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書、寫字
這一板塊的學習,重在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了解語文學習的基本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整體觀察第一、二幅圖,并借助詞語“讀書、寫字”,說說圖上的同學在干什么,再說說自己是否讀過書、寫過字。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還可以引導學生聊聊會讀書、會寫字可以做什么,讓學生覺得學習語文很有意義,激起讀書、寫字、學語文的期待。
雖然學生在入學前已或多或少地接觸了讀書、寫字,但這是學生第一次正規地學習讀書、寫字的姿勢,因此起步的練習十分重要。教師先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知道什么是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在觀察的同時教師要邊說邊示范演示,然后讓學生模仿圖畫中的人物練一練。
可以讓每個學生說說自己的姓名,嘗試寫寫自己的名字。學生寫得怎樣,老師不要提要求,重在以這種方式讓學生感受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在這部分的學習中,教師也可以隨機落實語文課堂常規,帶領學生讀讀與課堂常規有關的兒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此后長期的教學活動中,都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生嚴格要求,隨時提醒,及時糾正,常抓不懈。
二、講故事、聽故事
可以先引導學生整體觀察畫面,并借助短語“講故事、聽故事”,說說他們在干什么,猜一猜他們在講什么故事。
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師生交流讀過的故事。教師可以先示范,可以是《西游記》片段,也可以是其他故事。學生聽后可以簡單說說聽懂了什么,感受講故事、聽故事的快樂。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故事,還想聽哪些故事,讓學生在小組里講講自己知道的小故事,感受互相交流的樂趣。
激發讀書興趣。從入學起,就要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多讀書。教師可以出示各種精彩的故事書,讓學生明白學習語文多識字后,就能自己選擇更多的書閱讀,就能講更多有趣的故事了。教師要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閱讀,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設展示與交流的機會,分享閱讀的快樂,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我愛學語文》教學建議 備課資料(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