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市陳食鎮幸福小學 鐘可
曾經有人這樣問我:“ 你看過彎柏樹也能做扦擔嗎 ?”“ 我看過。”
在我接手這個所謂的爛班之后,有人這樣問我,我是那樣自豪地回答。
的確在我接手一段時間之后,我了解了這是怎樣的一個班級。我的一腔熱血被現狀澆個透心涼。當你看到一個個學生交上來的作文竟然只有區區一百多字時,有誰會相信他們會是六年級的學生?我又了解到這個班原來因為過于頻繁地換任課老師,導致學生成績普遍不高,因此許多老師把這個班戲稱為“ 一片彎柏樹林”。
我想既然我已經接受了這個班,我就應該接受她的所有優點與缺點,在經過一番認真的調查與思索之后,我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利用快速作文解開學生心中的結。我要把這片彎柏樹培育成茁壯而挺拔的柏樹林。
但是,如何為差生雪中送炭,為優生錦上添花,作為語文教師,我想只有利用作文這個突破口,讓學生敢寫、會寫、想寫,才是最好的途徑。
第一、選準學生長處、優點,時時給予鼓勵,要讓學生敢于下筆寫。
并不是每一棵柏樹都彎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人來到世上總有他的價值,只是看有沒有人去發現而已 。小杜就是這樣的人,他連拼音都沒有掌握 ,但人卻極聰明能干。學過的課文,小杜只要隨著大家讀個四五遍就能背下來--雖然你叫他指認課文上的字,可能不認識, 但他卻能背下來。我覺察到他的這一優點,多次表揚了他,夸獎他勤快能干,說他擅長捉泥鰍。小杜聽了整天樂滋滋的。我鼓勵他向我講述怎樣捉泥鰍 ,小杜講述得眉飛色舞又頭頭是道。我又叫他利用會寫的幾個字和一些半生不熟的拼音,把捉泥鰍這件事記下來。為了把他這一篇“作文”看明白,我可費了近兩個小時 ,連蒙帶拼又讀,總算弄明白了 。當我把改好的作文交到小杜手中時 ,他愣住了。從來沒有任何老師這樣關心過他 、這樣輔導過他 。 當小杜的這篇作文在全班被宣讀時,有誰能解讀他那復雜的眼神,是激動 、是懊悔 、 是企求、是興奮……
就這樣小杜通過寫自己的優點,寫自己生活中的閃光處 , 慢慢地變得敢下筆了。我可以發現他作文中的錯誤的拼音越來越少,錯別字也一減再減,真的 ,一個人再怎樣也有可取之處 ,只要我們肯去發現 。特別是作文 ,有的老師很頭疼, 其實 ,我認為這很簡單 , 只要他能下筆 ,就有了一個好的開端。
針對差生,每一篇作文都是他一番努力才寫成的,老師應該肯定他們的努力,要找到每一篇作文里的閃光之處,認真地給予表揚,激起差生心中早已平靜的漣漪,誘發他們再次下筆的愿望,催生差生心中丟失已久的自信心,引領起他們沒有得到過的成功者的笑容。
任何一棵柏樹,無論生長在臭水溝旁,還是生長在貧瘠的山梁 ;無論是彎如駝背身,還是挺拔如站崗的兵 ,總有他生長的道理 。 我們萬萬不可因為看起來沒用就不去理睬他 。 特別是我們--作為教師首要作用就是將一棵棵長得歪的、長得彎的樹苗扶正,用挺直的木條綁在他們身上,作為標尺去糾正他 ,而不是放任自流 。我用的標尺就是他自身的優點 , 我找準他自身的長處,予以充分鼓勵 ,叫他以此看齊。
如果每一個學生都以自身長處看齊,做一個這樣的學生,那么其進步自然是極其明顯的。 特別是小杜這樣的差生,信心早已沒有了,嘲笑與譏諷是家常便飯,蔑視與唾棄也如影相隨, 在這個時刻我給他送去的是表揚,為他找到的是自身優點,他自己也未必清楚自己會有如此多的強項,又怎能不催生心中的寫作欲望呢?
