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的兒子》第二課教學設計
安寧市連然小學 劉水燕
教學目標:
1、在讀書的過程中,能聯系上下文,領會“尷尬、名門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詞語的意思,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
2、學習有感情地朗讀本文;
3、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學習林肯襟懷坦蕩、仁愛正義、寬容大度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課文主要抓住人物的語言描寫來突現人物的精神風貌,人格魅力。在教學中牢牢抓住林肯的演講辭進行研讀感悟是重點,讓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的表面去挖掘深層的內涵是關鍵,看似平淡普通的語句,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沒有華麗的辭藻,有的只是那樸實的話語,只有從中讀出人物的內心,才能讀出人物的神來,真正讀出人物的魅力所在。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了解林肯的相關事跡及南北戰爭的相關資料;
2、根據教學內容設計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導入:
1、上一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一位偉人,課件(頭像)他就是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林肯是--(齊讀課題:鞋匠的兒子),而且他說他永遠是--鞋匠的兒子。
2、(課件)師述:這個出生卑微的鞋匠的兒子卻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在美國的一所以林肯的名字命名的紀念館的墻壁上,刻著這樣一段話: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包扎我們國家的傷口。
3、從這兩句話中,你知道林肯是個怎樣的人?
二、瀏覽課文,找關鍵詞:
1、過渡:林肯,這位出身貧寒的總統,在剛當選總統時,遭到了參議員們的羞辱,但是最后那些自認為是上流社會優越的人的參議員們卻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態度。打開書,請同學們瀏覽一下課文,迅速找出參議員態度變化的詞語。(板書:尷尬--羞辱--靜默--掌聲)
三、學習第一段:師:鞋匠的兒子林肯當選了總統,參議員們為什么會覺得尷尬?什么是尷尬?為什么尷尬?讓我們來看一道填空題。課件出示。(在參議員的眼里,當總統的應該是___________;而不應該是_________。)
四、學習第二段:
1、鞋匠的兒子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令參議員感到尷尬(指板書:尷尬),正因為這樣,于是在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說之前,就有參議員想要羞辱他。(指板書:羞辱)
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參議員是怎樣羞辱林肯的?
(1) 指名回答。
(2)指導讀: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什么?“我希望你記住……”參議員真正想說的是什么?真正讓他記住什么?(根據學生回答小結:這就是參議員的話外之音。讀悟一個人物的語言,不光要從字眼上讀懂字面上的意思,還要根據說話時的語氣神態來體味他的話外之音,這對于高水平的演講和對話,往往是很重要的))誰來讀,讀出一種“傲慢”。你們覺得這句話,除有一種傲慢語氣,還有怎樣的語氣?(嘲諷、譏笑、蔑視……)
(3)其余的參議員態度如何?所有的參議員都--引讀:大笑起來。在你聽來,這笑聲讓人感覺如何?(刺耳)你想對林肯說什么?(回擊、以牙還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駁他個啞口無言;毫不留情。)
2、過渡:林肯是如何表現的?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林肯所說的話,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言外之意,思考一下:這些句子反映了林肯怎樣的人格魅力?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作簡單的批注。比一比在最短的時間內誰完成得最好。(師述:不動筆墨不讀書;把自己思維的火花及時記錄下來,養成習慣,受益無窮。)
3、品讀第一段話。
(課件出示:我非常……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1)指讀
(2)你覺得這段話中最有分量的是哪句?最讓參議員笑不出來的是哪句?三個“永遠”分別包含了怎樣的情感?(寬容對方的無禮;為自己是個鞋匠的兒子而自豪;永遠懷念父親,尊敬父親。)
(3)質疑:這番非常有分量的話是在什么時機說出來的?林肯為什么要等到大家的笑聲停止后才發表自己的看法?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
(4)小結:這三個“永遠“,層層遞進,道出了感激之因。這普普通通的話語卻耐人尋味,每一句每一字都重重地敲擊在每一個參議員的身上。林肯對這種羞辱,他抱以感激,而且自豪,面對這樣一位寬容、謙遜的總統,我想和大家一起品讀這段文字,記住這段文字。
(5)當林肯說完這番話后,參議院一片靜默,當然也包括那位態度傲慢無禮的參議員,此時的他們在想些什么?請你再讀讀這一段文字,想想大家靜默的原因,用上這樣的句子,把你的理解表達出來。(參議員們想不到啊!--)
(6)激情:對這種羞辱,他抱以感激,而且自豪,這是一位怎樣的總統?(板書:寬容、謙遜)通過剛才大家的講述,老師眼前仿佛出現了這樣一位寬容、謙遜的總統。同學們真了不起,讀出了語言文字背后的內涵,我想和大家一起品讀這段文字,記住這段文字。
4、品讀第二、三段話。
(1)在林肯回擊之后,這時,參議員們的態度如何?(指板書:靜默)
在一片靜默聲中,林肯又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了這樣兩段話(課件出示:“就我所知……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男女生齊讀。
(2)讀了這兩段話,你關注了哪個詞?你們從這段話中聽出了什么?
