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下雪的早晨》是著名詩人艾青在1956年創作的詩歌。這首詩共三節。第一節描寫了寂靜的下雪的早晨,在我的眼前展現了一幅: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白雪皚皚,銀裝素裹靜謐的鄉村雪景圖。第二節,詩人隨著雪花的飄飛,思緒也飄得很遠很遠。想起了夏天樹林里的小孩赤著腳、像鮮花一樣的小臉、輕輕的歌聲,拿著竹竿、尋找找知了、捉螞蚱的天真爛漫調皮的形象。這一節,詩人展現了一個個意象,正是這些意向承載了詩人的向往。第三節,又從夏天的場景回到下雪的早晨。對樹林的懷念、對小孩的惦記更加反襯出詩人對天真快樂、無憂無慮生活的向往。全詩詩人運用象征手法,通過林中小孩具體、形象的描繪,假托小孩,表達對兒童天真、快樂、幸福的羨慕,對美好純真生活的期盼向往,把自己對生活的獨到思考熔鑄于詩。
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詩歌的韻律美,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能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體會詩歌描繪的意象、意境,發展學生的聯想,喚起學生的創作欲望;
3.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
抓住詩中的一個個意象,反復朗讀,讀中想像,引導學生進入詩歌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通過林中小孩具體、形象的描繪,對美好純真生活的期盼向往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3分鐘
我知道同學們能背很多首詩,我們一起比賽背一背怎么樣?咱們隨機出題,你們一句,我一句。(ppt)
這些詩都是反映什么景象的?--雪
同學們喜歡下雪嗎?你能不能講講雪給你帶來的快樂?
提到下雪,同學們描繪了一個銀裝素裹、充滿歡樂的世界!可是著名詩人艾青卻在一個寧靜的冬日清晨,在那個白雪皚皚的世界,思緒飄得很遠很遠……那么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艾青的詩歌“下雪的早晨”。
(二)聽讀感悟7分鐘
1.你們愿意聽老師來讀一遍嗎?3請同學們邊聽邊想這首詩講了什么內容?2
(出示畫面配音樂范讀,使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語言美。)
作者在第一小節中描寫了自己眼中的雪景,二三小節詩人此刻卻惦記著夏天樹林里的一個孩子。請大家快速翻開書找一找,哪個小節是作者看到的哪些小節是作者想到的?
2.同學們你們喜歡早晨的雪景還是夏天樹林里的孩子,喜歡哪個就把這個小節多讀兩遍,我們一會兒來交流。3
(三)走進詩境,感悟詩情
學習第一小節,創設情境,引學生入境
1.說說你最欣賞詩中的那一小節?10分
早晨
你來讀讀第一小節?(1生)
2. 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早晨?(安靜的、美麗的)(1生)
你從哪里感受到了?(1、感受早晨的“靜”:學生抓住 “雪下著下著,沒有聲音,雪下著,下著,一刻不停。”體會雪悄沒聲的、靜靜的飄落下來的形態;“整個世界多么靜,多么靜”一句中,兩個詞語的重復使用突出了靜謐的雪的世界。)
我們讀的時候應該怎么讀?(1生)
學生體會朗讀時自然而然聲音變得舒緩而恬靜。
你來試一試?
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個什么樣的白雪世界?
學生可能先從語句“雪下滿了院子,蓋滿了屋頂”整個世界充滿了潔白與純凈,一片銀色的世界,給人以純潔、美麗的享受。
真是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啊!
誰想學著他的樣子再讀一讀?(1生)
我體會到你聲音的舒緩和恬靜了。
3.這個飄雪的世界多么美啊,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現它的靜謐美好吧。
(訓練朗讀能力。在有感情地朗讀中陶冶情操。)
學習第二小節,想像體會孩子的可愛,揣摩作者的情感 15分
1.(過渡)這么美的早晨,看著飛舞的雪花,作者的思緒飛到哪里去了呢?請大家讀讀第2小節,想一想詩人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畫面?
(學生自由讀,想像畫面,讀后說說第2小節大意――引導學生說完整:夏日樹林里的早晨,一個小孩在捉知了,螞蚱,玩得多高興啊)板書
2.詩人想到了一個在樹林里玩耍的孩子。請大家再來默讀一遍第2小節,畫出描述這個孩子的詩句。
3.大家再來自由讀讀描寫孩子的詩句,請你靜靜地讀,慢慢地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誰來讀讀詩句,說說你想到了什么?
一個小孩,赤著腳,(淳樸、質樸)
他的臉像一朵鮮花,(為什么想一朵鮮花?說明了什么?)
低低的歌聲
手握竹竿
(啟發追問學生,讓學生把看到的畫面描繪出來,你能想像孩子的心情嗎?)
你能把這種高興勁讀出來嗎?1生
誰還喜歡這兩句,試著讀一讀?1生
請同學們學著他的樣子讀一讀這兩句話。
有誰還喜歡其他的詩句嗎?
4.仰起小小的頭,發亮的眼睛尋找知了的聲音……
指名說想像到的情景,你覺得這個小孩子高興嗎?快樂嗎?
誰來說說我們讀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誰想來試試?
你覺得詩人還有哪些話沒寫出來?你能替詩人接著這句話把他捉知了的情景往下說嗎?(啟發想像孩子捉知了的情景――怎么捉?眼睛?耳朵?神態?動作?)突然,孩子發現了知了,他悄悄地挪動步子,猛地一下子,抓住了它!
還有哪些句子,帶著你的感情讀一讀?
5.他的另一只小手,
提了一串綠色的東西--
一根很長的狗尾草,
結了螞蚱、金甲蟲和蜻蜓。
啊,同學們讀的真讓我陶醉!
6.剛才大家通過朗讀和想像,對這個孩子有了很深的印象,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板書――活潑、可愛、天真、快樂、無憂無慮)
7.(播放課件音樂)誰來把第2小節連起來讀讀,讓我們再來感受這個孩子的可愛形象?
8.你們覺得詩人喜歡不喜歡這個孩子?詩人喜歡這個孩子什么呢?
(詩人很渴望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詩人也希望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
學習第三小節5
1.語言描述:雪還下著,詩人還沉思著――雖然我們很久沒有到樹林里去了,雖然這孩子并不知道我正在想著他,但我一直都記得他那鮮花一樣的小臉和很輕很輕的歌聲,想著他此刻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我多么盼望像他一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啊。(學生抒發詩人的感情)
2.齊讀
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小節,再次與詩人的心靈交流吧。(以既有的感情體驗充滿感情地朗讀、背誦,對外抒發。)
(四)抒發情感,美讀背誦
(過渡)大家都讀懂了詩人的心,你們愿意來抒發詩人的情嗎?請把這份情感凝聚在我們的朗讀中吧。讓我們再來朗讀全詩。(學生自主選擇)
這么美的語言,你愿意牢記下來嗎?請把你最喜歡的小節背下來,和同桌一起分享。(播放畫面和音樂)
希望同學們能像詩人筆下的孩子一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成長!
[《下雪的早晨》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2.下雪的早晨散文
3.下雪的早晨散文詩
5.關于下雪的成語
6.終于下雪的說說
8.關于下雪的短說說
10.下雪的說說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