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茁壯”、“瓜藤”、“凸出”、“杞人憂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抓住課文重點詞句,體會絲瓜的神奇。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及抓住特點描寫的表達方法。
重點難點:
抓住課文重點詞句,體會絲瓜的神奇。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及抓住特點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看到課題,你有了什么想法?
2.課件出示絲瓜的圖片,說一說絲瓜的外形特點,介紹一下絲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朗讀課文。
2.交流學習效果,提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義。
3.把課文讀通讀順,感知課文內容。
4.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想一想絲瓜的神奇表現在哪些地方。
(可以在書上作批注。)
三、細讀課文,感悟絲瓜的神奇
1.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絲瓜的神奇的。請大家默讀課文以后找出描寫絲瓜的語句。
2.指名讀,感受絲瓜的神奇。
3.小組討論:引導學生抓重點匯報體現絲瓜的神奇的語句。
A.隨意種上卻茁壯成長。
B.生長神速,讓人難以相信。
C.能讓無法承擔重量的瓜停止生長。
D.能給處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擔重量的地方,
E.能讓懸垂的瓜平身躺下。
4.美讀課文,體會絲瓜的神奇。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自己談學習的收獲,主要從理解課文方面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一說絲瓜的神奇之處。
2.說一說:課文是用怎樣的方法寫出絲瓜的神奇的。
二、品讀詞句,進一步感悟與交流“神奇”。
1.課件出示下列句子,學生討論交流。
A.過了不久,絲瓜竟然長了出來,而且日益茁壯。
B.絲瓜藤竟從一樓爬上了二樓,又從二樓爬上了三樓。
C.這樣細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間輸送這樣多的水分和養料,供應前方,使葉子長得又肥又綠,給土墻增添了活力與生機。
2.全班匯報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談理解,講體會,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A.“竟然”的“竟”是什么意思。
B.絲瓜為什么會出乎作者的意料?
C.“竟然”的“竟”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絲瓜的神奇通過作者的擔心一步步引出來。作者越擔心就越能表現絲瓜的神奇,這是一種襯托的寫作手法。)
3.你們知道作者每一次擔心什么,為什么擔心嗎?
4.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三、配樂朗讀,體會情感。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畫出來多讀幾遍。
2.美讀課文,體會絲瓜的神奇以及作者對絲瓜的喜愛之情。
四、探究提高,課堂小結
1.總結文章的寫作手法,概括全文內容。
2.讓學生自己談這節課學習的收獲,主要從體會詞句方面談。
板書設計:
14.神奇的絲瓜
瓜籽 神奇(旺盛的生命力)
瓜秧
絲瓜
[《神奇的絲瓜》教學設計 (西師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4.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
10.一棵橡樹西師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