對我來說,只要差生敢提筆來寫,我的第一步計劃便達到要求了。
第二、要教會學生寫作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會寫。
事實上學生敢提筆來寫,便已是成功的一半了。在學生寫好的作文上,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在批改過程中,加以一定的方法技巧指導。
楊初春老師的快速作文,總結得比較全面、方法也挺多,但是,我只選擇其中的一種。 對成績較差的學生而言 ,太多的方法只會讓他們無所適從,所以,我只要求他們把每一篇作文,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能夠比較有條理的敘述清楚,只要把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寫清楚,就應該是一篇好作文了。這個要求看似簡單,實際上并不如此。
成績欠佳的彎柏樹們 ,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把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寫清楚,必然的程序就是:要認真思考這一件事的全過程,要考慮清楚如何才能做到內容具體,要怎樣寫才算有條理,如何組織才能語句通順 ,這些都考慮到了才能提筆來寫。寫作過程中又有寫不起的字詞將連貫的思維打斷,想好的句子突然又變沒了……因此當他們費力地完成一篇自認為滿意的作文時,誰又能忍心為其澆上一盆冷水?我們只有繼續鼓勵他們,繼續找出優點予以表揚,繼續激發其進取心。
曾經有學生這樣問我:“老師 ,你是不是不負責任喲?為什么我們的作文本上盡是九十幾分?還有100 分的。聽大人講,作文根本不會有100分的 ”我說 :“那你只看到分數,有沒有看到后面的評語呢?”的確給學生打高分是我的一個“秘密”武器 ,但是,我更看重的是:學生恰當運用了所學過的哪一個詞語、非凡處理了哪些詞句、模仿了學過的哪些優秀句子,在這些字詞句旁邊批上“優秀”,注上“很好”等。
事實上,方法技巧上的指導,應該著重在講課文時順帶教會學生如何選擇適當的觀察順序,怎樣熟練運用學過的觀察方法去觀察人、事、景、物,這樣寫作時才有可能做到內容具體。
能寫,并不單指寫出一篇作文,寫的過程中,我還強調要學會修改作文。這是更進一步的要求,學生如何才能做到用詞造句恰如其分呢?我要求學生要善于領悟、吸收、積累,要在一遍遍的讀課文中去運用、借鑒一些優美的詞、句、段;要在一遍遍的讀課文中去領悟該如何寫,如何謀篇布局,如何譴詞造句。我要求學生要如同賈島一樣學會推敲,前后方的同學或者至少是同桌的要學會互相品評作文,主要找一找對方哪些詞句用得好,哪些修辭手法比較好,找出來讀一讀共同欣賞。
彎柏樹是在成長過程中被一點一點糾正過來的,人也是一樣,每一天的進步都意味著劣勢被扭轉。不斷的進步,意味著長處在全面擴張。小杜也是這樣,不經意地,他已經會查字典了,能寫出一些文從字順的短篇甚至較長的作文了,會認的生字也越來越多。這個時候我已絲毫不懷疑彎柏樹能不能做扦擔了。
第三、學生在敢寫、會寫之后,一定要把學生引導到想寫的程度上來,學生只有在想寫作文,甚至每天都有寫一篇的渴望產生后,教師才基本上算盡到了引導的責任。
實際上,我一直把敢寫、會寫、想寫作為經線,把無處不在的鼓勵、表揚作為緯線交織在一起的。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飛速的進步。
表揚和鼓勵是一臺挖掘機,學生的長處被一一挖掘出來;學生的自信被逐一挖掘出來;學生的成功被一一展現出來。
學生的自信發揮出來,增強了寫作的愿望,每一位學生都想把每天的經歷寫出來,這種激情普遍瘋長,蔓延到整個班級時,老師就應該感到欣慰了。
這樣的轉折,當然需要教師付出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單說每天那幾十本作文,你要仔細地閱讀,又要一一地下評語,足夠令你頭疼。何況你還要一一找出可取之處,加以注明。但是,這樣的日子,只要持續個把月,學生就基本走上正軌。也就無需再逐一點撥,那時,只要把差一點的學生抓緊就可以了。
任何一個人,看到一片彎柏樹茁壯而挺拔地生長起來,瞧見自己的學生成長的步伐每天都堅實有力,誰能不倍感欣慰呢?
作者郵箱: zhongke850@sohu.com
[彎柏樹做扦擔--淺談如何利用快速作文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轉彎抹角如何造句
3.如何做自我介紹
4.如何做教學計劃
5.如何做教學課件
6.淺談高中語文素質教育論文
7.淺談素質教育有關的論文
9.利用分歧造句
10.中班語言彎彎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