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數星星的孩子》是小學語文教材的傳統篇目。是一篇融描寫人物、科學
知識、思想品德教育為一體的優秀教材。課文通過對小張衡與爺爺、奶奶一同觀察天上星星這一故事的記敘,突出表現了張衡從小就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會認 9 個生字,會寫 12 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并了解它們在本課中的意思;積累詞語“無數、珍珠、距離、著名、清楚、刻苦、鉆研、北斗七星、一閃一閃地、一組一組的”等。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了解張衡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長大以后具有刻苦鉆研的精神;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會認 9 個生字,會寫本課 12 個生字。
2.教學難點:啟發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作獎勵用的科學家的圖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
1、你們知道古時候俺國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嗎?
2、直觀感知。利用實物投影儀,老師介紹張衡及他發明的地動儀。
3、當你知道了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時,你想說些什么?
4、出示課題并朗讀。這節課,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關于張衡小時侯的故事。你們想聽嗎?(板書課題:數星星的小朋友)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自讀、正音。
2、借助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3、拿出 ,小組自學下列字詞:勺、斗、組、睡、玉、數、珍珠、鉆研、距離。
4、玩字卡游戲。(老師隨意說字音,同學按老師所讀的順序用字卡搭一座拱橋、小組合作,玩字卡組詞接龍游戲)
三、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1、初讀感悟:
⑴ 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⑵ 各人畫出自身所喜愛的句子反復朗讀,再讀給小組的伙伴聽,請小組成員評價。
⑶ 朗讀展示。選你最喜愛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的同學假如覺得他讀得準確優美,可模仿他的語氣讀一遍。
2、入情: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拓展活動
同學們,你們想更多的了解張衡嗎?你們想了解更多的科學加嗎?請讀讀課后的“我知道”,還可以到網上查找資料。
五、作業
課外閱讀科普方面的文章,了解身邊的科學常識。以小組為單位,編寫手抄報。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了《數星星的小朋友》講的事張衡小時候善于觀察、肯動腦筋,長大后刻苦鉆研天文終于成為一名杰出的天文學家的故事。誰愿意把這個故事講給同學和老師聽?
1、配樂,講故事。
2、口頭完成課后“俺會填”的練習題。
二、復習詞語
1、讓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詞卡。
2、摘蘋果游戲。(課堂演示:一個詞卡為一個蘋果,老師點擊蘋果即出示詞語,同學齊讀詞語)
三、指導寫字
1、字形分析、范寫:
⑴ 組、睡、珍珠、鉆研、距:都是左窄右寬的字。“珍”自右邊的最后一撇長。“研”字右邊的第二橫落在橫中線上。“鉆”字右邊的口字第一筆豎落在豎中線上。
⑵ 數:左右結構,左右均等。
⑶ 睡:右邊的“垂”字,中間寬,兩頭窄,注意提示筆順。
2、同學先書空,再臨寫。
3、利用實物進行寫字展示、評價。
四、拓展活動
1、合作交流。同學把查找的資料在組內交流。
2、各組選派代表展示。
3、班級可開展一次手抄報評比活動。
五、板書設計
29 數星星的孩子
張衡 天文學家
地動儀
[數星星的孩子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春曉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