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義詞歌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其中的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反義詞,會背誦幾組反義詞。
4、激勵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注意積累反義詞。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后的字。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片和相關圖片,大小、顏色、口味不同的兩杯水。
學生:預習本課生字,熟讀生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分別請一位高矮相差較大的孩子,上臺來品嘗提前準備好的兩杯水。并請他們說說喝水之后的感受。
2、剛才你們說的這些的話語中出現了黑、白,甜、苦這樣的詞(板書這些反義詞),那你們看這些一對對的詞,你們發現了什么沒有呀?對,像這樣一對對意思相反的詞是有名字的,叫反義詞。(板書:反義詞)反義詞呀,很有意思,一對對的,就像咱們唱歌一樣,咱們就這樣的句子叫反義詞歌(補充課題:歌)。誰能起來大膽地讀讀這題目。(指名生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字識詞。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并邊讀邊勾出生字,自己不認識的字或自己覺得學習有困難的字。
2、學生自學本課需要認識的字。師出示生字卡片,生關上書,檢驗學生自學情況(讓學生試拼生字拼音,然后教師再教讀一遍)。剛才全班同學都讀得很好,那我們現在來比賽,看是男同學讀得好還是女同學讀得好。分組讀。叫生起來抽讀。
3、這些生字回到課文里你還認識它們嗎?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4、師教讀一遍課文。課件出示未帶拼音的生字,叫生起來認讀。強調兩個需輕讀的詞語:馬虎和困難。
5、現在同學們認識了生字,也知道了兩個需要輕讀的詞,相信你們現在讀的課文呀肯定會更棒,那你們現在再來讀一遍吧!在讀的過程中,勾出一對對反義詞。
6、課件展示帶拼音的課文中的反義詞。學生熟讀,同桌間比賽讀。再全班齊讀。
7、師生合作做反義詞對對子的游戲,邊說邊拍手。
三、指導書寫,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1、剛才,同學們認識了這一課的生字寶寶,但是,我們只認識了它們夠不夠呢?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怎樣寫,好嗎?
2、分別分析每個字的構成:拼音、偏旁、結構。并給每一個字組詞,講解與其容易混淆的字。
3、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寫字,注意糾正寫字姿勢。
四、感悟字義,說用結合。
1、課件展示一組句子,讓學生讀一讀,并完成句子。
2、選擇一組自己喜歡的反義詞練習說話,先在小組內說,再全班交流,說評結合,加深理解。
五、拓展延伸,實踐遷移。
1、師生合作做反義詞游戲。
六、布置作業
加一加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后的字。
2.進一步了解基本字加偏旁構成新字的構字規律,激發學生學漢字的興趣,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
3.使學生了解可以抓住漢字的表意特點識記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懂得抓住漢字的表意特點識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卡、基本字卡、偏旁卡。
學生:基本字卡、偏旁卡。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上節課的生字“清”、“睛”、“情”、“請”、“晴”。
2.集體回憶識記方法,背誦“有水河水清”。
3.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些字都是由“青”字加不同的偏旁組成的。
4.板書課題:加一加。指導讀課題。
5.教師:今天我們就用加一加的方法給漢字娃娃找偏旁,讓它們變新字。
二、教學認字
1.出示本課偏旁卡片,復習、認識偏旁。
2.出示基本字,讀基本字。
3.設疑:可以在“己”上加什么偏旁,讓它們成為新字?學生討論。
4.請學生暫時保留討論結果,看看古人造字時,給“己”字加了什么偏旁。
出示范例1:
讠--記(忘記)
纟--紀(紀律)
5.翻開書,借助拼音認讀。
6.指名讀。
7.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
8.集體認讀,并學習擴詞語。
9.教師:你們在課外還學習了哪些由“己”加偏旁構成的漢字?抽學生說,教師板書,并請學生到講臺上教大家識記。
三、學生自學
1.教師與學生一起看范例1小結:由一個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組成音、形、義不同的漢字。
2.自學:學生用自己的字卡、偏旁卡擺一擺構成新字,并在小組里組詞語,討論怎樣記住這些 字。
3.反饋自學情況,重點學習“也”字組。
(1)出示生字卡,認讀生字并組詞語。
(2)采取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詞語。
(3)說說怎樣區分記住這些字。
(4)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除了書上的范例外,在“也”字上還可加什么偏旁構成什么字。抽學生說,教師板書。
四、擺一擺,鞏固生字(“白”、“西”、“分”、“中”)
檢查自學情況(“白”、“西”、“分”、“中”)。
1.請生拿出“白”、“西”、“分”、“中”幾個字的卡片,再拿出偏旁卡片,擺出新字。
2.教師出示生字卡,指名認讀,大家評議后再采取多種形式認讀。
