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傾聽》教學設計說明
徐嶺 2017-03-26 11:06:00
--------------------------------------------------------------------------------
一、選題背景
我校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設,是為了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嘗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tài),提高學習興趣,正確對待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教學內容可以根據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手冊)安排,結合學生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選擇。
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學生學習上的困難往往是學習習慣不良造成的。目前任教的三年級,學生普遍存在不會傾聽的問題,表現在課堂上“熱鬧非凡”--愛說話的學生多,認真傾聽的學生少。課堂發(fā)言時,學生急著爭取表達的機會,一旦沒有輪到自己發(fā)言,就對別人的發(fā)言心不在焉,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個發(fā)言的機會,根本沒有聽別人的發(fā)言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的習慣;小組討論時,大家搶著說,卻不會聆聽別人的意見。師生、生生互動效益低下。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成效低下,很難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任課老師,有責任從源頭上找到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進行發(fā)展性指導。同時我也認為傾聽是一種能力、一種素質。人際交往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會傾聽。正如湯姆彼得斯在其《追求優(yōu)秀的熱情》一書中所說:“傾聽是禮貌的最高形式。”因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有一種前瞻性--從小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這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而且對學生以后走入社會將是一種財富。
基于以上思考,我選擇了“學會傾聽”這一主題,設想通過學生的活動體驗和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傾聽的重要性,學習傾聽的方法,實踐中體驗傾聽所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二、教學目標:
1.了解溝通首先從傾聽開始,感受傾聽的重要性。
2.模仿合格的傾聽行為。
3.初步訓練課堂學習中傾聽的要求。
三、教學重點:學習模仿合格的傾聽行為。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養(yǎng)成傾聽習慣對自己成長的意義。
四、教學思路設計:
本課教學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即:傾聽很重要→怎樣傾聽→嘗試傾聽。
幫助學生理解養(yǎng)成傾聽習慣對自己成長的意義是引導學生學會傾聽的前提,正因為學生對“傾聽”習慣帶給我們的好處認識不夠,所以沒有自我要求,但僅僅停留于說教,顯得蒼白無力,也無法吸引學生傾聽有關“傾聽的重要性”。為突破教學難點,我預設從形象生動的故事入手,設置懸念,讓學生首先產生“傾聽真的那么有價值嗎”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從而引出課題。用正反對比的小品幫助學生體會傾聽者更能收獲信任和友誼;用現場小測試的游戲,體驗傾聽者能收獲更完整的信息,變得更聰明。
教給學生正確傾聽的方法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但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一下子將一段段的方法羅列出來,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記憶。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分了兩步走:先從說文解字入手,讓學生對聽時要用“心”有形象的理解,然后在“心”字上做文章,輔以四個現場即興情景模擬,歸納提煉了“誠心”、“耐心”、“專心”和“應心”四個方面的行為要點。
傾聽的習慣需要從小培養(yǎng),小學生應認識到課堂是自己的練兵場,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同學回答、傾聽組員交流都是檢驗自己是否學會傾聽的機會,但一堂課35分鐘,更多的傾聽實踐只能通過今后的課堂。這堂課上的“嘗試傾聽”環(huán)節(jié),我將“本課的收獲體會”作為話題,讓學生用學到的傾聽方法嘗試平時習以為常的小組討論和集體交流,感受自己的提高,我的設想是希望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既是延伸導行,又是對課堂學習的感悟總結。
附簡案: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回顧升旗儀式上的《三個小金人》的故事,說說為什么第三個小金人最有價值。
2、進一步思考:為什么會傾聽的人是最有價值的?
二、探究傾聽的意義:
1、觀看心理小短劇《傾聽者和不傾聽者》,交流分析。
情景1:學生甲一副愁眉苦臉的神情,沮喪地走著。碰到學生乙,上前訴苦求助:“我最近好煩惱,我的數學考試又不及格了,被老師訓了一頓,又被老爸打了一頓,而且-……”乙好象在聽,但面無表情。
情景2:甲更加煩惱痛苦,這時候他又碰到了丙。甲上前去,訴苦求助:“我最近很煩惱,我的……”丙一聽,急忙插嘴:“怎么拉?你煩惱什么?”甲說:“我的數學……”丙又插嘴說:“數學作業(yè)又沒有交了嗎?不會做嗎?是你沒有聽課吧?”甲解釋道:“不是,是我的……”丙繼續(xù)插嘴自說自話:“是不是考試偷看作弊被老師抓到了,還是你老爸不讓你玩游戲又把你的游戲碟給收了?……”甲看著丙一股腦地說了一大串話,自己就是插不上嘴,更加苦惱了,唉聲嘆氣地走了。
情景3:丁看到甲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主動詢問:“你有什么事嗎?”甲:“我心里煩死了!”丁:“愿意說給我聽聽嗎?”甲:“我的數學又沒及格,被老師訓了一頓,又被老爸打了一頓。”丁:“那可真夠煩的。”甲:“而我也有我的苦衷”。“是嗎?”“我每天晚上在家做作業(yè)時,家里總是熱鬧非凡,爸爸媽媽和生意上的朋友一起打麻將,吵死了,我都靜不下心來……”(丁邊聽邊點頭。)
教師引導:看了短劇后的感受是什么,你更喜歡跟誰交朋友?
學生交流后教師總結:傾聽者收獲信任、友誼。
2、傾聽能力小測驗,感受體驗。
教師請學生傾聽題目:
中學的小明特別聰明,心算能力很強。有一天,老師又出了一道心算題目,來考考他: 有一輛公共汽車,車上有28個人。到了一站上了18人,下了3人; 到了另外一站上了5人,下了20人; 然后又上了16人,下了2人;到了另一站又上了4人,下了18人;
這時老師停下來,不說話,望著學生。看看學生有什么反應。這里,一定有學員大聲地說出答案--28人。老師宣布:不錯,現在車上還有28人,但是我的問題是“這輛車停了多少站?”有人答出了嗎?
教師引導總結:傾聽者收獲聰明、智慧。
3、引導學生說說傾聽別人或被人傾聽的親身感受。
教師引導總結:傾聽者收獲幸福人生。
三、學習傾聽的方法
1、結合“聽”的繁體字,感悟聽要用“心”。
2、活動體驗總結傾聽要點:誠心、耐心、專心、應心
3、引導學生對照傾聽要點,說說自己在傾聽時最需改進之處。
四、嘗試課堂上的傾聽
1、引導學生談談:課堂上有哪些鍛煉傾聽的機會。(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同學回答、傾聽組員交流)
2、同桌交流本節(jié)課的體會、想法。(檢驗傾聽能力)
3、集體交流體會,展示傾聽本領。
五、總結
(略)
附《三個小金人》的故事。
古時候,曾經有一個小國向中國進貢了三個工藝精美的小金人,皇帝非常高興。但使者當場提出了一個問題:三個小金人中,哪個是最好的?
這可把皇帝難住了。三個小金人看上去一模一樣,都非常精美,怎么會有好壞之分呢?
大臣們各抒已見,但都沒給出答案。于是使者回到住處,等候佳音。
這時,一名老臣對皇帝說:他有辦法找出哪個金人是最好的。皇帝非常高興。 老臣用一根稻草從小金人的耳朵中穿過。 第一個小金人的稻草從另一只耳朵中穿了出來;第二個小金人,稻草從嘴巴里掉了出來;第三個小金人,稻草掉進肚子里,而且沒有聲音。
于是老臣說:第三個小金人最好。
[學會聆聽 教學設計 (西師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