桶,而且去小賣部買東西,也不會有塑料袋,都是紙質的或者布袋子。無限好的自然風光不被玷污,是對東道主的考驗,也是對來來往往游客一種無形的感化。
整個采訪行程的重頭戲是27日去唐尕昂鄉的采訪,早上八點出發,一直到太陽落山才回來。當天,央視駐甘肅記者站的王鵬老師也親臨現場,王鵬老師待人嚴厲,著重對隊員們的攝影攝像工作做出指導,讓我們獲益匪淺。同時老師也操作無人機航拍,更加全面的記錄了唐尕昂村的整體面貌,見證了我們來過的足跡。
一天的采訪,看似時間短,但是還是足以讓我們了解一些具體情況。到達唐尕昂鄉張振南老師熱情接待了我們,張老師是我們學校派駐唐尕昂鄉為輔助基層扶貧工作,現擔任唐尕昂鄉讓吾曼行政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張老師來這兒工作才兩個月,但是他還是把具體情況了解的很全面,對村民和周邊環境都很熟悉。他給我們詳細介紹了脫貧攻堅的工作,也帶我們去村民家走訪,探民情、聽民意;還聯系村干部帶我們去學校幫扶的種植基地參觀。我們也針對不同的情況,做出相應的采訪,有些采訪對象只能用藏族熟練交流,用普通話交流還有些困難,這就對采訪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一定程度上影響采訪效果。因為是實地拍攝,所以對攝像也有很高的要求,跟拍各個角度都要提前盤算好,遠景、中景、近景缺一不可,同期聲、采訪畫面也要拿捏的很準……一天下來,兩個負責拍攝的隊員脖子上胳膊上等都有很明顯的曬痕。
每天都很繁忙,但是很充實。返程的路上并不是累的一塌糊涂的死氣沉沉,更多的是收獲滿滿的喜悅。一路上我們互相交流這一行的收獲,也在回憶這幾天的種種趣事,回蕩的笑聲大概是對一路風塵最好的回饋。有些經歷只有一次,生怕來不及回憶就忘卻了,生怕回到起點就再也沒有人會提及了,甘南實訓采訪之行在陣陣歡笑聲中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