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兒歌。講的是小魚夢中的情景,一共四句:第一句,寫小魚玩累了在池塘里入睡;第二句,寫星星為它蓋被;第三句,寫風兒為它唱歌,波浪搖它入睡;第四句,寫小魚甜美地進入夢鄉。兒歌把小魚、星星、風、波浪擬人化,文詞優美,貼近兒童生活,打開了兒童想象的大門,為其創造了巨大的思維空間,讓其扎上想像的翅膀的自由傲翔。
小魚是孩子比較喜歡的一種小動物之一,他們對它非常熟悉。這首兒歌很符合兒童的生活經驗。通過對本文的學習,旨在激發學生的想像力,把想像與生活情趣結合起來。
教學目標:
1、能認讀15個生字“池、睡、落、床、被、曲、波、把、推、夢、擺、尾巴、嘴”。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激發想像學生的想像力,把想像與生活情趣結合起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通過本文的學生 激發學生作一個有夢想的人,并想辦法、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貼一貼,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你們一定都做過夢吧?能把你做過的夢說給老師和同學聽聽嗎?
板書:夢,拼讀,說說:怎么記這個字?
2、師:接下來,老師要請出一位小客人,瞧!它是……(貼小魚圖)這條可愛的小魚剛才對程老師說,昨天晚上他也做了一個夢,你們想知道小魚他夢見了什么嗎?好,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兒歌--《小魚的夢》。
3、請大家看著老師寫課題:小魚的夢。
4、齊讀課題。
(談話創設情境,讓學生進入有趣的學習氛圍,用充滿童趣的語言感染學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想說什么就說什么,進入學習的主題。)
二、讀一讀、演一演,趣中求知。
1、師范讀。
2、認讀識字條里的字。
3、師出示生字卡片,詞語卡片,開火車讀,齊讀。
4、生一邊讀課文,一邊在課文中找出識字條里的字,把它們圈出來。
5、生自由讀兒歌。
6、師指導朗讀:
①師檢查第一句話的朗讀,相機指導。
②第二、三、四句話采用師引讀,分男女生讀,小組互讀,同桌互讀等形式指導朗讀。
7、小組內表演讀兒歌。
8、師生表演讀兒歌。
9、讀了兒歌,你有沒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想問老師或同學呢?小魚做了個甜甜的夢,他到底會夢見了什么呢?
(采用“多讀少講”的策略,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讀的次數多,練的密度大,參與的面廣,從練中讀出質來。讓學生能夠從讀中疑,疑中悟,悟中知,充滿情趣。)
三、想一想,寫一寫,趣中求實。
1、數一數識字條里有多少個字要記?怎么記?指名說。
2、指導書寫“巴”、“把”、“玩”、“池”。
[小魚的夢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小魚游來了教案
3.中班教案:小魚兒
5.小班小魚游游教案
9.《彩色的夢》教案
10.小班手工教案設計:《折紙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