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認識生字4個。
2、 體會聯想句的作用。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5、 激發學生對美好童年的回憶。
教學重點、難點:
1、 繼續練習邊默讀邊思考。
2、 體會聯想句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示題,讀題。
2、 你有沒有好朋友呢?介紹一下。
3、 課文中作者童年的朋友是誰?他們之間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二、 整體了解。
1、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我”和“小熊”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
2、 交流。
(1) 出示填空:“我”想用童年的朋友小熊作為練習拳擊的沙袋。但是我又回憶起以往與小熊形影不離的情景,于是我十分慚愧,并改變了主意,永遠也不相當拳擊家了。
(2) 指名說,評議。
三、 學習課文。
1、 理解“形影不離”。
2、 課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我和小熊形影不離?用“--”劃出。
3、 交流。
(1)指名說(第3小節“那時……舍得”) 學習生字:羹、邦
(2)自讀--指名讀--賽讀--教師引讀
(3) 出示:
當我把什么東西抹到它嘴上時,它那張小臉兒就十分逗人。
當我把什么東西抹到它嘴上時,它那張小臉兒就十分逗人,簡直像活了似的。
你喜歡哪句話?為什么?(后一句不僅寫了看到的,還寫了想到的。)
你還能找到書上和它類似的句子嗎?
指導朗讀。
填空:同學們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出校門, 。
瞧,亭亭玉立的荷花在風中搖曳, 。
4、 當時的我和小熊真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那現在作者又是怎樣的心情呢?(慚愧)
默讀課文,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很慚愧?用“~~~”劃出來。
想一想他為什么會慚愧?
指導朗讀。
四、 復習拓展。
1、 小時侯你也有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嗎?你和他之間有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2、 加部首,再組詞
青( )( )( )( )( )( )
京( )( )( )( )( )( )
[童年的朋友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寶玉挨打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