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游中山陵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能說出“我”游覽中山陵的順序及沿途所見,了解課文按地點轉換順序記敘的方法。
2、 學會14個生字,理解“興致勃勃、灑落”等詞語,能根據詞語確定“陡、安、生”等字的意思。
3、 能找出課文中的比喻句。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初步感悟
1、 出示課題,齊讀。
2、 揭示課題,介紹有關中山陵的知識。(出示課件)
中山陵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市東郊紫金山第二峰南麓。始建于1926年,歷時3年多。1929年6月1日,國民政府舉行奉安大典,葬中山先生遺體于此。
二、 整體進入
1、 昨天同學在家里已經預習了課文,下面我們先來檢查一下朗讀情況,思考問題。
2、 請同學們用文章中的語句簡單介紹一下孫中山先生及中山陵留給你們的初步印象?
3、出示課件,介紹中山先生。
(我國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領導過辛亥革命、歷史偉人;雄偉莊嚴。)
三、 學習重點段,了解敘述的順序
1、 課文的第幾節到第幾節是具體寫“游中山陵”的?(2-7節)分段
2、 重點學習文章第二段,學習新的敘述順序。默讀。
①用[ ]括出文章中出現的過渡句。交流。(8句)
②用小圈圈出過渡句中以及文中表示地點的詞。
③交流、整理、板書:
中山門→陵園路→博愛坊(入口處)→神道→正門→碑亭→石道(平臺)→祭堂→墓室
3、師生配合讀第2-7節。(教師讀過渡句部分,要求學生注意這類句子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4、經整理后明確文章的敘述順序:按地點轉換順序。
5、組織交流,深入體會。
①小組朗讀第二段,討論學習:2/3、4/5/6、7四組分配學習。
“我”在游覽過程中在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用“--”劃出。
有什么感受?用()括出。
你喜歡哪些句子,為什么?
②大組交流:
▲中山門→陵園路:個讀,齊讀。(第2節)
偶然有幾縷陽光……金線圖案。(比喻,突出了美麗。)
兩邊樹林深處……鳴聲。(聽到的,突出了幽靜,美麗)
朗讀出語氣:清爽、幽靜、美麗。
▲博愛坊(入口處)→神道→正門:個讀,師生配合朗讀。(師過渡句,生文。)(第3、4節)
神道兩旁……挺立著。(比喻,突出了威武。)
出示課件,理解“天下為公”(感到孫中山是一位偉人。)
找詞替代“畢生”。(一生)
▲碑亭→石道(平臺):個讀,齊讀。(第5節)
出示課件,了解石道建筑奇妙
設計者的別致、嚴密……驚嘆不已。(奇妙在哪里?師引讀:朝上面望去--,轉身朝下看時--
概括說:朝上望,只見石階,不見平臺;朝下看,只見平臺,不見石階。)
放眼望去……閃閃發光。(瑰麗多姿)
▲出示課件,(了解石膏座像)祭堂→墓室:個讀,師生配合讀。(第6、7節)
這臥想雕塑得真切……似乎仍在散發著清香。
(逼真,傳神,反映了人民對歷史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深情。
“真切、自然”表現了這兩座像工藝精湛、技藝高超。)
這句話是不是比喻句?(不是,是想象)
四、 第三段,總結
1、回道了陵園出口處,小作者站在博愛坊下,抒發了對孫中山的崇敬和懷念之情。(出示課件)
齊讀第三段,補上板書:→博愛坊(出口處)
2、讓我們懷著對孫中山這位偉人的崇敬和懷念之情來朗讀全文。
五、 布置作業
1、 熟讀課文。
2、 閱讀《中山陵》資料。
板書設計:
中山門→陵園路→博愛坊(入口處)→神道→正門→碑亭→石道(平臺)→祭堂→墓室→博愛坊(出口處)
[游中山陵(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南京中山陵導游詞
2.中山陵導游詞
4.中山陵導游詞推薦
5.游中山陵導游詞3篇
6.南京中山陵導游詞匯編
9.中山陵墓室導游詞
10.南京的導游詞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