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華
內(nèi)容提要:
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其量的高低也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如何在教學中讓學生盡快、牢固的掌握所學知識,是教者必須考慮到的。在這篇論文中筆者著重從讓學生在樂學中任何把識字融入到其喜聞樂見的活動中作了探討。
關鍵詞:低年級 識字 樂學 方法 初探
正 文: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識字量的多少、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到讀寫開始的早晚和閱讀能力的高低。新課程倡導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注重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良好習慣。這勢必要求教師采取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方式去組織識字教學,讓學生有滋有味地學習漢字,提高識字能力。教育心理學認為,單調(diào)、乏味的學習活動容易產(chǎn)生疲勞,并會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厭倦心理。因此,依據(jù)學生年齡特征,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無意記憶在識字上的潛力,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反復多次和漢字見面,讓課文生字的出現(xiàn)和講解都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我在教學中,結(jié)合小學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方針,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就自己在低年級的語文識字教學實踐方面,談幾點做法。
一、讓識字融入興趣中。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語文課堂應是情趣和夢幻的棲息地,讓課堂充滿情趣。這不僅是低年級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語文教學識字教學的需要。語文生來就是為著放飛兒童的夢想而存在的,每一個漢字都可以激發(fā)孩子無窮的想像,一個個漢字連綴起來就是一片放飛的天空。語文,首先吸引兒童的愉快的情感體驗和回味無窮的精神滋養(yǎng),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強的語言技能。識字教學追求趣味,但并不是純粹地,盲目地為了趣味而趣味,追求情趣是為了追求更高效的識字,認識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比如在教學反映時代生活的《自選商場》一課時,我叫學生事先都準備好一種商品。在課前,把學生帶來的所有商品放置在課堂內(nèi)的一角,創(chuàng)設了一個關于“自選商場”的情境。在具體教學中,充分地利用了這些“商品”以及這個“自選商場”的作用,一下子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快樂地識字。還有比如反映家庭生活的《在家里》、反映學校生活的《操場上》、反映農(nóng)村生活的《菜園里》等等,都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相關氛圍,以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激發(fā)識字的興趣。
二、讓識字融入游戲中。
識字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設計各種與生字聯(lián)系起來的游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質(zhì)量。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有目的地摻入“玩”的因素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可以采用豐富多彩的游戲創(chuàng)設快樂的識字游戲,例如:
1、 猜謎語:兩人土上坐--坐;一只狗,兩個口,誰遇它,誰發(fā)愁--哭;一個字兒生得巧,半邊長鱗半邊毛,半邊入水難活命,半邊沒水活不了--鮮;左邊是女,右邊是男,站在一起,人人稱贊--好;上邊三人,下邊兩人,聚在一起,吹笛彈琴--奏;上邊兩口,下邊兩口,看看中間,還有個狗--器;竹兒遮著天,龍兒藏下邊--籠;長腳一瘸一拐,加水一起一伏,添土傾斜不平,遇石粉身碎骨--皮。
2、 找朋友。老師把生字卡發(fā)到同學的手中,一個學生拿著“放”字說:“我是‘放’,誰和我做朋友?”另一個拿著“學”的學生馬上出來和“放”合在一起,說:“我是‘學’,我和‘放’組成‘放學’。”全班讀“放學”。
3、摘水果。老師先畫出不同的果樹,再把寫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貼到相應的果樹上,如:“楊、揚”,“刻、孩”,“欄、攔”等。教師讀哪個字,就讓學生把帶有這個字的水果摘下來,然后用這個字組詞。
4、動物找食。老師在黑板上貼上帶有漢字的食物畫,如:小蟲、竹葉、青草、蘿卜,又在另一處貼上幾種帶有漢字的動物畫,如青蛙、熊貓、山羊、小兔,讓學生分別讀出各種動物和種食物的名稱,然后幫助動物找出它們各自喜歡的食物,相對應地貼在一起。這樣,既增加了識字的樂趣,又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
三、讓識字融入自主學習中。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識記自己想學的字,由學生自己來操縱學習主動權(quán),想學什么,怎么樣學,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老師要適時進行點撥、指導。“識字袋”的制作大大鼓舞了學生的自主識字興趣。具體是這樣操作的:每個學生準備一個“識字袋”(類似于檔案袋),鼓勵學生課余收集自己已經(jīng)認識的字,可以是報紙上的字,也可以是商品包裝上的字等等,把收集到的字剪下來貼到紙上進行集中。收集到一定數(shù)量之后,全班學生再進行交流、展示,開展識字擂臺賽。同時,教師不斷予以表揚、鼓勵,更是激發(fā)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求知欲,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主識字的愿望更加強烈,自主閱讀課外讀物的積極性更加高漲,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在自主識字中,感受著成功的喜悅。
四、讓識字融入生活中。
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校園文化對學生起著熏陶作用,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的文化資源,引導學生識字。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制作“名片”的方法互相介紹自己的姓名,這樣,在互動中不但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更是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識字量大大增加。還有學校(或者班級)的墻報、標語、花草樹木的標簽、名人名言等等都是學生識字的好教材。走出校園,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可以引導學生在收看電視、電影節(jié)目中識字,也可以在逛街、購物、游玩中識字,鼓勵學生在豐富的社會生活中留心學習,提高識字量。
總之,在教學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們應該摒棄那種“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傳統(tǒng)的機械練習的陋規(guī),而替之以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寫字教學既新又活,使學生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真正感受到識字的快樂!
[樂中學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2.識字教案日月水火
3.識字教學課件
4.識字寫字課件
5.天地人識字教案
7.識字教學計劃
9.識字寫字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