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水火》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 識字。
本課8 個生字均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學生并不陌生。其中“日、水、山、石”是翹舌音,教師要借助不同的語境、不同的方式,重點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1)拓展語境正音。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語境來認讀,在不同語境中讀準生字。如,“日”本義是指太陽,直接與太陽相關的詞有“日光、日出”等,根據“日”延伸表示時間的詞有“日記、日期”等。又如“石”,可以借助圖片認讀正音,如“沙石、鵝卵石”,了解用石頭做的物品有“石凳、石墻”等。
(2)交際溝通正音。“山、水”與風景有著密切聯系。可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家鄉的山水。如,“我的家鄉有一座玉皇山,特別秀麗。”“杭州西湖水碧綠碧綠的,非常美麗。”借助日常交流進行正音。
還可以利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1)生活識字。“日、月、水、火、山、石、田”這7 個漢字與生活聯系密切,有的學生學前已認識,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已有的生活經歷,說說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這些字,還可以讓會認的同學教大家認讀。“禾”,城市的孩子見過的不多,也較少單用,可以出示圖片來幫助理解。
(2)字理識字。借助圖片,了解字義,識記漢字。本課圖文對應呈現的8 個象形字結構比較簡單,在圖片的幫助下學生容易理解和識記。教學中可以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圖畫,發現字形與字義之間的聯系,在圖文對照中理解字義,結合字義識記字形,了解象形字的構字規律。如“日”,可以先出示實物圖畫,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接著出示漢字“日”,根據圖片的意思知道“日”指的就是“太陽”,“太陽”也可以用一個“日”字來表示。學有余力的話還可以出示“日”字演變過程的不同字體,了解“日”字的演變過程,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字義,識記字形,最后通過組詞等方式,在運用中進一步理解字義。
(3)游戲識字。可以將生字、對應的甲骨文漢字、圖畫分成3 組,分發3 組卡片,請學生找到相應的“朋友”,說說“朋友”間的相似處。啟發學生發現漢字與圖畫之間的聯系。可以告訴學生,有一些漢字就是從圖變化而來的。我們看到字就可以想到這一事物,了解字的意思,這些字就是象形字。
可以用熟字組成新詞的方法,引導學生鞏固生字,如“日月、水手、山石、水田、火山、山地、田地、上山”。
2. 寫字。
教學時要注意寫字習慣的培養。要求學生在動筆前先仔細觀察田字格的范字,注意寫在格子中間,養成少用橡皮擦的習慣。
結合“日、田、禾、火”的書寫,認識筆畫捺、點,可先用卡片認識筆畫并指導寫法。“日”與“田”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發現它們在字形上的區別。“日”窄窄長長的,上下一樣寬;“田”寬寬扁扁的,上大下略小。
本課4 個字書寫要點:
二、課文學習
1. 朗讀指導。
教師可以根據歸類朗讀課文。教師帶讀時,可以在行與行之間留有停頓,也可以采用師生接讀的方式,如“日-月”“水-火”,讓學生在讀中感受這些事物之間的聯系。
2. 理解運用。
本課生字既是典型的象形字,又是生活中常用的漢字。教學時,在學生充分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自己發現漢字與圖畫的關系,從而理解字義;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說說在哪兒見過這些字;也可以讓學生嘗試組成詞語說句子。在運用中進一步鞏固識字效果。如:
日 日出 爸爸帶我看過海上日出。
月 月兒 彎彎的月兒像小船。
還可以在同一個句子中用上同一行的兩個字,體現兩者的關系,如:
田里的禾苗綠油油的。
山上有一塊圓圓的大石頭。
3. 課后練習。
課后練習又列舉了“兔、鳥、竹、羊、木、網”6 個象形字,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學習基礎,運用觀察、想象等方法自主學習,進一步感受象形字形義結合的特點。可以讓學生先嘗試自主學習,完成連線,再說說圖畫與漢字之間的相像之處。
三、實踐活動 看圖猜讀。
--------------------------
《日月水火》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發現圖畫與漢字的關系,認識“日、月”等8 個生字。
2. 會寫“日、田”等4 個字和捺、點2 種筆畫。
3. 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構字特點,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重點】 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構字特點,識記生字。
【難點】 按筆順規則正確書寫“禾、火”等字。
---------------------------------
《日月水火》課文解析
本課采用象形字識字的方法,旨在讓學生感受漢字的文化內涵,激發識字的興趣。課文呈現了生活中常見的8 個象形字,每個字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展示,揭示了象形字觀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點。圖片與漢字對照,便于學生理解字義,識記字形,初步了解象形的造字方法,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
《日月水火》補充資料
中國漢字造字方法
六書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日月水火》教學建議及課文解析 備課資料(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4.日月水火教案
5.識字教案日月水火
6.日月水火山教案
7.日月水火的教案
8.日月水火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