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讀名言警句嗎?今天老師也要送給大家一個警句:
勇氣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
(課件出示)
勇氣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
2、能說說你讀后的感受嗎?
3、課文《誰敢試一試》不僅能幫助你了解這句話背后的故事,還會給你以生活的啟迪。現在就請大家打開課本,先把課文讀通順,再來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從文章中心入手,直奔主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教師引導學生說清課文的主要內容。)
3、理清課文的思路,小組內討論分段方式。
三、研讀課文,深化理解
1、初步感知人物
讀了課文后,新班主任--耿老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通過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初步了解人物的特點。)
①齊讀課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②耿老師的外貌讓人記憶猶新,然而,他的課堂教學卻更讓人難以忘懷。課文哪幾部分寫了耿老師課堂上的風采?指名讀課文的第二部分。
2、深入研究人物
頓了一頓……又頓了一頓……再頓一頓……
①耿老師的第一堂課上的是什么內容?課文是怎么寫的?
(課件出示):
頓了一頓……又頓了一頓……再頓一頓……
問:這是什么描寫?從這些行為描寫中你認為杯蓋好擰嗎?
②看到老師的表現,聽到老師的話,課堂氛圍怎樣?同學們的表現怎樣?在書中劃出相關的句子。
教室里靜悄悄的。
教室里還是靜悄悄的。
(課件出示):
教室里靜悄悄的。
教室里還是靜悄悄的。
“靜”字說明什么?(來烘托當時同學們復雜的心情。)
(課件出示):
a、女生“紛紛扭頭看”,前排的男生“把目光投向”最后一排的大塊頭,幾個大力士則“相互吐吐舌頭”。
b、同學們心里都在犯嘀咕:這新班主任的第一節課,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
c、“咬咬嘴唇”、“狂吸一口氣”、“貼在懷里”和“使勁擰”
③讀句子,說說加點詞是對人物的什么描寫?從這些描寫中充分表現了什么?(a句形象生動的神情描寫,表現了同學們的為難和不敢嘗試的心態。B句心理活動描寫,表現了同學們不敢大膽嘗試,不敢向老師挑戰、向困難挑戰的心理。C句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表現了小個子女生堅決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設計意圖]潛入文本,抓住重點,悉心感受,探究內心,突出人物的個性特點。
④小女生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什么?
“她的右手才那么輕輕一轉,這杯蓋兒竟一下子松了開來。
問:“才”、“竟”說明了什么?
(原來擰杯蓋是不費力氣的,和同學們的想像全然不同,結果出乎意料。)
⑤當同學們看到小女生輕易擰開了杯蓋,他們的表現是怎樣的?
在小女生嘗試的時候,同學們表現怎樣?
全班同學都驚愕了
有些同學嗤嗤地笑了
(課件出示):
全班同學都驚愕了
有些同學嗤嗤地笑了
問:從前后不同的表現中,你有什么想法或感受呢?
(抓住機遇,樹立自信才能成功,做旁觀者永遠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悅。)
1、小練筆
有自信才會有成功,有成功才會更自信。本課中小個子女生以自己的勇氣敢于挑戰老師所不能做的,此時,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小個子女生的舉動換來同學們嗤嗤地一笑,此時,同學們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請你發揮想像,揚起你自信的手筆,以片段的形式寫出當時小個子女生和同學們的心理活動。(任選其一)
3、讀片段(教師隨機評價)
4、耿老師說明不能擰杯蓋的原因
過渡:原來,耿老師為同學們創設的問題極其簡單,但是由于同學們的不自信,沒有勇氣挑戰,因而只能得到失敗,正如德國叔本華所說:
--叔本華(德國)
(課件出示):
那些遇到了機會,還不敢自信必能成功的人,只能得到失敗。
[設計意圖]在品讀、品析、感悟、想像中引導學生明白道理,以達到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高度統一。
四、明確主題,感悟升華
1、看了同學們的表現之后,耿老師是怎么說的?指名讀課文第三部分。
2、討論交流,說說你對耿老師話的理解。
①耿老師的話有幾層意思?
②“語重心長”“遒勁”是什么意思?
(“老師不能干的,不等于你們不能干”是教育學生在老師面前要有自信心,要敢于超越老師。“書山有崎路,科學有高峰”說明在攀登科學高峰的道路上更需要自信心和勇氣,克服困難和險阻。)
1、過渡:通過討論、交流,讓我們真正地體會到耿老師的用意。
(課件再現):
勇氣和自信是成功的朋友。
課前我們對這句話談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通過剛才的學習、感悟、理解,你還會有更新的感受嗎?
2、生暢所欲言。
五、總結
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要勇于迎接挑戰,從小樹立勇于攀登科學高峰的自信心。
[《誰敢試一試》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師說教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