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春芳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 個生字,理解19 個詞語的意思,重點理解“沸騰”、“歡暢”、的意思。
2.能讀懂課文第4 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丟沙包活動的。
3.能給第2 自然段前面加上總起句。
4. 初步養成積極參加課間活動的習慣,培養學生熱愛學校生活的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的14 個生字,理解“沸騰”、“豐富多彩”等詞意。
2. 了解課文大意,初理文章脈絡。
3. 讀懂第5 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寫具體的。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出示課題,問:如果以“課間十分鐘”為作文題目,你打算寫些什么活動?那么怎樣把我們喜愛的活動寫具體呢?我們先來看看別人是怎么寫的?
二.自學課文。
1. 輕聲讀課文,劃生字、新詞。
2. 借助字典,先解字意,再解詞意。
喝彩 縱身 勝負 歡暢 豐富多彩
3.讀通課文,標出課文有幾段、思考:課文一共寫了課間十分鐘的那些活動?其中主要寫了哪幾項?其中主要寫了哪幾項?它們是課文哪幾段?
三.檢查自學效果。
1. 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 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
3.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上述思考題。
四.學習第1、5自然段。
1. 學習第1 自然段。
讀這一自然段,思考:課間十分鐘校園里有什么特點?圈出有關的一個詞。
“沸騰”是什么意思?
比較:這里為什么不用“熱鬧”而用“沸騰”?
2. 學習第5 自然段。
齊讀第5 自然段,說說用什么方法寫。
讓學生找出總起句和分述的部分。
仿照這段話說說“我們的科技活動真是豐富多彩”。
五 .小結:這節課我們干了哪些事?
第2 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讀懂課文第4 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丟沙包活動的。
2. 能給第2 自然段前面加上總起句。
3. 品詞析句,有感情的朗讀2--4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 聽寫詞語。
2. 掛出畫有表格的小黑板。問:課文主要寫哪幾項課間活動?
(填表:打乒乓、爬竿、丟沙包)
二.學習“丟沙包”一段。
1. 初步感知。
默讀課文,用“--”劃出這一自然段的總起句。
這一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丟沙包這項活動的?
2. 具體理解。
師讀總起句,生讀分述部分的句子。
討論:寫丟包、躲包的分別是哪幾句?
細讀寫躲包的句子,找出描寫躲包的詞語。反饋、填表:盯、躲、閃、蹦、跳、拾、轉、撈、抓。
從這些詞中看出躲包同學的什么?
讀這段的最后一句,“歡暢”什么意思?可換成哪些詞?這一句寫出了什么?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3. 小結寫法。
三.用學習“丟沙包”這段的方法自學“打乒乓”這段,思考填好表格。
1. 反饋、校對。
2. 看“丟沙包”這一段的方法,誰能把“打乒乓”這段也加一句總起句,使其成為總起分述的段落(中心詞變化:如“激烈”、“緊張”、“起勁”)
四.用學習“丟沙包”這段的方法自學“爬竿”這段。填好表格并反饋。
五.看表格比較:三項活動哪一項寫的最具體、最生動。
六.通讀課文,總結:
1. 課間活動是豐富多彩的、有趣的,可增強體質,驅散疲勞,振奮精神。
2. 作者仔細觀察,抓住三項活動不同的特點,把文章寫的具體、生動,有的段落采用了“總起分述”的方法。我們要學習這樣的寫作方法。
七.完成課堂作業本作業。
八.課外作業:把課文第5 自然段的跳皮筋、跳繩……四項活動中選取一項寫具體。
板書: 打乒乓:推、擋
爬竿: 縱身一躍、爬
丟沙包:盯、躲、閃、蹦、跳、拾、轉、撈、抓、
[課間十分鐘(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課間活動教案
3.課間活動安全教案
5.課間游戲活動教案
10.課間十分鐘小學生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