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轉入的4名同學到班上課,班級總人數61人。四個孩子表現不錯,盡管分班測試時成績都不高,但介紹自己時聲音響亮,介紹清楚,希望他們很快融入這個大家庭,和我們一起讀書,一起進步。今天讀《小熊的森林》。
當我拿著書走進教室,眼尖的孩子看見了,忍不住喊道:“老師要讀故事給我們聽了!”教室一下子熱鬧起來,聽故事啰!又要聽故事了!當我走上講臺時,教室安靜了。當我讀到“小熊在找什么呢?”停下來,問道:“你們認為小熊在找什么呢?”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小熊在找森林。”“小熊在找大樹。”……
那,我們看看作者是怎么寫的。
“小熊找到一塊比桌面還小的泥土。”“種下了松子和栗子,守候在旁邊,等松子和栗子發芽,長成大樹,就有吃的和住的了。”孩子們聽后,一臉的驚訝。為什么你們沒有猜到,想知道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嗎?半天沒有小手舉起,沉默著,思考著。
這時,劉宇航舉起了手,說:“應該是講小熊失去家園后很可憐吧。”他的發言,似乎打開了大家的思路。教室里又是嘰嘰喳喳地一陣:有的說是更加說明保護環境的重要;有的說小熊頑強,堅持不懈;還有的說小熊渴望一個家。
聽故事是孩子的最愛,這時的孩子最專心。我一邊讀一邊在教室里走動著,而他們的眼睛和身體自然而然地跟著我。讀到關鍵處,突然冒出一個問題,把學生從專注地傾聽中拉了回來,使學生的理解和作者的寫法產生沖突,在沖突中感受故事的內涵,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讀故事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教師讀書故事隨筆
2.教師教育故事隨筆
5.幼兒教師閱讀隨筆
6.音樂教師隨筆
7.歷史教師隨筆
8.教師數學隨筆
9.教師工作隨筆
10.美術教師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