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百花園一
一.教學目標:
1.繼續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了解漢字的特點.
2.初步感知形容詞的特點和作用.豐富學生詞語.
3.引導學生仿照練習“那么……那么……”說、寫句子。
4.背誦古詩,積累語言。
5.閱讀短文,拓展閱讀。
6.繼續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綜合提高學生的能力。
二.教學準備:
課件、詞語卡片。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語海暢游:
1.課件出示“腳往城墻里伸”的圖,請學生觀察:圖上畫的什么意思,誰能看懂?
2.古時候的人用這種圖形表示一個意思,是什么呢?
3.課件出示象形文字“足”:這就是象形字“足”。引導觀察每部分像什么。
4.后來足又經過了哪些變化呢?
5.課件分別出示小篆“足”和楷體“足”。
6.你還知道哪些漢字的演變過程?
[通過課件形象地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然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匯報自己知道的漢字變化和發展情況,激發學生了解漢字的愿望和喜歡漢字的感情。]
7.出示字卡片:跑、跳、踩,指名認讀。
8.提問:你們發現這幾個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意思上有什么相同的嗎?你還知道哪些帶有足字旁的字?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比較,發展學生思維,拓展、歸類識字]
二.讀詞語,說詞語.
1.課件出示兩組詞語:
尾巴長長的牛角尖尖的泡泡圓圓的
雪白的浪花蔚藍的大海金色的沙灘
2.自由讀兩組詞語,思考:每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兩組之間對比有什么不同?
3.啟發思考:你還能仿照兩組不同的詞語說一說嗎?
4.學生板書自己知道的詞語。
5.全班學生齊讀進行積累。
[讓學生自己讀詞語,自己感悟異同,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和比較總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讓學生仿照說詞語,進行拓展學習,積累詞語,并以此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三.讀句子,寫句子.
1.課件出示例句。
2.指名讀,其他學生思考:這句話有幾部分組成?(泡泡怎樣了?什么樣?)
[通過學生反復朗讀、思考引導學生發現句子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先說泡泡飛起,再說飛起的各種感覺。其中不同的感覺之間是并列的關系。]
3.仿照句式說一說。
4.填空練習,指名讀自己寫的句子,小組互查。
四.積少成多:讀讀背背:
1.看書自由讀《宿新市徐公店》,讀準字音。
2.熟讀、練習背誦。
3.互相檢查。
[此題練習主要目的是積累語言,因此重點放在朗讀、記憶方面。不必在理解詩句意思上花費過多時間和精力。要通過熟讀到背誦,以小組檢查方式把背誦落實到每個人。]
四.閱讀平臺:
1.回憶讀書的方法:有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如何讀準生字字音?有不理解的詞語怎樣做?
2.按學過的閱讀方法自學短文:(自由讀《快樂的回憶》,圈出不認識的字,標出自然段,查閱自己不懂的詞語的意思。)
3.讀中思考閱讀思考題:貼雞毛多有趣呀!請你按順序說一說這個游戲怎樣玩?
4.小組討論交流。
5.師生總結歸納:
板書:選雞毛--大找門--一手按,一手撫摸使雞毛發電,同時唱歌--松手貼住雞毛,比貼的時間長短。
[此題練習時應與課文學習相區別,主要以自學、合作學習為主。老師適當適時點撥指導,使學生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理解短文。]
第二課時
語文大課堂:
玩得真開心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你們一定會玩很多游戲吧?都玩過什么呢?能說一說嗎?(丟手絹、老鷹捉小雞、切西瓜……)
二.小組討論:想玩什么?怎樣玩?
[尊重學生個性,不強行要求學生統一玩同一種游戲。使學生說時有興趣、有內容。]
三.組合玩游戲,同時注意觀察。
1.學生討論:我們要觀察哪些內容?
游戲前有什么準備?各自什么心情?
游戲過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動作?
說了什么?
什么表情?
什么心理?……
游戲結果怎樣?
各自什么心情?
2.思考:要想把游戲說好還得把哪些內容說清楚?
游戲名稱是什么?游戲規則是什么?
四.選擇喜歡的進行小組游戲。
[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嫌诎褧r間給學生去玩、去觀察。加強實踐,在真實的游戲中去感受,去發現,去表達。]
五.小組交流你看到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說具體。
板書學生說話時帶出的好詞佳句,反復誦讀,進行積累,強化合作學習的意識。
六.小組匯報,學生評議,老師點撥。
[對于學生說游戲的條理性不要過多要求,要以激發興趣為主。讓學生說真實的想法和體驗。教師可以在學生說的過程中以點撥、提示的方式進行指導。]
七.練習把游戲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八.指名讀寫好的內容,進行評議。
九.布置作業:完成習作。
板書設計
玩得真開心
人數
游戲名稱、游戲規則玩法
勝負
游戲前(準備、心情、表情、語言)
游戲中(動作、神態、語言、心理)
游戲后(勝負雙方什么樣?動作、神態、語言)
[《語文百花園一》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教學設計和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