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25課,按我區(qū)教研計劃,準備在4月下旬正式上課。現(xiàn)教學設計已經(jīng)寫完,但算不了寫好,知道這里大俠多,武功高,特來請求賜教,以助我一臂之力,特向看貼跟貼的表示感謝。
教學設計(本案中有借鑒網(wǎng)友及教案的設計,在此說明)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掌握“脊”、“嫣”的筆順;正確讀寫“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戶戶、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3.了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啟示與教育。
u教學重點:
1. 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并從中受到教育。
u教學難點:
了解作者所介紹德國風景于風俗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啟示與教育。
u 教學準備:
德國風光影像及“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畫面;一盆花;課件。
u 教學流程:
一、身臨其境,看題質疑
1.教師擔任導游的角色,播放德國風光影像,請同學觀看,并講解。
2.德國人家家戶戶喜歡把花栽種在臨街的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你們知道他們這是做什么嗎?(板書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3.當你看到這樣的課題時會有怎么樣的疑問?
二、初步閱讀,學習生字詞
1.帶著剛才的問題,閱讀課文,并努力寫好批注。
2.檢查預習,學習生字詞,并著重學習“脊”、“嫣”的筆順。
三、品讀課文,理解文本
1.指名讀第一段
2.為什么德國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呢?德國人種花有什么特別之處呢?(學生尋找語句)
3.待學生說之后出示“家家戶戶都在養(yǎng)花”和“他們是把花都栽在……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指名朗讀。
4.讓學生試演“德國人種花時怎么安放花盆的”。引導理解“脊梁”。
5.理解“莞爾一笑”。愛花如此真切的德國人卻將最美的鮮花給別人欣賞,這在我們看來是多么不可思議,而在德國人看來是如此的平常。你從文中什么詞語看出來了?--“莞爾一笑”(輕輕一笑)
6.季羨林爺爺當時驚訝,而房東卻平常,你能理解作者心情嗎?用朗讀來體會下。
過渡:讓我們走出房屋,來到街道欣賞美麗的花朵吧!請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大家邊聽邊展開想象,然后說說仿佛看到了什么。(教師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朗讀)
1. 示范朗讀。
2. 學生發(fā)言。
預測發(fā)言
生:我仿佛看到家家戶戶的窗子上鮮花怒放,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美麗極了。
生:我仿佛看到在這些奇特房子的窗臺上的花連成一串,匯成了一條條花的彩帶。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種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生:我仿佛看到主人們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陽臺,換上一盆盆正在開放的鮮花。
生:我仿佛看到各種鮮花爭奇斗艷,吸引來了大批的蝴蝶,圍繞著各家各戶的窗臺翩翩起舞。主人聞著花香,欣賞著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時駐足觀賞,真是“人在街頭逛,似在花海中。”
生:……
3.總結:談得真好,想象豐富,談出了自己的感受。通過想象,大家已經(jīng)充分感受到了這奇麗的景色。讓我們看看課文中的插圖,再通過我們有感情的朗讀把這奇麗的景色表現(xiàn)出來吧。
4.觀看德國街道的圖片,感受這奇麗的景色。
5.隨機理解“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意思。接著抄寫并練讀本段中自己喜歡的語句。
6.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抄寫的語句。
7.現(xiàn)在,你還會不會為你剛才在屋內沒有看到自己種的美麗的花兒而后悔呢?(學生談自己的體會,明白人人都把自己美麗的花奉獻給大家,才能欣賞到如此美麗、奇特的風景。)
8.隨機出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1)聯(lián)系課文內容談談你的體會。(每個人都把自己種的花兒展示在窗外,自己也能看到多于自己的更多、更美麗的花。)
(2)學生聯(lián)系實際舉例說明。(如:學生輪流值日打掃教室衛(wèi)生,每人帶課外書到班上建立圖書角等等,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3)再讀讀這句話,談談你明白了什么。(“我為人人”是說每個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會責任感,要用實際行動為大眾著想,為社會盡到自己的義務。如果大家都這么想這么做就必然會換來“人人為我”的結果。雖然“人人為我”放在前面,但實際上“我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為人人”盡到責任和義務,才會實現(xiàn)“人人為我”的美好愿望。)
9.學到這里,你覺得德國或德國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街道景色奇麗;德國人懂得為他人無私付出。)
10.季羨林再次來到德國,說:“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談談你的理解。(德國沿街的奇麗風景沒有改變,依然是“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同時,也許作者言下之意還在贊揚德國人民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這種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賞的,也是更“美麗”的。)
11.理解“我做了一個夢,做了一個思想的夢。”
作者漫步異鄉(xiāng),置身于花的海洋,他被這個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動了。此時,作者心中有了一個美好的夢想,猜一猜,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1.引導交流:人永遠不可能以個人生活在世界上,總是與別人一起構成這樣那樣的關系。一個人總是經(jīng)常為別人做事,為他人服務,別人也在經(jīng)常為你做是,為你服務。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也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試舉例談談。(出示課件)
在家庭里,
在 里,
2.總結全文:德國風景奇麗,民族奇特,在季羨林爺爺?shù)墓P墨下,你記住爺爺什么話了?
3.出示作業(yè):
“愛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國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這是第一段里的一句話,學習課文后,你贊同作者這樣說嗎? 說說理由。
板書設計:
25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景色奇麗 景美
民族奇特 人更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4.做給自己看的廣告
5.日記教學實錄
8.議論文教學實錄
9.《木蘭詩》教學實錄
10.議論文結構教學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