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長征》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山陽縣南寬坪鎮中心學校 毛家美
教材依據: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三單元第十一課《長征》。
本課是毛澤東同志在紅軍長征勝利結束時寫下的一首詩。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歷程,贊頌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全詩共四句,第一句與后四句是概述與分述的關系。
編者意圖,一是讓學生把心放進文章去認真閱讀,用心體會紅軍大無畏的精神和英勇豪邁的氣概。二是理解詩句的含義,感悟文本,領悟長征的艱難,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設計理念:
閱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工具,古語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明閱讀感知文本至關重要。本課時,依據閱讀的重要性來進行教學設計,先讓學生自讀文本感知律詩大意,了解長征中艱難險阻,感受紅軍戰士大無畏革命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再讓學生細讀、品讀、精讀文本、學詞、學句,感悟長征的偉大,感悟紅軍戰士的英勇豪邁,感知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閱讀文本,了解長征中艱難險阻,感受紅軍戰士的大無畏和英勇豪邁。
2、知識目標:在閱讀中學詞學句,體會詩中情感。
3、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閱讀律詩,在閱讀中悟情悟感。
教學重點:
閱讀律詩,體會長征艱難,感悟紅軍戰士大無畏與英勇豪邁。
教學難點:
閱讀律詩,學詞學句,體會詩詞所表達的情感,從中受到教育。
教法選擇:
1、閱讀感知、理解律詩。
2、閱讀感悟,互動交流對文本的感悟。
學法指導:
1、閱讀文本法。初讀、細讀、精讀、品讀。
2、合作、互動學習律詩。
教學準備:
幻燈片若干張
1、《飛奪瀘定橋》、《倔強的小紅軍》、《豐碑》、《金色的魚鉤》相關幻燈片。
2、五嶺山、烏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相關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啟發學生講述長征小故事而導入。
師:同學們知道長征嗎?長征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請同學們講一講自己知道的長征小故事。
生:《飛奪瀘定橋》、《倔強的小紅軍》、《豐碑》、《金色的魚鉤》等。
﹙學生講大意,師放相關幻燈片。﹚
師:大家對長征知道很多,今天,我們在學習毛澤東主席在長征勝利后寫的一首詩,感受紅軍戰士的大無畏和英勇氣概。﹙板題:長征﹚
二、初讀文本,感知律詩大意。
1、學生自讀文本作感知批注。
2、分小組閱讀,互動、交流、整理批注。
3、教師抽讀,交流對文本大意的感知,教師啟發、指導、幫助學生感知交流文本大意:
生1:紅軍經歷了許多艱難的山山水水,但紅軍戰士卻看作是很平常的事,他們真勇敢,我真佩服。
生2:蜿蜒盤旋的五嶺山在紅軍眼里就像翻騰著的得細小的波浪。﹙師放五嶺山幻燈片﹚
生3:高大雄偉的烏蒙山,就像紅腳下滾動的泥丸。﹙師放烏蒙山幻燈片﹚
生4:渡過懸崖峭壁的金沙江,紅軍心中歡快異常。﹙師放金沙江幻燈片﹚師同上放大渡河、岷山幻燈片,引導學生交流、感知文本大意與情感。
三、品讀律詩,學詞句,體會律詩情感。
1、引導學生用情感品讀律詩,品讀押韻。
難 閑 丸 暖 寒 顏 ﹙韻腳為an ﹚
2、引導學生用感情品讀律詩,體會關鍵詞語含義:
只等閑:看作很平常的事。
逶迤:蜿蜒盤旋
磅礴:氣勢雄偉
暖:歡快的心情
寒:令人心寒
開顏:張開笑臉
3、品讀詞句,領悟情感
引導學生用感情反復品讀,在感情閱讀中體會領悟紅軍戰士大無畏的英勇氣概。
三、 品讀拓展
師:長征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奇跡,讀了本詩,你們有何感想呢?請同學們再精讀律詩,用心去體會長征意義,作為今天的我們,你感想如何呢?
學生讀詩,批注自我感悟,抽1-2名學生交流。
﹙圍繞:學習紅軍長征大無畏精神,珍惜今天新福生活,努力學習,頑強拼搏。﹚
五、小結課時內容。
師生互動小結
六、作業:
學習了長征一文,談談自己對長征的感想。
板書設計:
11 長征
山水 艱險 紅軍戰士
五嶺山 蜿蜒盤旋 細浪 等閑視之
烏蒙山 氣勢雄偉 泥丸 大無畏
金沙江 懸崖峭壁 歡快 英勇氣概
大渡河 水流湍急 悲壯 革命樂觀主義
岷山 千里積雪 開顏
教學反思:
1、體現了一度為中心的語文課堂教學
2、體現了師生互動、交流、合作的教學方法。
3、突出了課時重點,突破了課時難點
4、基本體現了三位教學目標
5、幻燈片設計部具有動畫性。
[人教版小學語文上冊《長征》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8.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