生:我會關注了“偉大”這個詞。作為一名鞋匠,林肯的父親盡心盡力地為別人服務,我認為這就是偉大。(老師隨即板書:偉大)
(3)同學們關注到了“偉大”這個詞,“偉大”在這兒出現了兩次,讓我們讀讀這兩段話。
讀:1、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著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
2、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我無法像我父親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師:父親在林肯的心目中是偉大的,但是林肯僅僅是在說父親偉大嗎?
(貴為名門望族,但同樣要穿出自一位鞋匠之手的鞋子,平民百姓要穿,達官貴人也不例外;因為父親已過世,如鞋不合腳,自己樂意效勞,即使貴為總統,仍愿為他人服務;勤勞,是林肯跟父親相處時得到的最大財富。)
(4)同學們對“偉大”一詞有了深刻的感悟,那么同學們關注過這個詞語嗎?(出示:改正)鞋子不合腳,改用“修理”或“修繕”才對,為什么要說改正?林肯希望幫參議員改正什么?你又體會到了什么言外之意?由此,你見識了一個什么樣的林肯?
(5)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更可況是一個總統呢!當那位參議員的話猶如刀劍向林肯襲來時,他是那么的鎮定;當所有的參議員開懷大笑時,他是那么的從容,此時他為何流淚了呢?
師:正是這份真情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使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贊嘆的掌聲。
5、從尷尬到羞辱到靜默到掌聲,參議員們的態度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同桌討論討論。(敬愛父親,敬重低層勞動者,仁愛、寬容的人格魅力)
6、激情:是呀,林肯總統正是憑借自己寬廣的胸懷、謙遜和樸實、真誠和平等的人格魅力打動了在場所有的議員們。讓他們的態度從尷尬變為贊嘆,從排斥變為擁護。讓我們也對這位平凡卻又偉大的總統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吧!
7、練說:同學們,第四自然段最后有一個省略號,你認為省略了什么?(參議員的表現)假如現在留給我們一個想像的空間,你想說些什么?(音樂響起,出示課件:說一說。)
8、引讀這三段文字。面對參議員的嘲笑,林肯這樣說--
對那位傲慢的參議員,林肯說--
對所有的參議員,林肯動情地說--
9、(出示課件)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曾稱贊林肯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的人物。” 他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他也是(引讀)_________(美國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板書
五、學習第三段:
師:小結:同學們,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鞋匠,給予了自己孩子仁愛、寬容、真誠、坦蕩的胸懷,正是憑著這些,林肯總統領導人民打贏了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指名讀最后一段)
“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希望這個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結束分裂,它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
師:這段話讀讀懂了嗎?誰來說說你的理解。
師:小結:林肯一生最大的作為就是解放了黑人奴隸,為推動美國社會向前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受到了美國人民的崇敬,在美國人民的心中,他的威望甚至超過了華盛頓。
介紹南北戰爭。
(當時南方實行的是奴隸制度。380多萬黑人奴隸遭受奴隸主殘酷的折磨和壓迫,生活十分悲慘。如果國家分裂了,南方的奴隸主們將永遠的奴役黑人,永遠地把黑人當牛馬使喚呀。林肯能眼睜睜地看著黑人奴隸受苦受難嗎?四年中,他親自指揮作戰,領導政府同南北農場奴隸主進行了堅決斗爭。1865年4月,歷時四年的南北戰爭終于以北方勝利而告終,國家的統一,使美國有了很大發展,林肯也成為黑人解放的象征)。
4、小結:這位鞋匠的兒子高尚的人格和偉大的成就,讓世界永遠記住了他的名字--齊呼:林肯。
六、讀林肯紀念館的一段話
師述:在美國的一所以林肯的名字命名的紀念館的墻壁上,刻著這樣一段話:(一起來讀)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包扎我們國家的傷口。
七、名言總結,總結寫作方法,結束本課。
1、最后讓我們在斯賓諾的一句名言中結束今天難忘的一課吧!(全體齊讀名言)課件出示名言: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愛和寬容大度征服!--斯賓諾
2、作者是怎樣來表現人物的人格魅力的?(語言描寫突出人物形象)
板書設計:
21、鞋匠的兒子
參議員:尷尬--羞辱-靜默--掌聲
林 肯:寬容、謙遜、智慧、維護統一……
(美國歷史上最有為總統之一)
[《鞋匠的兒子》教學設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9.兒子的旋律閱讀答案
10.母親愛兒子的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