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 韻母森林里來了幾位朋友。你們看,第一位客人是--(課件出示ai)它叫什么呢?
生:(有學生學過,搶著大聲讀)ai。
師:有的小朋友已經認識了,請你讀一讀,并說說你是怎么認識的。
生1:是媽媽教的。
師:是的,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老師,只要你大膽請教。
生2:我是看藍貓小學拼音學會的。
師:你真會學習,看來,你的學習能力一定很強。
生3:我是玩電腦游戲,玩著玩著就會了。
師:這是個好方法,你很會利用學習機會,玩玩學學更有趣。
生:…………
師:你們發現這位客人和我們以前學過的韻母有什么不同了嗎?
生:是兩個單韻母在一起的。
師:對,像這樣有兩個單韻母在一起組成的韻母叫復韻母,跟老師說:復韻母。
(生齊說:復韻母)
師:復韻母,有的同學已經認識了,我們請會讀的小朋友來讀讀看,不會讀的小朋友請你用耳朵認真聽,用眼睛仔細看,看看你能發現什么?(學生示范發ai的音)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1:我發現他的嘴巴在動。
生2:我發現他的嘴巴開始是大的,后來變小了。
師:大的是哪個單韻母的口形?小的是哪個單韻母的口形?
生:大的是a的口形,小的是i的口形。
師:你們真是神耳朵,亮眼睛,發現了讀準復韻母的好方法(演示:a--i的變化)。發ai的時候,就是先張大嘴巴發a的口形,然后馬上滑向i的口形,口形由大到小,讀得快一點兒,就是ai──ai ai。請跟老師一起讀一讀。
師:老師要表揚你們了,這個好方法是你們自己發現的,我們就用這樣的辦法,讀讀復韻母ai。
師:這“挨著”的“挨”是ai戴上了哪一頂帽子呢?
生:第一聲。
師:戴在哪兒呢?
(學生開始七嘴八舌地猜想。)
師:你們猜猜看戴誰頭上?不過要說出理由說服大家。
生1:戴i的頭上,因為i要小,大的要讓小的。
師:有點道理,你平時肯定是個好孩子。
生2:我認為戴a的頭上,因為a在前面。
師:按順序標。也有點道理。
(學生急了,互相爭論。)
師:別急,別急,瞧:單韻母朋友排著隊出來了,(出示a、o、e、i、u、ü)讓它們告訴你:給復韻母標調時,按單韻母的口形大小來排隊,先標a、o、e,再標i、u、ü。現在你們說ai的聲調要標在誰的頭上呢?
(生異口同聲說a上。)
賞析:新課程改革要求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所以教師在 課堂中應注意營造探究氛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學習復韻母時,教師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發現復韻母是由兩個單韻母組成的。用自己的耳朵去傾 聽,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發音,探究發音方法,在熟悉的單韻母中去找新的未知點,在自主感悟中發現復韻母的發音規律。雖然這只是教學的 一個瞬間,但學生卻有許多了不起的“發現”,有時,真的不能低估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復韻母的標調也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在以往的教學中,只是告訴學生一個口 訣“先標a、o、e,再標i、u、ü”,學生往往記不住,只有在反復運用中才能接受。而在本課教學中,讓學生先猜一猜,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產生探究的欲 望,盡管有的學生的猜想是錯的,但是許多理由都是他們探究的結果,反映出了他們的思維過程,顯現出科學探究的萌芽。最后以動畫的形式強調復韻母的標調規 則,學生深深地印在了腦海中。
[ai ei ui 名師課堂實錄片段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6.漢語拼音ai ei ui 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