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認識“怪,代,表,院,評”5個生字,繼續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2、采取自學,自主探究的方式學寫“作、業、昨、今、玉、蘭、護、讓”8個生字,練習揣摩字形,寫好最后一筆橫,區分并指導書寫“作、昨”兩個字。
3、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滲透教育,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非常重要的。
教學重難點:
1、按筆順規則書寫生字。
2、能用普通話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
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學生自主識字,在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怪,代,表,院,評”5個生字,繼續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2、采取自學,自主探究的方式學寫“作、業、昨、今、玉、蘭、護、讓”8個生字,練習揣摩字形,寫好最后一筆橫,區分并指導書寫“作、昨”兩個字
一、從課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1、今天,老師要給你們布置一項和以前不一樣的作業。老師直接板書課題“特別的作業”(“特別”兩字顯示為紅色)。手指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特別的作業》
2、教認“特別”一詞。師問:特別是什么意思?(特別就是和別的不一樣。)
3、師:和別人不一樣的作業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吧!
4、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二、帶著疑問,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
(2)讀通句子。
(3)不加字或減字。
2、學生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
(1) 學生匯報讀書情況。
(2) 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是怎么認識的?
三、自學生字
1、回憶我們學過那些記憶生字的方法。
2、出示詞語
(1)生字讀詞語。
(2)指名學生讀詞語,確認正確后再領讀。
(3)齊讀詞語。
(4)檢查詞語識記情況:教師隨意指詞語,學生認讀。
四、指導書寫
1、 玉,蘭注意兩個字的三橫距離相等。
讓:注意指導“言字旁”書寫“橫著提”的橫“起筆是在橫中線上
2、辨析形近字:作 昨
(1)課件出示生字:作 昨
(2)學生認讀生字:說出讀音;選擇“作”或“昨”填空,完成句子。
五、熟讀感知
出示熟讀要求。
(1)標出課文的自然段。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學生自讀課文,或同桌互讀。
2、檢查熟讀情況
(1)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
(2)回答問題:
提示:
這篇課文講老師留下一項( )的作業:( )第二天,大家紛紛交來了( ),小麗帶來的是 ( ),受到大家的稱贊。
4、教師小結。
六、作業
認真規范的書寫本節課的生字。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熟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要自覺地愛護花草樹,我們應當做它們的朋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生字詞,認讀生字。
2、聽寫詞語。
二、導讀課文,理解內容。
1、出示讀文要求,生自讀思考。
思考:大家是怎樣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的?
2、圖片展示小朋友帶來的作業。積累AAB形詞語。
3、分組討論:
(1)小麗交來的作業到底是什么?
(2) 小麗和同學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什么地方不一樣?
(3)為什么小麗的作業最好?
4、小組內分讀課文,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
5、學生匯報交流結果。
6、教師小結。
三、拓展延伸:
課件視頻欣賞美麗的春天。(帶著問題欣賞)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你想對小花小草說些什么?
1)課件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8條和第37條,讀讀后討論違法要受到什么懲罰。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寫以“愛護”為主題的宣傳語。
3、學生分組討論,自行完成。
4、檢查完成情況。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進自己的感悟。
1、朗讀課文。
2、學生展示自己完成老師前一天布置的作業,并說出自己學完課文后,對自己完成的作業的想法,以及以后的行動。
五、布置作業。
1、填空,
( )的春天 ( )的小樹 ( )的樹木
2、提問:愛護花草樹木和我們人類有關系嗎?
六、在《春天在哪里》的歌聲中結束新課。
板書設計:
特別的作業
小朋友: 紅紅的桃花 嫩嫩的桑葉
細細的柳枝
小 麗: 一 幅 畫
(愛護花草樹木)
[《特別的作業》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4.特別的近義詞
5.特別的反義詞
6.特別的自我介紹
8.詞語特別的近義詞
10.開學特別的自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