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學會生字,學習用硬筆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用“一瞬間”、“舒暢”造句。
3.一邊誦讀,一邊想象,感受自然的美好,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根據體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體會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師:
本課〈〈樹林和鳥〉〉的教學課件。
生:
搜集有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信息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學會生字,學習用硬筆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生字。
2.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黎明”“幽深”“ 羽翎”“潮濕”“驚愕”等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激趣伏情
導入
1.藍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草叢是蟋蟀的家,朝陽小學是孩子們的家,那孩子們,小鳥的家在哪里呢?(課件展示:小河、藍天、草叢、校園等圖片)
2.你喜歡鳥兒嗎?為什么?
請你用“我喜歡鳥兒,因為------”說話。(板書課題)
3、和你們一樣,我們今天也將在課文中接觸兩個人, 他們和你們一樣,十分喜愛鳥兒。請讀課題。
看圖片,復習《家》
喚起對家園的感性認識。
說自己喜歡鳥兒的原因,定下感情基調。
讀課題,進入學習情景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勾畫出生寧新詞,標出自然段,看看能讀懂什么。
2.檢查自讀情況:
①大家看,課文里有好多生字娃娃,你們認識它們嗎?能和它們做好朋友嗎?
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讀生字,注意正音;
重點指導:黎、喃、騰、喙、翎;
齊讀;開火車讀。
②看來大家已經和漢字娃娃交上朋友了,不知道把它們放到課文中,你還認識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抽生指明分段朗讀課文,讀后評議。
老師相機進行字音指導,并強調多音字的正確讀音。
齊讀課文
3.再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看看還有哪些不懂的,作上記號。
自由朗讀、勾畫、標注。
指明回答
教讀
齊讀
開火車朗讀
自由朗讀課文3遍。讀通順、正確。
交流朗讀,評議。
結合同學老師的發言,糾正讀音。
齊讀課文
自己讀,思考,批注。
三、指導寫字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討論,交流記字的記憶方法。
2.教師指導“幽、騰、翎、愕”的識記,繼續鞏固形聲字的造字規律。
(1)“幽”:仔細看看,“幽”字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怎樣記憶才牢固?
(2)找一找,有哪些生字娃娃是形聲字?
你能根據它的部首推斷出它的意思嗎?
學生交流“騰、翎、愕”等的字義。
(3)小結:大家真能干,雖然咱們漢字中有不少的同音字、形近字,但只要你根據部首想字義,自然能把這些調皮的漢字娃娃分清楚了。
3詞語練習:
(1)學生運用形聲字“騰、翎、愕”等擴詞。
(2)教師提供詞語,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加深對字義的理解。
4.學生書寫生字,師提示:注意根據字的間架結構合理安排書寫。
學生自由和同桌、同組的同學交流。
和老師同學一起溝通,學習。
“幽”字最主要注意筆順和兩點。
騰、黎、翎、餓、潮等都是形聲字,根據此,思考意思,掌握簡便方法。
擴詞練習,主要是展示。
規范書寫。交流學習。
作業:
一、朗讀課文。
二、寫生字新詞。
課后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一邊誦讀,一邊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體會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的描寫方法,感知春天剛來到時景物的變化特點。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課文生詞。
2、孩子們,你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告訴我們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嗎?
這樣的句子是總寫,我們今天這節課,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樣把總的內容分別告訴我們的。
聽寫
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歌唱的鳥
聽,進入學習狀態
二、品讀欣賞
(一)引導自己讀
1.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勾畫自己認為最能夠說明父親喜歡林子和鳥的語句。批注:為什么。
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點撥,相機指導朗讀。
(1)“看那里,沒有風,葉子為什么在動?”
父親看到葉子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鳥。這個可以說明什么?
我們來讀讀這個句子吧
(2)“還有鳥味”
① 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嗎?
② 出示圖片:鳥兒群居睡覺的圖片。
③ 請孩子們注意,我們上學期學習了引號的使用方法,知道引用別人的發言需要用引號,今天,你看這幾個自然段,發現什么沒有?
④ 聽老師朗讀父親的話,看又能夠體會到什么。
⑤ 我們自己也來讀讀吧。
(3)“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
“快活”這個詞語,用換詞語的方法,可以怎樣換?
為什么父親能夠說出這樣的話?
對之后的一句話的理解是怎樣?
(4)“鳥最快活的時候---------也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你怎樣理解“一瞬間”,生活中什么事情發生在“一瞬間”,來練習說話。
你又讀懂了什么?
(二)討論升華。
你對課文最后一句:“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是怎樣理解的。我們一起來討論吧!
提示:如果父親是獵人,又可能怎樣呢?
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課后的第三題處。
組織交流匯報
(三)積累小結,再次回味
l.剛才我們一起聆聽了一曲人間人與動物、植物和諧相處的動人的贊歌,現在,我們一起來加入這動人的旋律吧!分角色朗讀。
2、練習。
3、交流朗讀
自己朗讀體會,勾畫、批注。
繼續學習方法
交流、傾聽。
讀句子,從句子背后讀出藏著的意思來。
弄懂背后意思以后再朗讀句子,感覺有什么不同?
(鳥也有味?)
看圖片直觀感受。農村的孩子也可以結合養家禽的例子理解。
再讀句子
聽朗讀課文 感受
一起朗讀。
快樂
感受父親對鳥的了如指掌,感受那份難得的感情。
再次證明父親對鳥的熟悉,同時也說明父親愛鳥。
讀這句話,感受文字背后的意思。
換一個角度思考,也許問題迎刃而解。
練習份角色朗讀課文。
分角色朗讀
三、拓展延伸
1.課題為“父親、樹林和鳥”,我們還可以怎樣定課題?
在此之后補充幾個字,就可以總結出我們這篇課文的思想感情了,你體會到的是什么?
2.你還搜集到哪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例子?
父親對我的談話不僅是在對我說,更是對樹林和鳥的談話,是人和打自然的真情告白。父親對大自然深深的愛
交流
作業
1、寫詞語。
2、摘抄佳詞佳句。
3、造句:
一瞬間
舒暢
板書: 父親、樹林和鳥
看葉知鳥
聞鳥有味 父親深愛大自然
知其快活
怕其受害
[父親、樹林和鳥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鳥梁實秋教案
3.驚弓之鳥教案
5.《啄木鳥》教案
6.珍珠鳥教案精選
8.糖和鹽的教案
9.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