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做作業,教師批改作業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事。教師如何批改學生作業才能激發學生求知欲,達到溫故而知新呢?請看一則校園故事。
一天中午,我走到教室門口。一名轉學來的小女孩向我走來,遞給我一塊嶄新的橡皮擦,說:“老師,這是我買的!蔽腋械接悬c驚訝。只見她低著頭說:“我買了兩塊,這塊給您。老師,請您把我的錯題擦掉,我也會認真改錯的!闭f完,便用期待的目光望著我。我非常欣慰地答應了她的要求。因為我知道在人們的心目中,學生作業本上的大紅叉越多,表明該生的學習成績越差。我更知道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都不希望別人,哪怕是自己的家人說他是笨蛋。
回想那位小女孩談話的一幕,我才深深地體會到對于原班學生來說習以為常的符號,在一個轉學生的心里卻激起千層浪。大概是我特別注重對學生的作業本進行“環境保護”,對學生的心靈進行“生態保護”的原因吧。
所謂“環境保護”,就是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用線條、問號替代“大紅叉”,并且不在學生的作業本上亂勾,亂畫。我平常總是把學生做的同一作業批改兩次。第一次批改是為了便于學生改錯,老師只給學生指出錯題,不根據題的對錯評定等級,但要對學生作業本進行卷面評定,以促進學生養成書寫工整的習慣。第二次批改作業時才給學生評定等級或得分。老師在第一次批改作業時,如果發現學生的作業有錯,只在錯題下面畫一條短橫線,如果發現學生粗心大意,做漏了題,就在漏題處打上小問號。學生為了改正錯題不但勤學好問的積極性高,而且改得認真仔細。學生改正錯誤后,老師再批改一次,就會驚喜地發現學生有很大的進步。這時老師給學生定等級就會比第一次批改時定等級好,學生也會越學越有勁。
所謂“生態保護”就是保護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在任小學一、二年級語文教學時,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做作業都使用鉛筆,便常常準備幾塊大大的橡皮擦。如果在批改作業時發現學生錯題較多,我就用橡皮擦把學生的錯題擦掉。這樣既可避免學生改錯時用力過猛把書本擦破或輕輕擦,擦不干凈的現象發生,又對學生的作業本進行了一次徹底的“環保”。把學困生的錯題擦掉還可以避免學生作業本上過多的紅線條、問號,讓別人一看,認為他是一個差生,弄得學生難堪。在評改作業時,我不以學生錯誤題量的多少來排名論優劣。老師在批改作業時不要優生差生作業一刀切。一天,我在批改我班寫作能力最差的學生作文時,發現該生這次作文不但字跡工整,而且還寫通順了幾句連貫的話,便給他評90分。有的教師疑惑,這么差的學生作業也給90分,那最優秀的學生作業該怎樣處理呢?優生沒有意見嗎?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大家,優生不但不會有意見,反而更加關心差生。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100分,只要學生通過努力,不斷進步,就會得到屬于“自己”的100分。我班學生在改錯題時,常常會自信地對我說:“老師,我改了錯不是就更好了?”教師不要因作業批改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動搖學生的自信心。小學生是經不起教師一次次地打擊,挫傷的。假如你說他不行,他就真的“行”也不行了。假如你希望自己的學生哪方面好,就要在那方面尋找學生的亮點,不斷地表揚他,鼓勵他,他就會在那方面越來越行了。作業批改雖不像課堂教學那樣引人注目,卻同樣能讓學生從作業中享受成功,樹立信心,獲得快樂,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
這只是我在作業批改中和學生心與心相碰撞的一點兒感悟,在此與大家共同探討。假如教師更關注學生的心理,常常與學生換位思考,聽聽學生的心理話,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作業中的生態與環保(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生態環保校園標語
2.生態環保教育教案
3.生態環保黑板報
4.生態環保大學生演講稿
6.生態工程結業論文
7.生態文明課件
9.廬陵生態公園日記
10.心靈的原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