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姚安縣龍崗小學 伍家磊
我們任何一個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特別是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學生,他們由于社會、家庭、學校等諸多因素,造成學習很差,品行極端不良,這樣一些學生被稱為“學困生”。通過我在班級管理與一些學困生的觀察、反思,我發現,這些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往往表現出:自卑、孤僻、消極、孤言寡語、待人冷漠無情;有的表現出自控能力差,經常違反紀律、喜歡惹事生非、對師生缺乏信任;還有的表現為成績較差、想方設法逃避檢測、不按時交作業;更有的會與社會上的閑散人員結伴滋事。故而,這些學生始終讓教師煩心、家長揪心、社會憂心。
那么,作為每一個“既要教書,更要育人”的班主任老師,該如何對待學困生?可以說,學困生的轉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班主任工作的成敗。
首先,應該分析一下“學困生的成因”。因為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而要解決問題,前提是要分析問題,找出原因。我們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中,可以通過家訪、談話、調查與反思,發現“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其中有兩個比較明顯的因素: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這兩種因素具體地說就是諸如:自尊心太強---學困生普遍有強烈的自尊要求;畏難、沉默孤僻的表現明顯---學困生大多沉默寡言,不太喜歡與同伴交往;意志力薄弱,學習態度不端正---學困生往往貪玩、怕動腦筋、畏懼困難。這些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使他們產生自卑、焦慮、缺少安全感。
分析清楚了學困生的形成原因之后,我們教師就應該全面正確地認識學困生、想盡一切辦法去幫助他們。千萬不能帶有色眼鏡,認為學困生一無是處,片面地放大學困生的缺點,抹殺學困生的閃光點。笛卡爾說過:“沒有正確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學者,也會像瞎子一樣摸索。”由此可見,教會學困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轉化他們的前提條件。班主任要學會與學生交朋友,特別是學困生,教師只有真正成為他們的朋友,用愛心去呵護他們,以心換心,得到他們的信任,他們才愿意暴露內心深處的秘密。中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熱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基礎,要特別關愛學困生,因為他們更渴望得到關愛,所以關愛學生是教育轉化學困生的基礎。
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當一個學困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觀察和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和諄諄教導,完全是為了自己健康成長的時候,就會由尊重教師,對教師產生感激之情并轉化到樂意聽從教師講道理,努力把教師的要求化為自己的行動。教育就是信任,教師在教育轉化學困生的實踐中對學困生表現出來的信任感,是激勵學困生上進的精神力量。另外,我們要想轉化學困生,還需隨時掌握他們的心理發展動態,及時抓住時機,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有些“學困生”其實并不差,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動手能力、勞動、體育、社交組織等能力往往表現得很出色,教師應該發現他們的長處,引導他們發揮長處,讓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自信起來。他們都有要學習好、取得好成績的愿望,因此,教師更應該緊緊抓住這點,樹立起一定能教育轉化好學困生的信心和決心,從而使我們堅定不移地去開展各項轉化工作。
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我們只有對他們本著“一碗水也能救活幾顆秧苗”的信心,像嚴父慈母一樣去要求和呵護他們,使他們高高揚起求知的風帆。每一位班主任一定要明白,班主任工作決定了我們“既要教書,更要育人”,我們“既是經師,更為人師”。“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面向全體學生,想方設法使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得并且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這是每一個班主任應該為之奮斗的目標。
總之,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我們正確看待學困生,通過自己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大部分學困生或多或少都會 有一定進步。
[《用愛心澆灌學生心田》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2.《燕子》教學隨筆
3.寫字教學隨筆
4.教學反思或隨筆
5.音樂教學隨筆
6.科學教學隨筆
7.自然教學隨筆
8.教學反思與隨筆
9.感動教學隨筆
10.美術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