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好一節語文課,必須在三個方面下功夫鉆研。
一是在鉆研教材上下功夫。備課前,先不要看教參,靜下心來,認真地讀課文,反復地讀課文,像教學生讀書一樣,劃詞語、劃句子、作批注,整體感悟,讀出自己的感受。這是個基本的道理,但有的老師卻往往做不到,或者干脆不這樣做。有的老師在備課時,先看教參,再看課文,甚至有的這樣想,小學課文課,幾句話、幾百字,一看就明白,有什么可讀的。其實不然,在不少老師的公開課后,我們與他交流時,有好多問題他自己還沒有弄懂,如一些重點詞句的理解,甚至文章的主旨也不明白,更談不上自己的感悟。這的確是實實在在的事情,我個人沒有半點的夸張。語文課是人文性、思想性很強的一門學科,要教育別人,必須首先打動自己。教育學生學語文要有獨特的感悟,我們自己必須有獨特的感悟,自己若沒有感悟,也就不可能去打動別人。
二是在鉆研課標上下功夫。語文課標對小學語文不同學段教學提出不同的要求。所謂課標,就是教學的標準,教學的依據。標準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準確把握教材的訓練要求,教學就可能出現盲目性。吃透課標,才能抓住教學目標,抓準教材訓練點,抓準情感目標的滲透點,才能根據目標對教材進行處理,加工、設計,才能把語文課教得有效,才能把課講實、講活。目標不清楚,搞課改,只能花里胡銷,結果遠離根本;目標清楚,萬變才會不離其宗。
三是認真鉆研單元訓練目標和教學參考。課標是一個學段的目標和要求,單元訓練是對一個單元、一篇文章的目標和要求,是對課標階段目標的分解。單元訓練的目標要求,往往就是一篇課文的訓練點。即使課標要求弄清楚了,單元目標不清楚,也照樣吃不透教材。吃透單元目標的同時,再看看教參。教參教參,只是參考,不要完全當作教學的要求。要學會分析、比較,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如何備好一節語文課]相關文章:
7.初一語文課件
8.化石吟的語文課件
9.語文課背影的課件
10.語文課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