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班主任工作案例--重組家庭學生的轉化教育 (三年級)

發布時間:2017-5-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時光流逝,踏上教師崗位已經有十七年了,在這十七年中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遺憾,但我最大的感受是充實,這一點可能是所有教師及所有班主任的心聲。班主任是班級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系班級與科任教師,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以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它不僅需要愛心與細心,更需要創造,因為你面對的是充滿創造力的孩子,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價值觀念改變,特殊家庭的數量正在呈上升趨勢,“問題孩子”也越來越多了,解決這些特殊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成了社會問題。而這部分學生一直是我關注的重點,因為他們在家庭的傷害中,不能走出來,心靈的脆弱、感情的缺乏,需要老師更多的愛和呵護,我對他們經常是在同情中給予愛,在鼓勵中給予幫助。下面我就談談針對重組家庭產生的問題孩子管理的一些方法。

    重組家庭---是由于父母離異或一方離世后,撫養孩子的那方為了生活或者情感的需要選擇再婚而重新組成的一種家庭。本來就經歷過一次不幸的孩子的心靈往往是相當的脆弱而敏感的,對于新爸爸或新媽媽的一舉一動都非常的敏感,甚至在心理上把他們于自己的親生爸爸或媽媽把原本只給自己的愛要在分給一個陌生的同齡人時,他們無法接受。這時候的孩子很容易和家長發生矛盾,產生強烈的的逆反心理,而父母不正確的處理方式也會變相地將孩子過早地推向社會,甚至讓孩子產生對社會的反叛心理。由于這些孩子的特殊性,我們教師工作中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多給他們一份關愛。

   (一)講究方式、方法,爭取家長的配合。

    案例:我班李亞同學父母離異,父親再娶,還帶來一個比她小一歲的妹妹。接觸李亞,是在二年級,她以前在私立的寄宿學校,由于重組家庭后,她父親感覺經濟壓力大才讓她轉學回來,她來學校的第一天就和同桌吵起來了,我把她二人叫到辦公室,詢問情況,同桌哭泣的告狀:“老師,我沒有干別的事,就是課本占了她的課桌,寫字的時候胳膊上她桌子上,她就把我的書扔了,還在地下踩我的書,一邊踩一邊說‘讓你占我的地,踩你,還打你'。我把眼光投向李亞,只見她雙眼充滿仇恨,小拳頭還攥得緊緊的。我在班里一直教育孩子們要友愛,要謙讓,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是第一次,我把她的同桌先叫到一旁進行教育,同桌對我說:“老師,我也有錯,李亞剛來我應該和她搞好關系,不應該鬧成這樣,李亞,我錯了,對不起”誰知李亞還振振有詞“貓哭耗子假慈悲”。我這才感到事情不是這么簡單,李亞一個8歲的孩子怎么會這樣......?第一天就出這樣的問題,于是打電話給李亞的爸爸,李父來后先是一頓罵,接著就要打孩子,被我制止后說起了孩子的種種不是,以前都是跟著她媽,還是個聽話的孩子;可現在,在家里也不知道讓著她的妹妹,玩具不讓動,屋子不讓進,還動不動就把妹妹打哭,帶來的女兒聽話,學習又好,兩者一比較,在家里就是總說她嚷她,一開始,她不還嘴,后來我一說她還頂嘴,于是就打她......她的后媽人不錯,可她不理人家,在我不在家時總是找她后媽的茬......。

    分析:父母離異又再娶,學生自暴自棄的行為實質上是一種對愛的渴求。當他們發現自己不能引起父母的重視時,便會產生消極頹廢情緒;當他們發現自己已不能引起父母的重視時便會采取一些極端、消極的惡劣行為舉動,企圖引起別人的關注。對于重組家庭的孩子,他們需要得到人們的更多的理解和關愛。教師要做的就是走進學生的心里, 和學生之間培養起真誠的感情。你關愛他, 他就愿意把心里話和你說, 老師的引導和點撥也容易接受。作為父母,對重組后家庭關系一定要處理得當,應最大限度的減輕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家長是關鍵,老師一定要多做家長的工作。

   措施:針對這種情況,我和李亞的爸爸和后媽做了幾點約定:(一)多找李亞的優點,比如,愛干凈等。(二)不把兩個孩子做對比(三)不隨意說罵孩子(四)爸爸要多創造機會她和后媽在一起的時間(五)爸爸還和以前一樣帶她出去玩。兩個月過去了,李亞的后媽給我打來電話,激動地說:“姚老師,亞亞今天喊我媽媽了,現在的她可懂事了......”。

  (二) 關愛為先, 以愛心滋潤孤冷的心田 

   案例:趙曉嵐,在三年級時媽媽身患疾病醫治無效死亡,在媽媽死后兩個月爸爸又娶了后媽,后媽因為要上班,不能和以前一樣照顧趙曉嵐,所以她從以前的干凈利索的小姑娘變得邋里邋遢的,小辮兩天梳一次,衣服上經常油跡斑斑,學習上也退步不少,上課遲到是常事,課上也不像以前那么積極了。以前是個活潑外向的孩子,現在和同學溝通都難。和她的父親電話聯系后得知,她的繼母一是初為人母,不知如何和孩子溝通,索性就不溝通。二是因為要上班,工作忙,對她的照顧確實少。還有就是她認為都三年級的學生了應該學會照顧自己,不應該還過分依賴家長。

    措施:在學校中, 老師(尤其是班主任) 是學生最親近的人。我經常主動地找她談心, 不僅談學習, 也要談她家里的實際情況。不在辦公室里, 而是在操場上、不在課上,而是在放學后。告訴她生活的知識、學習的竅門, 這種看似無心實是有心的關愛很有效。我和科任教師溝通關注她上課的表現,讓她多答問題,還組織和動員同學們主動地去關心和幫助她。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委以重任擔任組長。讓她在班集體中、在老師身上感受到缺失的父母的溫暖。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或許多種多樣,但有一點是共同的, 就是他們都想得到人們的理解和關愛。另外我主動和她后媽聯系,到家家訪,并幫助他們了解一些有關孩子成長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識,并利用這些知識來教育孩子。經過一段時間后,老師和同學反映趙曉嵐又“回來了”。

    教育如同治病, 教師如同醫生。好的醫生治病應是一人一方而萬萬不能千人一方。因而在摸清學生家庭背景詳實情況的基礎上, 采取因人制宜的辦法制定出具體的教育措施和方法是達到教育效果的關鍵。對待他們,我們應該視之為子女, 當他們的父母親, 從學習、生活上主動關心愛護他們, 充當他們家庭的一員, 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用和風細雨的工作方法,滋潤他們的心田。還要從他們父母身上著手, 通過家訪, 端正其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 說明不論后父后母都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 都有教育好下一代的責任。總之要使家庭、學校、社會一起“聯手”共同關心、愛護離異單親及重組家庭的孩子, 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成長的社會氛圍, 開創他們美好的明天。

 

[班主任工作案例--重組家庭學生的轉化教育 (三年級)]相關文章:

1.教育故事案例

2.

3.能量的轉化與守恒課件

4.學困生的轉化論文

5.幼兒教育案例論文

6.中學教育教學故事案例

7.

8.教師教育案例小故事

9.

10.家庭教育方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