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麗江》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先是總的概括了麗江是“美麗”與“神奇”;接下來,分別寫到麗江的歷史地位、古城街道、精巧布局、玉龍雪山等景色的“美麗”和“神奇”之處;最后簡介還有何奇特美景和作者被陶醉之情。
全文的重點就在“美麗”與“神奇”二詞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也將這兩環(huán)節(jié)作為重點和突破點。首先是讓學生初讀課文,總結出麗江留給他們的印象--美麗、神奇;讓學生帶著這兩個詞,找出文中能夠表現出美麗、神奇的地方(句子、段落)。 在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和感知麗江的神奇美麗,我在網上下載打印出許多關于課文內容的圖片,讓學生用圖片對照著文字進行理解,也便于理解。
學生是在不斷地學習中取得進步,老師也是如此,也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改善才會將課越上越好的,經后不僅自身要努力專研,還應當多向身邊的優(yōu)秀老師學習,爭取進步。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介紹的是我國云南麗江古城的奇特風貌以及麗江神奇的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課文采用先總后分的寫法介紹麗江。
重點讓學生體會麗江的神奇而美麗。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激發(fā)閱讀動機
幾幅畫面,激起了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濃厚興趣。為整課教學奠定了輕松活潑的基調。
二.強化初讀感知
強化初讀,就是一開始就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時間,然后引導學生去跟文本從容對話。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強化初讀,就能為他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要一邊讀書一邊思考,畫出最能體現古城及自然景觀神奇而美麗的句子。圈圈畫畫是留下讀書時思考的痕跡。”然后讓學生各自去閱讀這一段。學生一邊輕聲誦讀,一邊圈圈畫畫,讀得非常認真
三.讀中感悟品味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是多么重要。即由讀生疑,由讀求悟,由讀生趣,由讀生情。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美景的情感,從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四.語言文字訓練
訓練學生如何把一處景物說詳細,模仿課文的寫法,運用打比方,列數據的寫作方法。這也是一處片段描寫。主要是針對四年級學生寫作方法的一個指導。
五、第三課時
感受夜晚古城的美,體會景物不同時間的美,進行片段描寫。
六、不足之處
碎話較多,指導學生讀書不夠到位,讀書的時間還不夠,說話訓練這方面指導還不夠。
[《走進麗江》教學反思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師中心專稿)/a (S版四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a拼音教學課件
4.走進麗江課件
10.教學反思周記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