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過這樣一節歷史與地理學科結合的綜合課。學生就祖國統一這一問題的子問題分小組匯報、提問。主持人由學生擔當,教師只是評述小組的發言,或者在出現問題的時候適時地站出來。學生的表現很精彩,真正讓人看到了有個性的學生。
這堂綜合課是兩節課連著上的,在中間休息的時候,聽課的教師卻走了五分之四。
教師們為什么沒有興趣把這樣一堂學生表現得很精彩的課聽完?我想,很大原因在于很多教師要聽的是教師表現精彩的課,而不是學生表現精彩的課!
課堂的主角到底是誰?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么?我們聽課聽的是什么?一堂好課,就是要展示教師多才多藝,胸有成竹,運籌惟幄么?一堂好課就是教師準備充分,銜接得當么?教師教得好,學生就一定有收獲么?
我還聽過一堂小學語文課--《耳朵上的綠星星》。課堂上教師的朗讀很有感情色彩,他一邊朗讀,一邊表演,學生也模仿老師的語氣姿態朗讀課文。看起來,這是一堂很好的課,教師表現出眾,學生生氣勃勃。專家對這堂課的評價是“美麗的老師上了一堂漂亮的語文課”!但是,很遺憾,我們只是看到了美麗的教師,我們贊美的只是教師,而不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地方,都被教師占據了。學生只是跟著教師的思路走,看似教師引領到位,實則學生失去了主體性。但是恰恰是這樣的課,被很多教師所認可,而對一堂學生搶了教師風光,甚至占盡課堂風光的課則很不理解,甚至于不屑于聽。
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學生為什么在課堂上表現精彩?是因為教師教得好,引領得好啊!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教師培養和教育出來的。學生表現得精彩,就是教師表現得精彩啊!像前述那堂綜合課,我們看到精彩的學生,有個性的學生,自然就會想課下教師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難道在課堂上就看不到教師的角色和地位嗎?像這樣的課就是匯報,就是表演嗎?不是!在每個小組匯報之后,甚至在小組匯報之中,教師都要適時地站出來,給學生適宜的指導,給學生的匯報畫龍點睛,給學生思維的延伸指明方向。這更需要教師下工夫,也更看得出教師的真功夫。
作為教師,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怕別人不知道自己什么都知道,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本事。所以,教師一定要時刻問自己:課堂到底是誰的?不要怕學生搶了教師的風光,將學生的自發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到最充分的狀態,就是教師的本事。當別人夸你的學生表現精彩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夸教師,學生的精彩是教師培養出來的呀!
[課堂是誰的?(西師版四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
10.一棵橡樹西師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