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課程個人心得及思考
五年來,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努力探索物理課堂教學改革之路,經受新課程風雨的洗禮,在我們的記憶里有艱辛、有失敗、有迷惘、有苦澀、有沮喪,但更多的是拼搏、是執著、是收獲、是幸福、是快樂。現將實施新課程中自己的一些感悟和思考與各位老師進行交流,不當之處歡迎老師們批評指正。
一、面對新教材我們在行動、研究、反思
正如所有改革的初始,新與舊之間總會產生摩擦碰撞,新教材在帶來新理念、新思維的同時,給我們的課堂教學也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廣大教師也面臨著更大的機遇和挑戰。如何領會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課堂教學改革與教材改革達到完美統一,在蓬勃發展的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呢?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我們認識到,必須首先在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致地探討和研究。
1.轉變觀念,更新知識,探索課程改革之路
新教材首先對教師的教育觀念提出了挑戰,教師不再作為知識的克隆者,將預先組織好的知識體系傳授給學生,而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的探索過程,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五年來的課改實踐,使我們對此有了較深刻的認識,教師教學思想的轉變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實驗、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由于新教材與生活和社會聯系非常密切,內容涉及科技新領域、物理學史等方面的知識,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新課程倡導的“探究式”學習,對教師的知識面、思維想象力、創造力、邏輯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寬容的態度等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面對這些比較生疏的東西,五年來,我們對新課程教育理論和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我們堅持一年一度的新課程培訓,舉辦理化教師脫產培訓班,建立網絡教研高速信息通道,通過開展新課程研討會、周六鄉校教研、送教下鄉、課堂教學改革現場會、新課程優質課大賽等活動,探討課改中老師們共同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打開觀念、行為之“窗”,開闊大家的視野,使老師感受外界的清風,拆除心中的“圍墻”,享受陽光和雨露的滋潤,樹立起課改的信心。走進新課程五年來,我們經歷了從陌生到熟悉,從困惑到適應,從無序到有序的漸進過程,對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有了新的感悟,并且在這一變革中不斷涌現出許多教學改革的新人和新經驗,受到了上級教研員和專家的肯定。
2.體現物理來自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思想
新課程使我們認識到,學生不應該局限于封閉的課堂之中,他們應接觸到外面瞬息萬變的社會,教師應善于把生活中相關的知識“移植”或“嫁接”到物理教學之中,使教學“千姿百態”、“萬般風情”。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我們常常根據教學內容開展“生活物理大搜索”,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物理,把學習由課內拓展到課外,使他們更好地關注生活,做到“從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我們的課堂教學,基本上都是從生活中的現象創設情景引入課題的,大部分教師在鞏固新知或結束新課時都又回到了生活,也就是將物理知識溶解于實際問題之中再結晶出來,較好地體現了物理來自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思想。課堂上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實例隨處可見,而且富有創意,老師們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別開生面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物理知識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以我國在物理領域的卓越成就,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挖掘絢麗多姿而又深邃含蓄的物理美,給學生以美好的精神享受,培養學生對物理的熱愛。
3.重視多媒體課件中學習欄目與習題題型的設計
設計豐富多彩的欄目、精彩紛呈的習題,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源泉。令人賞心悅目的欄目,如“加油站”、“信息快遞”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及時的、必要的幫助,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深受學生的青睞。在習題設計方面,我們注重向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面引導,使習題內容既體現時代特點,又充滿生活氣息,使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鮮活了,使原本封閉、單一的習題內容變得開放了。另外我們還適當增加“小實驗”、“小制作”等實踐類習題,這不僅有利于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4.努力轉變師生角色,使師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共同體”
