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長城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6-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    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   

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學  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     

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的聯想所    

          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媒體:生詞卡片、掛圖、錄音、投影。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暑假,我們又重新走進了課堂。暑假里同學們出去旅游了嗎?能不能跟大家講講自己的旅游見聞?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游覽一處名勝,它凝聚著中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它就是長城。(板書課題) 

  

二、        學生觀察畫面感受長城 

1、出示長城的遠景圖,提示學生按順序觀察。 

2、出示長城的近景圖,重點觀察長城的結構。 

3、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心中的感受說一說。 

三、學生自學課文,訓練基本技能。 

    課文中,作者是怎樣觀察長城、描寫長城,又是怎樣抒發感受的呢?同學們自學課文,完成自學任務。(投影自學提綱) 

1、自學生字(生字的音、形、義) 

2、理解生詞(結合上下文、查資料) 

3、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段意,理清文章條理。 

4、圖文對照,明確課文內容和畫面的一一對照。 

5、劃出不懂的問題。 

四、        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情況 

1、前后座的同學自由結組,交流自學情況。 

2、交流自己查閱的、掌握的關于長城的知識。小組練讀課文。 

3、找出共同的問題。 

五、        反饋自學情況。 

1、檢查自學情況,鞏固基礎知識。(詞卡) 

2、指名朗讀課文,明確課文層次。 

3、歸納學生的共性問題,提示學生重點理解。 

六、        布置作業 

1、練習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繼續查閱有關長城的資料,閱讀有關長城的書籍。 

(第一課時的學習主要是自學性訓練,通過學生的自學和小組間的交流,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求的精神,是教師的教學常規性訓練)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進行了充分的自學,同學們想一想,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這節課我們就全班交流一下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學習的感受。 

二、        全班交流 

(學生自由交流對課文的理解,集中一個話題或知識點,可以不受課文記敘順序的限制,可以加入自己課外閱讀的知識,暢所欲言。教師展現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智慧及時點撥指導) 

1、遠看長城,圖文對照,理解長城的雄偉氣勢--長而壯觀。 

(1)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這個生動的比喻形象地介紹了長城的總貌。“崇山峻嶺”說明了長城修筑的地理環境,“蜿蜒盤旋”寫出了長城隨山勢而走向的雄偉氣勢。) 

(2)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六千多公里。(山海關是長城的起點,嘉峪關是長城的終點,“六千多公里”這一具體數字突出了長城的長。) 

(3)除了書中的簡短介紹,你還了解了哪些資料? 

(4)指導朗讀 

誰能讀出長城的“長”? 

誰能讀出長城的“壯觀”? 

2、近看長城,圖文對照,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 

(1)以北京八達嶺長城為例,具體介紹了長城的結構: 

建筑材料是巨大的條石和城磚, 

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像很寬的馬路,平整而寬闊; 

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上面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 

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行的城臺,用于屯兵和傳遞消息。 

(2)畫出示意圖說一說長城的結構 

(3)你了解的資料還有哪些?想象古代戰爭的場面,體會長城的防御作用。 

適當補充:八達嶺一帶的長城修筑與明代,城墻高8.5米,厚6.5米,頂部厚5.7米,女墻高1米。 

3、小結過渡 

長城以它雄偉壯觀的氣勢,高大堅固的結構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每一個到過長城的人都會為它的存在而驚嘆,每一個到過長城的人都會為它的不朽而沉思。作者是怎樣寫出自己的感受的呢? 

4、產生的聯想 

(1)由“站”“踏”“扶”這幾個動詞告訴我們作者親眼見到了長城親身接觸到了長城,所以產生的聯想是“很自然的”,是心中的真實感情。 

(2)以條石為例,說明了修筑長城的艱辛 

“數不清”說明條石多, 

“兩三千斤”說明條石重, 

“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說明當時設備的簡陋, 

“陡峭的山嶺”說明工程的艱巨 

“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步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說明條件的艱苦,更突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創造! 

(3)創設情境(配樂描述) 

對照圖畫,想象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場景:逶迤綿延的山峰記錄了勤勞勇敢的古代勞動人民一個個堅實的足印,遼闊無邊的天空記錄了聰明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一聲聲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號子。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4)指導朗讀 

讀出勞動的艱辛…… 

讀出非凡的創造…… 

讀出由衷的贊嘆…… 

4、長城的歷史地位 

1、聯系1、2、3自然段的內容,無論從規模、構造、設置,還是從它所顯示出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都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2、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        總結全篇 

(這是一個整合的過程,把本篇課文的內容、條理、中心、寫法梳理清楚,是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的點睛之筆。) 

1、根據板書總結課文內容,領會文章中心。 

2、理清作者觀察、描寫的順序,學習寫作方法:觀察(由遠及近)--聯想--抒情 

3、             談談學習感受和收獲 

四、        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作業。 

2、背誦三、四自然段。 

3、學習本課寫法,描寫一處景物。 

板書設計  

                遠望 長龍  六千多公里 

           觀察               

                 近看 高大堅固                                                     

1、長城    聯想  血汗和智慧 

           

           贊美  偉大的奇跡 

 

[長城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長城》的教案

2.《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3.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4.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5.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6.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7.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8.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9.《為學》教學設計教案

10.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