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萬州區長嶺第一小學 牟聯發
在實施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今天,在遵循教學共同規律的同時,如何讓語文實踐活動展示與發展學生的個性呢?筆者嘗試運用了“六自主”的教學策略,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下面以人教版第12冊“積累.運用四”的實踐活動-------“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調查為例,加以闡述。
一、 讓學生自主選擇活動的內容
在“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調查活動中,在達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為活動目標的前提下,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閱歷、興趣、特長、認識等選擇調查內容。我先圍繞著本次實踐活動的內容,引導學生把大題化小,如“垃圾與我們的環境”、“白色污染”、“XX的變遷”、“關于XX的調查”..….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內容。男生大多選擇“XX的變遷”與“關于XX的調查”,女生大多選擇“垃圾與我們的環境”和“白色污染”。然后讓學生討論怎樣去調查。由于選擇的內容是學生自己感興趣的,所以大家討論很激烈,這樣操作起來更切合實際,更容易。
二、讓學生自主選擇活動的伙伴
小組活動能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與合作意識。但以往的小組活動成員大多是由教師分配指定的,活動效果不夠理想。讓學生自主選擇活動伙伴,通過實踐證明是一個有效的辦法。如在“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調查活動中,好動的、善于觀察的、愛好攝影的學生……分別組成一組,并各自選出組長,然后根據小組成員選定調查內容,制定出活動計劃并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得到啟發,再對計劃作出適當修改。
三、讓學生自主選擇活動形式
由于學生生理特點及機能的差異,所受家庭教育和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差異等,因此采用的調查方法有著鮮明的個性特征。如“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調查活動,有的通過問卷調查,有的通過拍攝影照片進行調查……在活動中,我鼓勵學生選擇適合于自己的調查方法,不強求一律。
四、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質疑問難
“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因而在活動中,可讓學生質疑問難。如“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調查,調查前,問學生有那些環保知識問題需要提出;調查中,遇到哪些環保知識問題;調查后,還有哪些環保知識問題未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往往直接表達了自己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對這些問題的探究,能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五、讓學生自主展示活動的成果
我鼓勵學生選擇自己認為比較合適的方式來表現活動的成果。如“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調查活動中,有的學生用研究性的專題報告展示調查成果;有的用表揚稿展示調查成果;還有的用建議書、手抄報、攝影展等形式展示調查成果。學生在展示自己活動成果的過程中,得到別人的肯定,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開發自己的個性,提高活動效率。
六、讓學生自主評價活動
學生是活動的主人,也是評價的主人;顒咏Y束以后,讓學生對自己、對同學的活動過程及活動成果作出評價,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與智能,培養其創新精神。因而要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參與評價。如“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調查活動結束以后,讓學生評價活動:活動中,誰最能吃苦耐勞;哪組調查方法最佳等。調查后誰寫的建議書、調查報告比較有價值,并將有價值的推薦給有關的部門,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實踐活動的成果與作用。
作者郵箱: zwqmlf@163.com
[讓語文實踐活動展示學生的個性(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微信情侶個性簽名展示大全
2.公司團隊展示口號
3.士氣展示口號
4.展示的同義詞
5.團隊展示口號大全
6.團隊士氣展示口號
7.年會團隊展示口號
10.團隊展示的風采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