我們在吸取、借鑒他人的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成果和教學經驗的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努力探索內容和方式相匹配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目前,我市一線教師已經不僅僅是只關注知識的傳遞,而是越來越多地想方設法激勵學生思考,在40分鐘的時間里用在傳遞知識上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鐘,但絲毫沒有影響整堂課的效果。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興趣參與課堂活動,改變靜如止水的課堂教學,我們堅持“五權下放”,即把觀察權、思考權、發言權、動手權、總結權下放給學生,也就是說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親自動手探究、交流、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滿足。同時,允許學生旁若無人地表達,允許學生面紅耳赤地爭論。整個教學過程,教師作為一員參與其中,當學生遇到困惑時,適時給以啟發;遭受挫折時,耐心加以引導;百思不解時,及時給以深入徹底的講解,充分發揮教師在引導、啟發、釋疑等方面的主導作用。
5.突出實驗探究,努力體現物理新課程倡導的基本理念
在教學中,老師們十分重視挖掘身邊的可利用資源,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器材進行實驗教學,將實驗探究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并且能夠解放思想,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動腦,自我塑造“發現者”的形象,依靠集體的智慧去找路過河,而不是由老師先修好鐵路,再造好軟臥車廂,讓學生躺著舒舒服服地過河,這在實驗形式上是一種飛躍。這種帶有探索性的實驗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
6.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在教學中,我們提倡采用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探究方式,合理劃分小組,通過任務卡進行成員分工,同時要求每個小組派一名“外交官”了解其他小組的工作情況,并與教師聯絡。我們嘗試讓學生首先依據“預習導航”自主預習獨立思考,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彼此矯正,形成共識,并提出攻克“知識堡壘”的思路和方法在全班進行交流和成果展示。我們認為預習環節是學生開展自主、合作學習的基礎,因此預習提綱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預習提綱的設計應遵循“四化”要求,即枯燥問題“糖衣”化;復雜問題“簡單”化;自主學習“方法”化;知識結構“網絡”化。
二、讓學生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創造性地探究學習
天道酬勤,豐碩的成果屬于辛勤工作在一線的老師們。
1.我們的課堂教學開始充滿生命的活力
“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的理念已悄然融入老師們的心中,化為老師們的具體行動,我們的課堂教學也開始充滿生命的活力。在課堂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老師們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與學生零距離的親密接觸,與學生平等對話,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巧妙引入話題,提示學習方法,讓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技能和方法來充分地開展自主學習;為學生搭建展現才華的陽光舞臺,與學生一道探究、合作、討論、交流,把學生置于教學的出發點和核心地位,應學生而動。討論中教師以只言片語,或概括精要,提升認識,或激情評價,培植自信,使課堂教學煥發出勃勃生機,呈現出一道優美、流動的風景線。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互助意識、團隊精神明顯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2.贏得學生的尊重與信任,教與學一片陽光明媚
學生同樣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自尊的不同個性的人。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惟有用彼此的信任打破師生間的壁壘,用朋友間的友誼化解師道尊嚴的冰霜,師生之間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學生才會產生對話的意識,課堂對話才能實現智能的撞擊、經驗的共享、心靈的契合和理性的升華。在日常工作中,老師們十分注意通過與學生面對面的談話,觀察、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性格特點,把激勵的語言、贊賞的眼神、欣賞的動作毫不吝嗇地奉獻給每一個學生,激發他們內在的熱情和潛能。老師和學生心相通、手拉手、肩并肩,在學生心中,教師不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導師、是益友。課堂的人際關系和諧了,空氣自由了,情感釋放了,思維活躍了,心靈放飛了!學生們敢說、愿意說、會說、能說、搶著說,個性充分得到張揚。為了攻克問題,老師引導學生與課本對話,與同伴交談,充分感知,走向感悟,熱情鼓勵學生走上講臺談發現、談認識、談思路、談方法,你一個見解,我一個補充;你一個方案,我一個修正;你一個點子,我一個奉獻。沒有摻雜,沒有顧忌,師生共同打造出一派民主、和諧的氛圍。老師在叫學生時用“請”,同時掌心向上,像托起太陽一樣的手勢,從這一舉動中,透著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期待;對學習有困難的那部分學生,老師用“試試看”,“還沒準備好”,“還有沒有要補充的”,“還能不能再完善些”等非常有人情味的語言,讓這一部分學生積極參與,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真心關愛,體現了面向全體、以人為本的真諦。五年來的新課程實踐使我們體會到,在教學中只有贏得了學生的尊重與信任,師生才可能真正形成情感的共同體,生命的共同體,學習的共同體。對學生進行恰當的激勵,教與學將是一片陽光明媚。
【走進新課程個人心得及思考】相關文章:
走進新課程讀書心得范文06-13
走進新課程個人演講稿11-17
走進新課程感受新課程享受新課程12-05
對“新課程”的幾點思考11-25
走進新課程的演講范文06-15
走進新課程演講稿06-17
走進新課程演講稿08-26
《走進新課程》讀書筆記01-21
走進新課程的學習總結范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