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單元圍繞“伙伴”這個主題編排了《小公雞和小鴨子》《樹和喜鵲》《怎么都快樂》3篇課文,其中前兩篇是童話,后一篇是兒童詩。這些課文從不同角度表達了伙伴之間的情誼--互相幫助、快樂合作、友好共處,把生活中常見的伙伴之間的相處通過生動的故事情境和朗朗上口的詩歌語言加以展現,道理不在直接告訴,而是在朗讀和感受中細細體味。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聯系上文了解詞語的意思,這個內容在第二篇課文《樹和喜鵲》中以泡泡的形式提出來。教學時需要把握:體現學習過程,引導學生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詞語的意思;遷移學習方法,貫穿于整個單元課文的學習中,可在前一篇《小公雞和小鴨子》中作適當鋪墊,在后一篇《怎么都快樂》中運用這種方法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詞句的積累和運用是本單元的另一個學習重點。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中要引導學生體會加上描述動作情狀的詞語使句子更生動形象需要通過朗讀來感受,避免進行理性分析;《樹和喜鵲》中引導學生積累意思相對的詞語和AABB結構的詞語;《怎么都快樂》中則要在積累“跳繩、講故事”等動賓短語的基礎上再拓展積累這類詞語,詞語的積累要引導學生建立初步的歸類意識。
課文的朗讀要重點練習讀好角色的對話、讀出兒童詩的情趣!白x好人物的對話”具體落實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中,課文第3段以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構成段落,要根據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讀出不同角色說話的語氣!对趺炊伎鞓贰芬笇w會兒
童詩的情趣,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象體會,讀出自己的感受。
[部編語文一下第三單元單元說明(部編本一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5.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10.部編一年級語文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