3.指導學生根據偏旁分析字義的方法理解字義,口頭擴詞語。
五、理解詞語
1.指名讀詞語。
2.借助表情、動作、語言描述等方式理解詞語。
3.進行口頭造句訓練。
六、拓展延伸
1.請學生談談在做“找朋友”的游戲時,還組了哪些與書上不同的字,并當小老師教大家識 記。
2.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找這樣的字,并寫一寫,看誰寫得多。
七、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重點指導“己”、“怕”字。
3.學生寫字,教師輔導。
4.作業展示,教師點評。
減一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情感目標: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自主發現漢字的又一構字規律--在熟字的基礎上減筆畫,可變成新字,提高自學生字的能力。感受漢字構字規律的奇妙,喜愛祖國的文字。
3.情感目標:在寫字的過程中,了解漢字的間架結構、筆順、筆畫,初步感知漢字的形體美。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區分它們的字形,通過組詞弄清新字的字義。
2.自主發現漢字的構字特點--“減一筆成新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本課的生字詞卡片。
學生:自制一套活動的卡片(新字和熟字要減去的筆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激趣導入
復習上一節課的構字規律。孩子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漢字的又一個構字規律--“減一減”(板書課題)。
二、觀察字形,初步感知
1.在識字王國里,小朋友認識的字“朋友”可不少啦!還叫得出這幾位老朋友嗎?(出示“方”、“午”、“玉”字),并用字組詞,認讀后貼在黑板上。
2.小朋友太高興啦!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減一減”的游戲,請看老師演示(用活動卡片“方”字減去點變成“萬”字)。
3.好玩嗎?請孩子們認真觀察“午”字和“玉”字,想想它們減去筆畫會變成什么字呢?
4.抽生上臺擺一擺,一邊擺一邊給小伙伴們講一講自己的擺法。(“午”字減去撇就變成了“干”,“玉”字去掉點就變成“王”字。)
5.學生自由觀察,各抒己見,這些新朋友有趣嗎?為什么?
三、自主識字,發現方法
1.自讀課文。
(1)孩子們,只減去一部分就變出了與這些老朋友如此相像的字,那它們的讀音、意思相同嗎?自己讀讀課文,在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請孩子們借助拼音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2)去掉拼音你會讀嗎?試試看。
(3)你們會讀了嗎?會讀的和你的同桌互相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準確。
2.檢查自學效果。
(1)現在我們要帶生字娃娃出門了,千萬別喊錯它們的名字呀。出示生字,通過小老師、開火車等形式反復認讀,注意根據學生讀的情況糾正讀音。
(2)你們讀得真棒!生字娃娃回家了,看,它們已經帶著朋友排好了隊,正等著你們去認識呢。認讀書中的詞語。
(3)同桌討論學習:說說你懂得了哪些詞語,怎么讀懂的,還有哪些詞語不太理解,交流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千家萬戶”:形容很多很多戶。“王牌”:橋牌等游戲中最強的牌,比喻最強有力的人物、手段等。)
(4)小朋友們既懂得觀察字形,又會自己識字,真了不起!除了書中的詞語,你能給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嗎?
四、朗讀短文,總結方法
1.出示活動卡片,教師一邊演示,學生一邊讀,并引導學生編成順口溜(“方”字減點變成“萬”,“午”字減撇變成“干”,“玉”字去點變成“王”)。
2.讀一讀書中的短句,感悟方法。
3.現在就把你今天學到的識字方法和你的小伙伴說一說吧!(小組交流)
4.誰愿意把方法介紹給大家呢?抽生匯報后教師總結:你們真是會學習的孩子!漢字真奇妙,你看,在老朋友字上減一減就成了新字。我們用這種方法還會認識更多的新字娃娃呢!
5.這樣好的方法你能記住嗎?試試看。
五、指導寫字,把握結構
1.出示“千”、“干”、“王”字。
讀一讀:大家看,你還記得它們的名字嗎?一起來讀讀。(齊讀正音)
看一看:請大家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現?有什么要提醒伙伴們的?(指名說,注意“千”、“干”、“王”字的長橫要平,豎要寫直)
說一說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誰想教大家寫好這三個字?(指名說位置)教師板書。
描一描: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
練一練:學生認真書寫。
賞一賞:自己先圈出寫得比較滿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學習。教師邊深入學生中指導,邊挑選有典型性的作業,最后展示并評析。
2.指導“萬”、“戶”字。
按照以上步驟指導書寫,和學生一起探討怎樣把漢字娃娃寫得美(重點指導“萬”字的長撇要舒展些)。
六、自主實踐,遷移拓展
1.小朋友們都挺能干的,還想玩“減一減”的游戲和更多的漢字娃娃交朋友嗎?學生自主活動,進行減筆畫成新字的游戲。(如:“目”、“舌”、“王”)
2.小結:小朋友們,瞧,不用費力地死記硬背,只要學會用上恰當的、巧妙的識字方法去識字,就會記得更牢固。
[《反義詞歌》教學設計(西師版一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反義詞歌教學設計
4.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
10.一棵橡樹西師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