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新詞,并能用“繪聲繪色”、“名副其實”造句。
3、了解變色龍的特點,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變色龍的外形特點及其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的寫作順序。
[教學準備]
1、變色龍的圖片。 2、變色龍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同學們,大自然是本綠色的課本,里面蘊藏著豐富的知識.許多動物都有自己特異的本領,今天我們一起認識其中的一位朋友。
2、帶著你對它的喜愛,讀課題。
3、請你回憶一下,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依次寫了哪三部分的內容?(發現變色龍端詳變色龍放回變色龍)
二、 發現變色龍。
1、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讀讀課文1-8自然段,邊讀邊想: 想要發現變色龍,容易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2、學生自己讀課文。
3、交流(不容易)
A 大家在綠葉叢中找了一陣,沒見到“怪物”,以為是小李在開玩笑.
B 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掛著一條綠瑩瑩的四腳小蛇,皮膚和豆葉一模一樣,很難發現.
4、那為什么如此不易被發現呢?
5、朗讀句子,出示: “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掛著一條綠瑩瑩的四腳小蛇,皮膚和豆葉一模一樣,很難發現.”
6、是啊! 變色龍隱藏的這么好,怪不得很難發現啊!那我們發現時,該是怎樣的驚訝,怎樣的驚喜啊!同桌間試著合作讀讀課文1-8節,一人讀中非工人,一人讀小李,旁白一起讀.看看誰能把當時的情景表現出來!
7、 同桌間試著合作讀課文1-8節
8、指名朗讀,集體朗讀(男生讀中非工人,女生讀小李.旁白一起讀)
三、 端詳變色龍。
1、我們意外地發現了變色龍這個“怪物”,還把它好好地端詳了起來.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9-15節,看看課文寫了變色龍哪三方面的特點?
2.學生讀書,交流
A 外形
B捕食
C 變色
3. 你對其中哪一個特點最感興趣,選擇那個部分,好好讀讀.在你印象深刻的語句下面圈圈畫畫.
4.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全班,幫助指導
5.交流
A 外形
(1)教師出示一張變色龍的圖片,指名一個學生朗讀課文第九節,其他學生看著圖片
(2)你對它的什么部位感興趣?請學生結合其中的語言文字談談體會。
同學們,在介紹一種小動物的時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你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啊?(滲透觀察順序: 全身頭身軀),在介紹它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時,也緊緊扣住了它的特點(身體的顏色、嘴巴的形狀等等)
(3)是啊!看著這變色龍,真可以用第一部分中的一個字概括,板書“怪”
(4)朗讀體會
B 捕食
(1) 指名學生朗讀10-12節
(2)變色龍的樣子“怪”, 那它捕食呢?你同樣能用一個字來概括嗎?板書:快
(3)你從哪里可以體會到?自己讀讀第12節,在相關的詞語下面圈圈畫畫
(4)交流(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刷”“剎那間)
(5)哇!真是太厲害了!再送它一個字,既快又“準”,板書“準”)
(6)朗讀第12節
(7)變色龍之所以能既快又準地捕獲食物,靠的就是它那雙奇特的眼睛. 讀讀課文11節,你覺得它的眼睛奇特在什么地方?
(8)交流(每只眼睛能單獨轉來轉去產生立體感),看圖片
(9)朗讀11節
C 變色
(1)指名朗讀第14節
(2)找出顏色的變化(綠色棕色淺灰色)
(3)它的顏色是依據什么而不斷變化的?你可以想象,它還會怎樣變化嗎?
讓學生嘗試著說說看,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4)看到這一幕,你還會說它是怪物嗎?你會怎樣稱贊它?
(5)朗讀句子: “變色龍, 果然名副其實.”
四、放回變色龍。
1.同學們,這就是外形怪異,捕食快速又準確,顏色變化多端的變色龍.如果此時,碰到這只稀罕的變色龍的是你,你會怎樣處置它?
2.學生交流,教師給予評價
3.那作者他們是怎樣做的呢?
4.他們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數量少)
五、結束課文。
1、其實,不僅是數量不多的變色龍我們要保護,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動物我們也要保護.讓我們人類和動物和諧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2、朗讀全文
六、作業。
1、造句
繪聲繪色……
名副其實……
2、課外練習。細觀察你喜歡的小動物,靈活運用送學到的觀察、表達方法,寫一篇關于小動物的作文。
[教學板書]
6、變色龍
外形 怪
捕食 快
變色 多
[變色龍]相關文章:
1.《變色龍》的課件
2.《變色龍》課件
3.《變色龍》教案
4.學生教案變色龍
5.蘇教變色龍課件
6.變色龍教學課件
7.變色龍免費課件
8.變色龍優質課件
9.變色龍的啟示日記
10.變色龍優秀實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