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之秋》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以“發展與創新”教育理論為指導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以讀為主線,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發展,在讀中創新。
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和三峽之秋的特點。
二、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技能目標
培養學生朗讀、口語表達、審美、想象等能力。
學習重點
體會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特點。
學習難點
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熱愛三峽的真摯情感。
學具準備
網絡教室、課件、麥克風等。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觀、讀、說、寫四結合。
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學習過程
一、檢查預習,激趣導入
1、學生交流利用從網絡上或圖書館等到地方搜集、整理的長江三峽的有關資料。(1)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三峽圖片或讀文章。(2)請去過三峽旅游的同學說說三峽的風光和感受。
2、放三峽風光。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家方紀走進三峽,共同領略三峽之秋的神韻。
3、板書題目《三峽之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培養自主探索能力)
1、提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有何收獲,遇到了什么問題。
2、學生分小組自學,小組交流、討論。
3、生匯報。
①談收獲。
②質疑問難。
學生自由談,對于提問有價值的學生進行表揚,同時找出有代表性的問題。
三、熟讀課文,想象畫面
本文語言優美,仿佛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非常適宜學生邊讀邊想畫面,感受三峽美。并及時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三峽景色的無窮魅力。
1、讓學生自己朗讀最歡喜的段落,邊讀邊想,抓住重點詞想畫面。(展示:教師通過畫面,引導學生突破重點。)
2、朗讀指導。
(1)分小組讀。(按興趣,可分為早、中、午、晚四個小組)
(2)小組比賽朗讀,學生評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四、美讀課文,體會情感
1、配樂朗讀。讓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配上合適的音樂。要求:讀出自己的感受,以各自的體會去朗讀課文。
2、請學生配樂朗讀,學生評價。
3、活動:制作《三峽之秋》音樂風光解說片
(1)討論關于“音樂風光解說片”制作的有關知識。(要有合適的音樂作背景,要有與文字內容相同步的圖片資料,要配上感情的的解說。)
(2)為學生提供各種資源。(包括:①背景音樂若干段;②圖片資料50幅;③PowerPoint應用程序;④麥克風。)
(3)學生按興趣分組,組成研究、制作小組,分工合作,制作片子。
(4)成果匯報交流。全班同學參與評價,評選出最佳片子和最佳解說員。
五、課外實踐
1、喜歡文學的你,摘錄本文優美的詞句。
2、喜歡朗誦的你,配樂朗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喜歡唱歌的你,用自己熟悉的旋律,配上自己填的詞。
4、喜歡畫畫的你,畫出你心中三峽。
5、喜歡寫作的你,可仿照文章的寫作方法,寫一篇《校園之秋》。
6、喜歡旅游的你,為三峽寫一段廣告詞,為三峽作宣傳。
7、興趣廣泛的你,上網搜集有關三峽工程的信息,用PowerPoint制作一份電子畫報。
……
板書設計: 三 峽 之 秋
時間 景物 特點
早晨 露水(橘樹、柚樹) 清新而明麗
中午 長江 熱烈
下午 霧(長江) 青色而透明
夜晚 長江、峽谷 寧靜而神秘
-
[《三峽之秋》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隨筆:生命之秋
3.《三峽》教案
4.《三峽》課件
5.三峽試題及答案
7.邀請函之秋游
10.三峽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