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內容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稐钍现印分v述了梁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熟讀成誦,從而豐富語文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重難點:
參考注釋,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楊氏之子的聰穎機智,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感受文言文與白話文不同
1、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一些文言文你還記得嗎?你能說說文言文與我們現在學的白話文有什么區別嗎? 學生可能說:很難讀通順;有些字不好認;意思不容易理解;句子很短……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文言文《楊氏之子》,板書課題 :楊氏之子
3、解題,你能試著說說題目的意思嗎?介于同學們已經學過幾篇文言文,題目的意思會很輕易地說出來: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楊的人家的兒子。
二、讀通課文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正確,給把握不準讀音的自做上記號。
2、指名讀課文。著重強調以下字的讀音:惠 曰 禽 詣 為(wèi)、應(yìng)
3、師范讀,同時出示文字課件:
梁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眱/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讀準停頓,讀好古文的節奏。)
4、自由練讀后再指學生讀,力求達到熟讀。
5、整體感知故事的內容:你對楊氏之子了解了多少?故事中除了楊氏之子,還有誰?他們談了些什么?(學生能感知多少就感知多少,先不強求正確,這只是初步的感知,主要是培養學生整體感知的能力。)
三、合作學習,理解課文意思
(本文雖然行文簡潔,不足百字,但古今字義不同是學生閱讀理解的難點,我采取以下步驟幫助學生理解短文的意思。)
1、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借助注釋和搜集的資料理解文中每句話的意思。哪些地方不懂,作上標記。(讓孩子學會借助注釋理解課文,這是學習文言文很重要的一種學習方法。)
2、小組合作學習。
3、班上交流:讓學生就不理解的字詞提出問題。可以讓學生通過同學之間的討論自己獲取答案,如果學生能夠作出回答,教師則應追問學生是怎么知道的。學生無法回答,教師可以適當點撥提示,讓學生明白字詞義。有些字詞義可以與學生熟知的成語熟語等相聯系,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與“原來如此”聯系;“聞”可以與“百聞不如一見”聯系。
4、指名說說每個句子的意思。
5、知道了每個句子的意思后再連起來試著說說課文的意思。
(這一環節的教學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能比較容易地完成教學重點的第一步。)
(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既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僅初步了解課文大意,還遠遠不夠。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又設計以下環節:對重點句的研讀。)
四、討論交流,領悟幽默
1、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話?為什么?
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楊梅”是一種水果,其中的“楊”與姓楊的“楊”沒有關系。孔君平故意將它們聯系起來,開玩笑地說:“這是你家的水果!边@樣說話,因為沒有道理而顯得風趣幽默,也非常親切?拙皆谛丈献鑫恼拢⒆右苍谛丈献鑫恼,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用“從來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來應答,妙趣橫生。九歲孩童能迅速領會孔君平表達的內容和技巧,顯示出他的聰明機智和應對能力。)
3、出示文中插圖,讓學生再讀讀這兩個句子,想象當時的情境,說說當時兩人會是怎樣的神情?說話時會用怎樣的語氣?(孔君平可能是神態很隨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認為他還是一個孩子,說話的語氣可能有些傲慢、隨意;楊氏之子很機智、神采飛揚,說話語氣有挑戰性。)
試著有感情的朗讀這兩句話,要讀出兩人不同的語氣。
4、你覺得楊氏之子的機智表現在哪里?
(1)、“應聲答曰”說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2)、比較句子: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雀是夫子家禽
一句沒有正面說楊梅不是我們家的,而是巧妙的從“夫子家”說起,寓意孔雀不是你們的家禽,楊梅當然就不是我們家的。去掉“未聞”態度生硬,有頂撞之嫌。讓學生深入體會楊氏之子的委婉與機智
5、拓展想像:孔君平聽了孩子的話后,會是什么反應?
五、課外拓展
(本課課后編排了綜合性學習的提示,目的是提示教師此次綜合性學習應從本課教學開始,把綜合性學習貫穿全組學習的始終。本次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在課外去發現、搜集精妙的語言,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通過多種形式的語文活動,積累并學習運用有藝術性、有魅力的語言,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美好!因此,我設計了拓展練習)
拓展匯報: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交流,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與人溝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我們擺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我們的身心。在生活中有哪些語言讓你銘記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的或聽到、看到的精妙語言。)
鼓勵學生課下閱讀《世說新語》中其他小故事,大體了解內容,體會語言妙在哪里。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鐘氏之子文言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