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的特點,感受漢字的奧妙,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愿望。
2. 通過朗讀訓練,增加學生的閱讀量,積累語言 激發學生動手創造的欲望。
3. 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才能。給學生創造相互流的機會。
重點難點
認識本課生字,積累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指導學生默讀短文,自主識字,朗讀感悟。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我的發現
1. 自讀詞語。
2. 小組交流自己的發現。
3. 匯報。
發現一:每組詞語的兩個字都相同,只是交換了前后位置。
發現二:第一大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但表達的意思不同。
發現三:第二大組的第一豎行是表示食物名稱或地理位置的詞,交換了位置,就變成了表示動作的詞。
- 4. 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學生交流并回答)
如: 算盤 盤算 領帶 帶領 喜報 報喜
到達 達到 展開 開展 喜歡 歡喜
(二)日積月累
1. 讀讀認認。
(1)自由讀第一組字。你發現了什么?(前面的兩個獨體字組成了后面的合體字。)
(2)自由讀第二組字。
(3)小組合作,說說你記住了哪個字,怎么記住的
(4)自由讀詞語。
(5)用生字進行擴詞練習。
(6)出示生字卡片,認讀,同桌相互檢查。
2. 我會填。
(1)讀第一組詞語:發明 發現
讀句子,結合句子的意思,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
小林(發明)的充氣雨衣受到大家的稱贊。
伊琳娜(發現)金魚放到裝滿水的杯子里,水會漫出來。
(2)讀第二組詞語:優美 美麗
填空:孔雀的尾巴真(美麗)!
隨著(優美)的樂曲,小演員們旋轉起來。
3.我會讀。
. (1)默讀短文《魯班造傘》。
(2)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同桌交流)
學生甲:我知道了魯班是我國古代的能工巧,他有許多發明創造。
學生乙:我知道了傘就是魯班發明的。
學生丙 :我知道了傘是魯班受到荷葉的啟發而發明的。
(3)通過閱讀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指名學生說一說)
(三):口語交際
1.明確確口語交際的內容。
2.課前布置學生動手做小制作。
3.展示自已做的小制作。
4.小組交流
(1)每人在小組內介紹自己的作品及制作的過程。
(2)一人介紹完后,其他同學可提出自己的問題,作介紹的同學作解答
(3)小組 內評選出做得好、介紹得好的同學。
5.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在全班展示、介紹。
6.評出最佳作品、最佳解說員。
(四)展示臺
1.將自己的小制作在班中展示。
2.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郵票。
3.展示自己收集的名人名言。
4.你還收集了哪些學習成果,也可以進行展示。
[語文園地(人教版二年級教學設計)]相關文章: