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今天的太陽》是湘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是一篇以“愛惜時間”為主題的精美散文。課文主要記敘了一個愛看日落的孩子,萌發了留住太陽的念頭。最后在外婆的提示下,他終于通過實際行動找到了留住太陽的辦法--愛惜時間。我在教學《留住今天的太陽》時,就抓住了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滲透了德育。
一、在導語講解中滲透
導語也叫“開場白”,人們常說:講課要有“鳳頭”。這是說,講課之前,導語是至關重要的。生動優美的導語,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這樣設計了導語:“小朋友,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傍晚在西邊落山,這是自然規律。可是今天的小作者卻要留住今天的太陽,你們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這樣的導語,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探究學習,明白了小作者留住今天的太陽,就是趕在太陽落山之前做好作業,也就是要珍惜時間。
二、在朗讀感悟中滲透
“以聲入情,因聲求義”的朗讀訓練,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作者思想感情的體會,而且對學生美好情感的陶冶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要重視朗讀妁訓練和指導,教之有法,達到滲透德育的目的。在教學《留在今天的太陽》時,我抓住了文中重點句段加強朗讀,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課文中“我”與外婆共有三次對話,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體現了俄的性格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情感。通過朗讀,學生有了主動的體驗,感受到了小作者想留住今天的太陽,要在太陽落山之前做好作業的情感,悟出了我們也要珍惜時間的道理。
三、在聯系學生實際中滲透
離開了社會生活實際,特別是離開了學生生活實際的道德教育,是無用的道德教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能聯系社會生活特別是學生的實際,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在本課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假如光從道理上告訴學生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相信學生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光這樣說,能否落到實處呢?答案是否。因此教學中我讓學生聯系實際,找找平時浪費時間的表現,并有意識地針對拖拉作業這一現象展開了討論:“同學們,在我們當中,誰留住了今天的太陽,誰沒有留住今天的太陽?”孩子們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中,看到了各自的缺點和優點,找到珍惜時間的有效方法。
四、在拓展延伸中滲透
通過一堂課的教學,學生明白了留住今天的太陽就是要做時間的主人,走在時間的前面,不能浪費時間,虛度光陰。為了進一步鞏固效果,在課堂結束時,我布置了一些課外作業:
(1)珍惜時間是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美德,請你搜集一些名人、偉人珍惜時間的故事或珍惜時間的格言。
(2)應該怎樣留住今天的太陽呢?請你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日記本里或與同學交流自己的做法。
(3)請把自己最喜歡的惜時名言貼在桌角或床頭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激勵自己留住今天的太陽。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它不比思想品德課那么直接,它是蘊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間之中的,要看教師如何去發現、去挖掘、去利用,要把思想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從思想情感上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與熏陶。
[淺談在教學《留住今天的太陽》中滲透德育 (湘教版五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0.湘教版音樂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